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673

  迁居于此大明侨民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科学技术上都比还停留着以劫掠为主要方式的西洋番要先进得多。
  因而,大明侨民在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来了先进的商业文明,带来了技术革新,也带来了文化上的革新。
  积淀数千年文明的汉文化,在这片区域有着很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同化能力,使得许多土人开始接受汉化。
  但是作为该地统治者的佛郎机殖民者则因此对大明侨民的到来感到非常头疼。
  他们一方面依赖着这些大明侨民提供的税收和福利,一边又反感大明侨民对其他文明的排斥和鄙夷。
  为此,佛郎机殖民者不停的加税,用加税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利益,进而弥补对大明侨民的不满。
  而毫无节制的加税自然也招到越来越多的大明侨民的不满。
  黄大维不过是表达不满的汉人中,比较激进的一个。
  而如今却要因此被判绞刑。
  “啊!”
  随着绞刑绳越来越紧,黄大维则因此感到越来越痛苦。
  佛郎机总督卡特西很满意地看着这一幕,且下令道:“凡拒绝加税者,皆绞刑处死,务必绞死每一个抗税的明国人!”
  “另外,明年的税收再加高一成!给国王上报,就说明国物价低廉,这些明商把货运来就能大赚一笔,我佛郎机完全可以用加税的方式来获得在远东的利益!让黄金白银源源不断流到我西班牙!”
  “总督阁下,大事不妙,我们的商人在琉球传回消息,有明国官商正在打探我们马尼拉的情况,只怕有意会像以前吞并果阿、濠镜,现在吞并缅甸一样,吞并我马尼拉。”
  一名叫德罗的佛郎机将领突然来到卡特西这里,突然说道。
  卡特西身旁的佐官科索罗因此神色凝重起来,道:“如此说来,我们得防他们怂恿马尼拉的明国人先造反!”
  “既如此,得先除掉整个马尼拉的明国人,以防意外。”
  卡特西对科索罗说道。
  “但明国皇帝若因此大举兴兵怎么办?”
  德隆问道。
  “我们就解释说,是这些明商发动叛乱,我们不得不镇压,再对明国皇帝和官员施以重贿,明国皇帝只怕会不予追究,何况,明国应该明白,他们的商品也需要我们帮忙销售,如果他们真的要对我们下狠手,杀光我们,那他会自己断掉这东西贸易线!”
  科索罗说着就道:“总督阁下,我支持先杀光马尼拉的明国侨民!”
  德隆见此也只得道:“也罢!反正马尼拉无论如何不能白白落入明国人手中!我有一个建议,可以像四十多年前以前一样,在杀光明国人之前,可利用这些明国侨民贪利之性,高价收购他们手里的铁器,就说我们要征讨荷兰,需要大量铁器来冶炼为兵器,这样明国侨民就无法抵抗我们的军事镇压!”
  “这是个主意,先从我们的商人手里高价收购铁器,市政厅不能直接出面收购,因为这些明国侨民并不相信我们,他们还是愿意相信我们的商人的,到时候,我们的商人自会从明国侨民手里高价收购铁器,然后再高价转卖给我们,把府库里的税银全部拿出来收购!现在把钱花出去,将来再将这些明国人的命和财都收回来!”
  总督卡特西说后就又道:“到时候就直接下令,命所有官兵绞死看见的每一个明国人!”
  “是!”
  科索罗等回了一句。
  ……
  “马尼拉铁器价格暴涨,有佛郎机商人以高出平时五六倍价格收购铁器,华人贪利,尽鬻之,以致于家家无铁!”
  当杜虹隐将来自各地的锦衣卫密报念了起来,且念到这里后,朱由校突然喊了一声:“慢着!把你刚才念的密报本给朕!另,传政事堂大臣来见朕!”
第五百四十章
杀我汉人者,必诛之
  “陛下,这密报里是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吗?”
  杜虹隐见朱由校拧着眉头,也就好奇地问了一句。
  朱由校则说道:“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可恨,西班牙离我大明太远,不然也断不会让他如此猖狂!”
