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673

  “是!”
  东厂旗校们皆持着雁翎刀朝张完春冲了来。
  张完春见此更加惧怕起来。
  而乌巴见此更加大怒,大声喊道:“慢着!但你们这是乱来,我们是使臣,你们这样做是在乱规矩。”
  许显纯没有理会乌巴,只下令道:“继续冲!拿住张完春!”
  乌巴见此只得先拔出刀来:“既如此,别怪我们不客气!”
  其他蒙古人也跟着拔刀。
  于是,双方便短兵相接起来。
  但因为东厂这边人要多许多,且大多也擅长近战搏杀,所以,很快,乌巴这边就败下阵来。
  到最后就只剩下乌巴和张完春两人。
  许显纯因此下令道:“把张完春押下去!”
  张完春这时候似乎才回过神来,忙大声疾呼道:“你们不能这样,我现在是大元使臣,是大元的人,你们这样做,是在挑起战事!你们不能这样鲁莽!”
  张完春说着就又朝紫禁城方向喊了起来:“大明皇帝陛下!你好歹也是一国帝王,怎能如此莽撞!在下在这之前是为明臣,也的确是有背叛贵国之处,然在下现在是大汗派来的使臣,你如此做,可有想过后果吗?!”
  许显纯这边则看着也已被东厂旗校控制住的乌巴,也大声吩咐道:“把他也给我押下去!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慢着!”
  但这时候,千步廊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大吼。
  接着,许显纯就回头看见吏部尚书崔景荣走来。
  许显纯因此问道:“大冢宰有何见教?”
  崔景荣则道:“乌巴到底是外邦使臣,当应善待,你们现在既已奉皇命拿住了叛将张完春,余则当不用再管。”
  许显纯点首,便道:“那就放了乌巴!”
  然后,许显纯就来朱由校这里复了命。
  “那鞑靼另一使臣乌巴呢?”
  朱由校在许显纯汇报后,就问了一句。
  许显纯忙回道:“启禀皇爷,他已在殿外等候。”
  “没先押入东厂大牢,等朕处置?”
  朱由校拉下脸来问道。
  许显纯见此顿感不妙:“没有,大冢宰说他是外邦使臣,当应善待。”
  “朕何曾说过要善待?!本国之民若阻拦皇差,都应下狱论死,外虏岂能在皇纲国法上贵于本国子民!所以,他外虏就更应严惩,立即将乌巴押入东厂,先给他戴上镣铐枷锁,再带来见朕!”
  朱由校语气森严地吩咐道。
  “遵旨!”
  没多久,林丹汗使臣乌巴便戴着镣铐枷锁,来了朱由校这里。
  乌巴现在的心情自然很不好,在见到朱由校后,也就依然拉长着一张脸,直愣愣地站在原地。
  “跪下!”
  朱由校则在这时候喝令了一句。
  乌巴没有跪下。
  而两押解他的锦衣卫便直接踢了乌巴膝盖一下,在乌巴膝盖一弯时,就直接将其摁跪在了地上。
  乌巴则奋力地想挣扎着站起来,且龇牙咧嘴的,瞪着朱由校:“大明皇帝,你这样羞辱我大元使臣,就不怕我大汗挥师南下,攻伐你南朝吗?!”
  “那正好给了朕一个征讨你鞑靼的理由。”
  朱由校笑着回道。
  乌巴听后气得牙齿咯嘣响,他没想到这位大明皇帝如此嚣张且狂妄,便继续说道:“张完春是我大汗派来的使臣,你们必须即刻放了他,否则便是没在把我们大汗方在眼里。”
  “朕还真没将你们大汗放在眼里。”
  朱由校回了一句。
  乌巴一时气结。
  接着,乌巴只得又说道:“我们的台吉康喀尔拜虎以及其麾下骑兵如今皆下落不明,据闻是为你们所擒,我大汗特派我等来索要,要求贵国立即释放我们的人和马匹,否则,我大汗将挥师讨伐贵国!”
  “入侵我大明,被我大明将士俘虏,如今也好意思来要回去,是当我大明可欺吗?!还是觉得朕只会对自己人狠,不敢把你们怎么样?!不过,很可惜,你将没法再见到你的大汗,来人,将他押下去,敕命刑部治其罪,阻拦东厂拿人,还效命伪元,当论其死罪!”
