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673

  而聪明的土匪知道留其命,逼其在自己的控制区内继续生产,只取其部分财,甚至还会保护其性命,帮助其安稳生产,只为了能源源不断地取其利也!
  大明待天下外邦当如此,虽有毁灭他们的能力,但不毁灭他们,而是圈养他们,随时取利,如此则能源源不断的取其利。”
  “虽说如此,但要外夷服从你的规则,没那么容易,文明不同,就没有文化上的认同感,也就不愿意服从你制定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如果不是一家,凭什么是朕为父亲,你们为儿子,凭什么是朕管着你们,给朕交钱!”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
  “父皇说的是!但以儿臣之见,打铁还需在自身硬,大明,应该是我华夏,若想一直雄踞于世界民族之巅,根本还是得让我们的工人为天下最有技术之工人,我们的农民为天下最善耕耘之农民,我们的学者为最有创新之学者,我们的军人为最敢战之军人,总之,国民当比其他族的国民一直强下去。”
  朱慈炜说道。
  朱慈灼则在这时候忍不住说了一句:“国民之强,当强在少年!”
  朱由校不由得一惊,看着朱慈灼:“老五,你继续说下去。”
  “老人会老去,未来本就是年轻者的,若国民能否一直强下去,自然是看当下少年是否强。”
  朱慈灼回道。
  “五弟说的是,但少年要强,需要老辈对其爱之与教导之,而不是视其为田中未抽穗的小麦,只等其长大后,好收割,让自己晚年享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人之言的精髓就在这里!”
  “儿臣认为,本族之民需有视本族之幼为自己之幼的道德,不能只将自己的儿女当人,愿意为之耗费心血,而把别人的子女当成济私的膏腴!尤其是执政者,当更应有如此胸怀。”
  朱慈炜说道。
  朱由校则笑了起来:“如此看来,朕也这个老家伙,也得为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殚精竭虑,奉献一生,而不能想着安享晚年了。”
  “父皇!儿臣没有此意!”
  朱慈炜忙回了一句。
  朱由校则摆了摆手:“不必多解释!朕知道你的意思,一个族群内,老者是该甘愿为年轻者的肥料,还是年轻者该为老者的抚养报恩,且被其驱使,没人说的清楚,谁对谁错,但对于一个族群延续而言,对老者不公平的确要好一些,自然法则也确实是去老存新。”
  ……
  “父皇单独见了大哥和五哥,想必是为大哥在长崎霸占倭国铁路筑造权以及五哥参与的出兵罗刹国一事,也不知道,他们和父皇谈得如何,会不会父皇因此更加笃定让他们二人中的一位将来继承大统?”
  朱慈灺此时说着就问起朱慈灿来。
  “这个你得去问父皇。”
  朱慈灿回了一句。
  “若论人望,大哥是不及二哥你的,五弟素来是个浪荡子,比我还不如!二哥,你也不必太担心。”
  虽然朱慈灿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但朱慈灺还是安慰了他一句。
  “七殿下说的没错,皇长子什么都好,就是冷漠刻薄了些,不及殿下您宽仁有爱,手里已沾了不少人命!”
  陈伟崧这时候也说了一句,他其实很想说皇长子和其父在冷漠刻薄方面很像的,但最终还是忍住没说出来。
  朱慈灿听后微微一笑,倒是把陈伟崧想说的说了出来:“大哥崇尚铁腕治政,这一点和父皇类似,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概!倒也的确是显得太绝情了些,只怕真有必要的话,他是连父皇的面子都可以不顾的!”
  “上次在江南,我礼待一老人,是想起尊老之德不可废,此乃孝道,但大哥毅然将其杀之,我求情也没用,他为的是王法,为的是为后世之民维持一正义之世界,且为此宁肯不顾孝道,老人也杀!可见我与他是道不同的,我当时也这么说了,如今只是看父皇怎么选择了。”
  “寻常百姓家,谁不喜欢孝子,想必,陛下也会选仁孝者,如此方得始终。”
  陈伟崧回道。
  朱慈灿则在这时候转移话题道:“但可以预料的是,若将来真是大哥即位,这天下也许还是现在的天下,大明还是现在的大明。”
  “现在的天下,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工人和农民凭什么这么富贵?!甚至有些比为官者还要富贵,乃至尊贵!”
  一直未说话的张尔素这时候忍不住说了一句。
  “没错,工人农民能温饱即可,竟使气读书富贵,与国共治盛世,真是民位颠倒!纲常紊乱!”