  杜虹隐没有听懂朱由校的话,但她能从皇帝冰冷的眸中猜得到,定然是有让陛下十分愤怒的事要发生。
  没一会儿,政事堂大臣们皆来了朱由校这里。
  朱由校则将这密报递给了他们。
  这些年,大明国内局势大安,朝野上下,都把目光看向了外面。
  作为辅政大臣的毕自严等人也比前几任辅政大臣多看了不少涉及外番的档案。
  所以,当他们看见朱由校递来的密报后,基本上都猜到了要发生什么事。
  “这一现象在万历三十年的时候发生过,当时,为此事,神庙皇帝下旨:吕宋酋擅杀商民,抚按官议罪以闻。因此,时任福建巡抚徐学聚等乃移檄吕宋,数以擅杀罪,令送死者妻子归。”
  “西夷未理,但朝廷最后也并未派兵讨伐,因当时刚刚结束三大征,耗资甚巨,朝中大臣多有反对出兵者,故而未成。”
  不过,毕自严还是陈述了一下旧事。
  “这与当朝倒也相似,征西与征印还在进行中,征缅刚刚结束,战争所耗也不小,即便靠战争所夺之利,也大半以还国债的方式,分给了天下平民,而国帑反而因为通货紧缩和赈灾过多并没有多少增长,如果佛郎机真要这样,我们到底是该忍,以惜国力;还是该打,以宣国威?”
  朱由校问了一句。
  “臣认为当忍!”
  刘鸿训这时候先说了一句。
  接着,刘鸿训就对朱由校拱手一拜后,说道:“臣认为,原因有三:”
  “一、大明目前很需要市场,不需要战争;”
  “二、与西班牙起冲突对我大明并没有好处,我们需要他们把我们的货物带去西洋贩卖;”
  “三、侨居马尼拉的汉人多是不愿意服从官府安排侨居台湾的奸商刁民,他们不愿意响应朝廷开发台湾号召,不想为朝廷缴税,故而受佛郎机一开始的低税政之诱,宁肯偷渡马尼拉,在马尼拉定居;
  可以说,他们是我大明的逆民,他们若被屠,不为可惜,甚至也能给这些逆民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没有朝廷的保护,没人会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
  刘鸿训说后,朱燮元也跟着说道:“臣也认为当忍!就算要打也不是现在打,因为朝廷现在征伐甚多,将士已成疲惫之师,尤其是水师,因为征印和征缅,都需要到大量水师,而我大明海疆太大,也需要许多水师巡逻,实在抽不出可以机动的闲置水师来,故而短期内不宜再战,当使各舰有机会调养维修。”
  “陛下,眼下忍一忍的确是上策,或许马尼拉侨居的汉人也并不愿意我们去,他们或多或少也是对朝廷不满,或者心里没朝廷,算得上是忘了祖宗的逆民,另外,借佛郎机之手除掉他们,我们官办产业也才好接替他们在马尼拉所扮演的角色,朝廷这时候的确该视而不见。”
  毕自严说道。
  “倒是可笑,文明居然要屈服于野蛮,坐视野蛮者的暴行!这样下去的话,文明的威信何在?!”
  朱由校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毕自严不由得主动问道:“陛下的圣意是?”
  “犯我汉人者,必诛之!”
  朱由校回了一句。
  “这……”
  刘鸿训话还没完全出口,就又咽了回去。
  因为,这时候,朱由校继续说道:“朕也不是一时意气,朕也知道治国不能凭意气,尤其是治大国!但是治国理政,也不能只算明面上的账,还得算我们看不见的账,算国运、算民族之运、算天下汉人的士气!”
  “臣愚昧,请陛下明示。”
  朱燮元这时候主动回了一句。
  “朕问你们,国朝现在最要紧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替朕管着这个国家,当比朕更清楚!”
  朱由校先说道。
  “缺更大的市场,这是重中之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更多的市场带来更多的利。”
  毕自严回道。
  刘鸿训和朱燮元皆点首表示赞同。
  “市场是由人组成的,既然我们需要市场,我们就不能坐视他佛郎机屠我汉人!饶是这些汉人是逆民!甚至,哪怕即将被佛郎机屠的人不是汉人,也是不能被佛郎机屠掉的,因为生命由天赋,朕即天,即由朕赋予,非朕之皇权所夺,皆为非法!”
  朱由校说道。
  “陛下这样说,我们可以命福建督抚发檄文于佛郎机,令其勿要擅杀便是。”
  刘鸿训这时候回道。
  朱由校则因此问道:“倘若他不听呢,且否认是擅杀,而是镇压叛乱呢?而那时,人都没了,市场也没了!”
  “请陛下谕示。”
  毕自严因此干脆回了一句。
  “朕近年来爱读先秦之史,尤喜纵横家之故事,很多为国之智慧,古人们倒留了不少,只是非儒家而已,尔等读书以后要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