  朱由校说道。
  乌巴听后大惊,他没想到大明皇帝还要杀他,不由得大喊:“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大明皇帝,你怎能如此!”
  “朕何时承认你们是一国了?你们的祖宗早就臣服了我大明,如今你们竟敢企图自立,明显是在谋逆,朕岂能不诛?甚至还敢入关谋乱,竟大言不惭地要朕释放归还,真不知道是谁给尔等的勇气!”
  朱由校因此回道。
  乌巴听后愣在原地。
  朱由校则将长袖一挥:“押下去!”
  “是!”
  于是,乌巴便被押了下去。
  朱由校从没想过要在对待蒙古的事情上委曲求全,因为如今的蒙古的确已没有再和大明对抗的实力,而开始走向衰落。
  甚至,朱由校早就在因为大明有蒸汽机后,而滋生了彻底吞并蒙古的野心。
  在朱由校看来,如今的蒙古已经有了并入中华的基础,毕竟他们自己的轻骑兵已经难以在这个火器大普及的时代称雄,甚至会越来越衰弱。
  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没有价值。
  朱由校需要利用蒙古骑兵的强大机动性,替他的大明开辟更多的北方的疆土,直到彻底把真正在将来对大明有威胁的沙俄消灭为止。
  就如同历史上沙俄利用哥萨克骑兵开疆辟土一样,朱由校也想利用蒙古骑兵替自己开疆辟土。
  而这也就导致,朱由校现在没有把蒙古摆在一个独立于大明之外的外邦位置上对待,而是在打压蒙古上层贵族的权威。
  “传谕九边,严整军备,随时准备防御虏贼入侵!另传旨,康喀尔拜虎与乌巴,且同张完春等一样,凌迟处死,所俘虏之鞑靼人全部枭首!再着枢密院大臣与政事堂大臣来见朕,议今后征讨之事。”
  朱由校在见了乌巴后如此吩咐了起来。
第四百二十四章
商税大增,确定对外扩张的战略
  没多久,袁可立、熊廷弼、秦良玉、徐光启、毕自严一干人便到了大明园。
  “陛下!”
  “免礼!”
  朱由校说着就背着手往殿外走去:“你们跟朕一起,去军械制造总局,一边巡视一边说事。”
  “遵旨!”
  大臣们便跟着朱由校一起来了军械制造总局。
  而朱由校则带着他们直奔已应用蒸汽机对制枪铁块进行锻造的作坊,且到了这里后,就一边观摩着这些正在工作的蒸汽动力锻压机,一边对自己的重臣们说道:
  “据负责军械制造的宋爱卿说,以往的枪管制造即便是熟练的工匠也得一个月,而现在有了这蒸汽动力后,工期已经缩短到比原来的一半还少许多,效率提高的很快,各类火器与刀枪箭驽乃至盔甲这些,所产早已过剩,这个你们比朕更清楚,但你们也清楚,现在从京师到天津,已经是数百万人靠这些军工产业活着,朝中不少权贵都在这里面有入股,减产自然是不行的,只能拿这些东西换些我们更需要的东西回来,比如土地、矿石甚至是人,不然砸在我们手里,就只是一堆废铁!”
  “陛下圣明!这方面,臣在这之前也意识到了,只是未想到最好的解决之策,且牵涉甚多,所以未敢擅报。”
  毕自严这时候说了一句,然后又道:
  “昔日朝廷为使京师数十万流民彻底安稳下来,不仅仅只是赈济一段时间,而据使其继续在运河边挨饿度日,便开办了大量官办作坊使其谋生,不然,要想拿田地出来给他们种,也是一时变不出这么田地来的。”
  “没错,如今天冷,北方田地产量早就不足,即便是有这么多田地也没法养活这么多人,使这些流民编为作坊之工人,靠做工谋生,是当时可行的唯一办法,这也是陛下圣明之处,可这也造成了如今产业太大,所产之物太多,以至于卖不完的地步,以臣之见,不如先停用蒸汽机,以使产能不再增加。”
  徐光启这时候建议道。
  “如此做的话,利润也不会再增加,可想过富贵日子的人是越来越多的,如果停用蒸汽机,就得现有权贵士绅的利分一部分出来给新贵。”
  朱由校回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