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673

  努尔哈赤听后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好一个朱由校!他这是不把我大清彻底消灭干净不罢休啊!竟不惜倾其国力!也难得他如此看得起朕!”
  努尔哈赤说着就苦笑了起来,然后看向黄台吉等人道:“赫图阿拉是守不住的,还是得往其他地方转移,尽量寻找到对其分而歼之的机会!老四,你和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些人即刻率本旗人丁转移,莽古尔泰与阿巴泰与朕留守赫图阿拉,朕这身体已不适合四处奔波。”
  “皇阿玛!”
  莽古尔泰没想到努尔哈赤真的会这么宠爱黄台吉,一开始直接立黄台吉为太子,如今更是宁肯让其他人跟着黄台吉走,也要让自己和一向不被他喜爱的庶子阿巴泰留下。
  所以,莽古尔泰有些想争辩几句。
  但努尔哈赤摆了摆手没给他争辩的机会,只说道:“朕知道你和老四不和,所以,你不能去!”
  莽古尔泰则求救似的看向了阿巴泰。
  阿巴泰则没有说话,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的安排。
  努尔哈赤则又对黄台吉说道:“把我的正黄满洲旗和乌真超哈也带走,只留李永芳的人,正黄旗的牛录,给多铎一半,其余的分给多尔衮和阿济格,乌真超哈则归太子统领。”
  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直是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孩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尤其是最小的多铎。
  所以,现在努尔哈赤在知道自己留在赫图阿拉必死无疑后,就决定把自己的正黄旗牛录都给阿巴亥的三个孩子,且给最小的多铎直接一半,生怕其将来被欺负。
  黄台吉只得领命。
  而待黄台吉等人走后,努尔哈赤又单独召见了莽古尔泰,问道:“你给本汗说实话,是不是早就在和明廷暗中联络?”
  莽古尔泰听后颇为震惊,并不由得瞥了身后一眼,他不由得有些担心努尔哈赤早在附近埋下刀斧手,准备除掉自己。
  甚至,莽古尔泰自己也不由得眸露杀意,想现在就把努尔哈赤掐死,以灭其口。
  努尔哈赤则道:“不必看了,朕自然有所准备,你现在只需老实回答阿玛。”
  因努尔哈赤对莽古尔泰的父威仍在,所以,他只得点首。
  努尔哈赤听后只说道:“等朕死后,你可以割朕人头献给朱由校,但是朕要你想办法到时候在朱由校面前替父皇杀了他,为我大清所有旗人报仇!否则,朕在天上不会放过你,让你一辈子不得安生!另外,你也别指望,朕死后,大清被灭后,他朱由校会多善待你,汉人有句话,为父应该教过你,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筐筐辫子与宁完我被捕
  “贺人龙部奉辫子三筐!”
  “尤世功部奉辫子五筐!”
  “梁仲善部奉辫子两筐!”
  ……
  萨尔浒。
  一大清早。
  新设枢密院纪功司的官员们就在统计着各处边军将领送来的辫子。
  因首级处理太花时间,影响效率,另外,也是为了避免疾病传播,所以,朱由校要求报功时以辫子代替首级,而且辫子得煮沸后送到中军大营来。
  所以,此时,纪功司的官员便喊的是一筐筐辫子。
  朱由校看着这些一筐一筐的金钱鼠尾,颇有成就感,他知道,他这些年的“暴君”没白当,钱也没白花。
  而也因此,朱由校不禁对熊廷弼和袁可立说道:“这么多旗人被除,就算现在停止清剿其余旗人,只怕其余旗人要想再恢复到被诛杀的这些人力,也得要个几代人的积累才行。”
  “陛下说的是,这也是他努尔哈赤起兵反我大明后应得的下场。”
  袁可立这时候回道。
  朱由校却在这时候突然说道:“东虏被清剿干净是迟早的事,但这不代表,外虏对我大明的威胁就会彻底消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论外虏现在多恭敬,但都无法保证他们没有奴役我汉人的野心,所以,以后我们得想办法,将这些企图奴役我汉人、夺占我汉家河山的外虏之野心给彻底清除!得改土归流,不能只以为降服几个外虏上层贵族就能永远无事,得让这些外虏贵族失去搞事的根基,让他们底下的普通夷独立出来,不受其控制!”
  袁可立和熊廷弼皆点了点首。
  然后,袁可立先说道:“改土归流,倒是能很利于解决归附之外虏暗蓄野心之可能,但也最易遭受到许多外虏奴酋反对,如此做,势必还会再有兵戈之事发生,否则,恐难以有奇效。”
  朱由校则道:“汉时有匈奴之患,隋唐时有突厥之患,宋时有辽金之患,而这些现在之所以消失,就在于其族亡,故而无祸,故而兵戈之事倒没什么,只要一场兵戈能使其灭亡,即便不能亡其人,也要亡其族,亡其风俗,改土归流,使其无法做大,以往国朝对虏夷屡屡征伐,但却屡屡反叛,即在于兵戈后未行改土归流之策,而尽亡其族!”
