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673

  朱由校则在从韩赞周手里接过一些内容来,看了一会儿,就冷笑起来:“角色扮演?崇拜野蛮?很好!朕给你们长长记性!让你们崇拜野蛮!崇拜无秩序的杀戮!”
  说着,朱由校就吩咐道:“全部烧毁,假扮鞑子和倭寇的全部就地处斩,首级悬于城,通告天下,再有崇拜野蛮、而自我胡化倭化者,皆杀无赦!另,扬州知府管教文化不力,降三级调用,该地崇文寺和东厂官员直接革职!”
  “是!”
  当朱由校的旨意传下去后。
  那些假扮鞑子而自觉威风的公子哥们儿皆因此大为恐惧起来。
  “不!不要,我不想死!”
  “我不扮东虏人了,我保证在也不扮了!”
  “饶命!皇上饶命啊!”
  咔嚓!
  咔嚓!
  咔嚓!
  但王法无情,这些人还一个个皆被斩杀,且接下来被装框悬于城楼之上。
  等朱由校离开扬州城后,扬州城依旧安宁繁盛如初,而唯独在城门上多了几颗人头。
  朱由校对此只是淡淡一笑,他相信有几个人头在,城里一些神经病且乱来的人应该知道收敛点,也应该知道朝廷可不只有恩惠,也会有铁拳的。
  不过,对于扬州的官员、缙绅和富商而言,他们对皇帝因为这件事的反应也感到很意外。
  尤其是缙绅何富商们,他们一开始还以为皇帝还只是想找个借口找他们要钱,然后大肆勒索一笔而已。
  毕竟皇上嘛,本质上和强盗土匪没什么区别,都是暴力的掌控者,收收保护费也正常。
  但他们没有想到皇帝这次反应这么激动,竟不是要钱,而是真的要他们那些不成器的儿孙的命!
  事实上,对于假扮鞑子的行为,他们和扬州知府王文鼎一样,都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鞑子有何可惧?又有何紧张的?
  要知道,本朝不就是靠打败鞑子而建立起的大明江山吗?
  所以,扬州城的官绅富商们都被皇帝的反应给搞懵了,他们不理解皇帝陛下在敏感什么,到底为何对有关鞑子的行为反应那么过激。
  或许在这个时代,有幸不再面临亡国灭种之灾的他们,永远都不会理解他们的皇帝在紧张什么,为何这么歇斯底里的用一干年轻公子的头颅来做些看似过激的事。
  毕竟此时的汉人承平近三百年后,是真的不知国殇为何物,也不知道胡患有多可怕!
  “陛下当惜龙体,而不当为此事生气,盛世之民,难免只求安乐,对可能引发动乱的不当行径失之于敏感,甚至还只当其为玩笑有趣。”
  卢象升此时也因此劝慰起朱由校来。
  “犹如卢阁老所言,斯民只知安乐,何尝不是吾皇欲达之功?”
  温体仁也跟着说了一句。
  朱由校因此苦笑,敢情民众对胡患不紧张,还是自己这个皇帝造成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不知远方何处水域飘来的声音,让朱由校听了进去,并瞩目看向了江面。
  江面上白帆如林、船密得铺满河道,沿岸炊烟不断,好一幅盛世光景。
第六百一十三章
变法?你们也有资格提变法?
  “你说什么,陛下在扬州杀了人?”
  应天知府全宗景在闻知朱由校在南京的事后,大吃一惊。
  “是的,皆是扬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的公子,另外,除了杀人,府尹等官也被贬官或革职,事情闹得不小。”
  来给全宗景通报消息的幕僚李策回道。
  全宗景听后如冷水浇背,赶忙问道:“所为何事?”
  “据闻是因这些公子哥假扮鞑子,着胡服、蓄胡辫,还唯恐天下不乱,策马招摇过市,而被陛下撞见,陛下因此雷霆大怒,言他们如此做是对不起为社稷安宁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且言他们这样做其心不轨,也就全部处决,以警天下,估计正式文告很快就会到我们应天。”
  李策回道。
  “竟为这事?!”
  全宗景听后倍感惊讶。
  作为太平世界的官员,他同样对崇拜野蛮的文化行为缺乏危机感。
  李策此时很是凝重地点点头:“确为此事,有盐商乞求以五百万元银币为自己儿子赎罪,都没管用,陛下对‘民族’二字的确倍加敏感!可以说是天子逆鳞!”