  陈伟崧也附和道。
  “这也是为了践行生产者利益最大化的国民经济分配原则。”
  朱慈灿回道。
  “生产者利益最大化?从来就是种粮者富贵不如卖粮者,织布的不如卖布的,这是自然法则,亦是天道!经营者才该得最大之利,而非生产者,如此朝廷这样做就是在悖天道而行!”
  张尔素激动地说了起来,且也控诉道:“先是官营产业的工人因为朝廷给其分利,说是职工持股,使其富贵,然后逼得我们私营者为维护产业,也只能跟着给员工分润,甚至有时候为了竞争过有技术优势的官营产业,还得多分一些,以致于私营之商贾辛苦一年,也没比自己员工富贵多少,但操心却要多不少,殿下,您说这公平吗?”
  “那何不也直接去当工人,能经商者,自然有些本事,想必入官营当职工,也不会差。”
  朱慈灿笑着回道。
  “还真的有!在下亲眼见过,放弃经营,去学堂读书,学习技术的,如今这天下就是这么奇怪,商不如工!士也不如工!我大明如今是与工人共治天下!”
  张尔素回道。
  朱慈灿则说道:“但这是父皇的选择!用兴明社的理论说,生产资料的分配权在父皇手里,父皇想让谁富贵,谁就能富贵!”
  “但陛下会老的,这生产资料的分配权迟早要交到他人手里,只希望能交给真正利于大明将来的人。”
  陈伟崧说了一句,就瞅了儒雅随和的朱慈灿一眼,他现在有一种想把黄袍直接披在朱慈灿身上的冲动。
第六百七十一章
倭国士子眼里的天朝盛世
  京师。
  “武藤君,我们总算到明国的京师了,这明国京城真的好宏伟啊!”
  多田荣一脸兴奋地提着明造皮箱对武藤正宗指着箭楼,说道。
  武藤正宗也回道:“是啊!不到这里,不知其国之大!也难怪那些人会主动想做明国之民,而厌弃自己的大和身份。”
  “武藤君,你说我们将来能打败明国吗,将所有明国人驱除出我们大和,收复长崎?”
  多田荣也因此问起武藤正宗来。
  武藤正宗有些无奈地回道:“不知道!”
  然后,武藤正宗继续无奈地道:“历史上,丰臣秀吉时代,试过挑战明国一次,那次虽灭了朝鲜,但最终还是没有打败明国!或许我大和与明国相比,真的犹如蝼蚁相较于鲲鹏吧,但蝼蚁就当为鲲鹏所欺压乎?”
  “武藤君,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真的出生在明国多好,那样我就不用和你一起痛苦了,尤其是在来到明国,看见我大和与明国的差距这么大后,我真的很绝望!”
  “我也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有些同窗,以主动汉化为大明子民为荣了,他们现在厌恶自己身上有关大和的一切文化符号,又何尝不是绝望之后而产生的另一种反应呢?”
  多田荣说道。
  武藤正宗则喃喃念道:“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
  然后,武藤正宗就转头问着多田荣:“你说在另一个世界的某个时期,会不会是我倭国被他大明的人羡慕着,他们在看见我倭国的一切后也会自卑?”
  “那怎么可能!”
  多田荣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从理性来讲,我们应该很难值得明国羡慕的。”
  武藤正宗“嗯”了一声。
  他没有底气反驳多田荣的答案,只转移话题道:“我记得明国自己的资料里提到过,他们京师因为居民多,对煤炭、木材需求大,造成了京畿生态破坏严重,但如今看,这里皆是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想必,如今能有这样的改善,也是用了别国的血滋养了他们自己的国土!”
  “这也是因为人家强大,你刚才说的,我们灭过朝鲜,想必我们当年也用朝鲜的血滋养了我们自己的国土吧。”
  多田荣回道。
  “没那么简单!如果只是靠掠夺就能实现国家的强盛与富足,那我倭国不会在灭了朝鲜后还没丰臣秀吉时代强大!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武藤正宗回道。
  “什么问题?”
  多田荣问道。
  “我还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但这就是我来明国勤工俭学的目的!”
  “我想知道他们明国是如何做到能通过掠夺实现人人皆富的,他们的制度有什么优势,如果是因为他们的君主可以亲政的话,那为什么他们的君主可以亲征,独掌大权,而我们的天皇却不能亲政,大权还旁落于幕府之手!”
  “虽然明国不允许我们这些留学生学习他们的理工,但我相信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史里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武藤正宗说道。
  “你说得对,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的,武藤君!”
  多田荣郑重地点了点头回道。
  一时,两人就走进了大明京师城里。
  “东家,你怕什么!不就是告状嘛,都察院要是不受理,我们就在他都察院大门前坐到天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