  “陛下所言自是良策,但古往今来,明主治国,之所以依旧会在征伐之后,对虏夷招安怀柔,并非不知改土归流之效,而在于大国治政无论华夷,皆有一政令不能速达、消息不能尽知之问题,譬如饶是快马传递消息从成都到京城也要一个多月,到云南更是要两月,这也就是所谓山高皇帝远,朝廷即便派遣流官,也易出现流官成土官之现象。”
  熊廷弼这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改土归流不失为良策,但以前的皇帝不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通信技术条件跟不上,光是统治两京一十三省,都因为交通不便,而使得地方官员和士绅容易勾结,且违抗朝廷政令,对于更偏远的地方,朝廷就算改土归流成功,也难以维持改土归流的效果,一些地方豪强依旧会因为山高皇帝远继续做土皇帝。
  朱由校听后也很赞同熊廷弼的观点,便点头道:“通信之技未跟上,冒然行改土归流之事,的确未必有成效,凡事循序渐进的来,等东虏彻底清剿后,先让快马两个月的距离内,不能有不接受流官的地方势力存在!至于后面,可以先实行羁縻之策,并等通信条件跟上了再说。”
  要不是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太过超前,朱由校现在都想赶紧弄出无线电来。
  即便不先出现无线电,怎么也得出现有线电。
  毕竟通信技术不更新,是真的会限制他的大明扩张。
  甚至如果不顾及这些客观条件,而大明肆无忌惮地扩张的话,后期很容易分裂成很多个大明独立王国。
  所以,朱由校现在很想把电报这玩意弄出来。
  田尔耕这时候走了来,且将一份密报递给了朱由校:“陛下,赫图阿拉传来密报,努尔哈赤让黄台吉、济尔哈朗、阿敏等率大部分八旗兵已撤出赫图阿拉,意图在迁徙运动中寻找脱生的机会,而努尔哈赤独让莽古尔泰和阿巴泰留了下来,另外,据报,努尔哈赤已发现了莽古尔泰暗中与我们来往的事,且让莽古尔泰以后找机会谋杀您。”
  朱由校听后神色凝重起来,问道:“这是几日前的消息?”
  “三日前的。”
  田尔耕回道。
  “三日前的,太慢了,要是能即报即知多好。”
  朱由校腹诽了一句,就看向袁可立道:“袁爱卿,你立即着人传朕旨意给孙传庭,将此事告知于他,让他多派哨探,探知黄台吉行踪,宁可不先拿下赫图阿拉,捉拿努尔哈赤,也不能放黄台吉这些人离开!”
  “臣遵旨!”
  袁可立回道。
  接着,朱由校又道:“莽古尔泰只是我们暗中发展的细作之一,他努尔哈赤虽说机敏,能发现朕的一两个细作,但却不能发现所有,告诉我们的人,朕要活的努尔哈赤,但莽古尔泰不必是活的。”
  “内臣明白!”
  田尔耕也回了一句。
  这时候,袁可立奏道:“陛下,钦天监已经算好了祭祀在萨尔浒之战我大明阵亡将士的时辰,但按照您钦定的祭祀典礼,还差个祭旗的,您看,要不要锦衣卫想办法先从其内部抓几个大鱼,使祭旗时好看些。”
  朱由校点头道:“锦衣卫先去各军各镇问问,另外,让傅宗龙组织收留区的包衣在诉苦时,辨认一下是否有大人物混在逃出来的包衣里面,保不齐,有他努尔哈赤身边的大人物假扮包衣逃到我大明这边来。”
  “遵旨!”
  ……
  包衣曹振彦已经在包衣收留区待了些时日。
  他不得不承认在大明收留区的日子比当包衣那些时日过得好得多,虽然每天有许多课要学习,但吃的是真的好,隔三差五还能有顿肉。
  曹振彦现在都有些感谢那个劝他逃来明境的锦衣卫细作。
  而现在,曹振彦也通过学习知道了自己为何会成为包衣,而东虏又是怎么崛起的,他们是怎么奴役汉人的。
  “原来大汗是李成梁的家奴,身份比老子还低贱!”
  “东虏人狼子野心,竟然想做我们汉人所有人的主子!”
  “我呸!原来八旗贵族们这么乱伦无耻!”
  一时,曹振彦还因此和许多熟络了的包衣们聊了起来,甚至曹振彦还亲自上台诉苦,且作证道:“这个我是亲眼所见,那些八旗贵族是真的禽兽不如,奴酋的第七个儿子阿济格,以前就是我的主子,他那天就直接闯进了大汉奸宁完我的屋子里,睡了人家小妾,还让我看门,而你们猜宁完我是什么反应,他回来后只笑着问阿济格,他小妾有没有把他主子伺候的好不好。”
  “哈哈!这八旗贵族是禽兽不如,不过这大汉奸宁完我是真够贱的!”
  其他包衣因此笑了起来。
  而坐在下面的宁完我则寒下了脸。
  在他一旁的投清诸生周钟则道:“这包衣真是可恶,他这一说,等于让天下人尽知您这事,不过,您当时真没发怒?”
  宁完我则回道:“设若大清未有如今这局势,这样的包衣绝不敢如此猖狂!可恨!”
  曹振彦则在这时候发现了宁完我。
  因为就宁完我几个没笑,所以,很容易被注意到。
  再加上,现在朝廷鼓励他们揭发自己身边在东虏担任官职的旗人与汉奸,且许诺给予重赏记功。
  所以,曹振彦当即走到傅宗龙标营游击翁之琪这里来,并暗指着宁完我:“将军!那人是宁完我!小民敢以人头担保!”
  “是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