  全宗景听后,怔了片刻,接着就又道:“真正是令人意想不到,如今天下争奇斗艳者甚多,为求新奇,不拘礼法风俗,而崇拜什么的都有!本以为,这算不得什么,崇胡之风也无甚稀奇,只是没想到陛下会在意这个,竟不惜大开杀戒,我们应天府得趁着陛下来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不能让本府士民因此蒙难,也不能使陛下因此更加恼怒。”
  说着,他就对自己的幕僚李策吩咐道:“得立即将整个应天府内,假扮鞑子的,都抓起来,辫子都剪掉!”
  “还有假扮倭寇的,扬州被处决的人里有假扮倭寇的。”
  李策赶忙提醒道。
  “嗯,还有假扮倭寇的,这些人都抓起来!一律要求着汉人服饰和模样,陛下明显是很在乎‘民族’这二字的,不能有丁点亵渎民族的地方在!各大戏院、戏台以及乡间社庙,不得演与鞑子有关的戏,查抄所有与胡虏有关的书籍!”
  全宗景颔首回道。
  “那在下这就去办。”
  李策回道。
  接下来,整个应天府的官差因此忙碌了起来,不仅仅是应天府知府衙门的官差,东厂、崇文寺在应天府的官差也不敢再懈怠,包括江南其他州府的。
  皇帝在扬州对假扮鞑子的人大开杀戒的行为,犹如一剂强心剂,注入到了江南各府州县的血管里,逼得这里的大小官员一个个如芒刺背,害怕因为治下士民因为做些崇拜野蛮的行为而害自己丢了乌纱帽,而不得不因此忙碌了起来。
  士民们也怕自家孩子像扬州那些公子哥儿一样,落得个枭首示众的下场,而勒令自家孩子这段时间不得出门,有顽劣一点的,甚至直接被锁在了家门里。
  “宣传胡人故事,抄走!”
  市面上,各大书铺里涉及到胡虏的书册画卷也都被抄没,有关胡人的服饰也在皇帝到来之前被全部销毁。
  一时间,城外焚烧这些东西的大火是连夜不绝。
  自由过度的江南民间,因为朱由校这一次南下而不得不临时补起课来,但也有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这自然更加地引起了自由派士大夫的不满。
  “果然君主就不适合出宫,出宫必惊扰地方,一个扬州事件,就搅动的整个江南不得安稳!”
  历史上于清朝官至兵部尚书的朱之锡对曾景云等一干江南士子说了起来。
  曾景云则道:“这就是君权没有限制的下场!如今是君为天下主,而天下万民为其客,故而,君王出巡无人可阻拦!而底下官吏也只知唯上命所从,不问百姓意见!唯有天下为主,君为客,方能避免这一情况出现!”
  “刘兄所言甚是!天下就当是以万民为主,而君是替万民治天下,其治国当以万民忧乐为忧乐,而非只顾自己一姓之兴亡!一族之兴亡!”
  朱之锡附和道。
  曾景云接着就又道:“诸位,我们不如先去动员所有有志之士,一起去总督衙门,请求江南总督向我等转达江南之民意,而使陛下回京,勿要再惊扰江南!并陈以利害,且表达我等期望朝廷变法之志,求朝廷循梨洲先生之志变一家之法为天下法!”
  “同意!还要建言朝廷推行自治,限君之权,在于以求自治,而废郡县,复封建!”
  “没错!江南人治江南事,湖广人治湖广事,各乡各县自治,如此方不会出现懒政之官!”
  一时间,江南一众自由派的士子纷纷响应,皆往总督衙门而来。
  他们口中的总督衙门指的是江南总督衙门。
  如今大明撤了东南总督一职,而改了江南总督,只管南直隶地区。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我等学子来求见制台,只为变法!”
  曾景云带着一干自由派士子来到了总督衙门,且在见到总督唐爱明后表达了自己这些江南士子的变法诉求。
  唐爱明是皇家书院的士子,接受的是新式教育,自然对这些江南士子的诉求不感冒,也就冷笑起来:“变法?你们也有资格提变法二字?”
  “为何不可?!天下事,自然天下人皆可言语。”
  曾景云回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