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673

  方从哲有些不解,但旋即明白了过来,也就失笑道:“由他吧,这样他也能开心点。”
  ……
  “次辅就是次辅!只要家父还在首辅一日,他韩爌就永远是个摆设,所以他是不足为虑的,真正难对付的还是叶向高、赵南星、郑三俊这些人;
  尤其是叶向高,此人虽然已经致仕,但其资历在家父之上,且善于用势,手段高明,如今又在庙堂之外,就更加难抓到把柄,但底下的这些从不服管教的东林官员就好对付了;
  我的意思是先把底下这些东林官员的丑事先揭露出来,这本冯佥都所撰写的《东林朋党祸事揭露》当速速刊印,并摘抄精彩处写成匿名揭帖帖于各处!让世人皆知东林诸人的丑事,甚至请说书人讲之,改成童谣令街巷小孩唱之!总之,目的就一个,把这些东林君子搞臭,让他们不再好意思自称君子!”
  方世鸿此时向来到自己东院的顾秉谦、冯铨等文官士子说了起来。
  这些文官士子都是被方世鸿以文会友的方式结交的一帮亲信文人,其主要任务就是替方从哲写文章黑东林党。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争夺舆论权
  而这些跟方世鸿走得近的文官士子基本上都是和东林党为敌的文官士子。
  不少就是万历时期的齐、楚、浙党成员。
  如今因为方世鸿这个首辅儿子主动结交,他们也就通过方世鸿这个纽带联合在了一起。
  方世鸿这么说后,这些文官士子也就都立即照办起来。
  没多久。
  整个京师就突然多了数十家书铺。
  而且这些书铺都把一本叫《东林朋党祸事揭露》的刊物放在店铺大门前,令人叫卖。
  整本《东林朋党祸事揭露》的刊物把万历末以来东林党做的各种朝堂丑事都揭露起来,包括泰昌以后这些人秘密倒熊廷弼、倒方从哲、在内廷安插奸细意图换掉天子,以及在辽地勾结晋商走私等事。
  冯铨是主要作者。
  作为翰林出身的他文采斐然,将东林党所做的事写的明晰生动。
  而且他还系统性地总结出东林党搞政治斗争的三部曲,即先一起弹劾,然后再索贿,最后一旦拿到被弹劾者的贿赂再力保。
  毕竟冯铨自己的父亲就遭受过东林党这样的攻击,所以他很清楚东林党的把戏。
  除此之外。
  其他与东林党有仇的文官士子则按照方世鸿的吩咐将东林党搞得阴谋编写成绘声绘色的故事情节让说书人讲,也编成歌谣让说书人唱,什么周延儒、缪昌期勾结内廷图谋不轨,东林党是无君无父党等话开始密集出现在京师城的小儿口中。
  接下来,热度炒的差不多后,方世鸿自己买通的一帮士子则开始也学着东林党写揭帖。
  揭帖内容主要是说东林党乃祸国殃民的朋党,东林党个个贪污受贿虚伪卖国非真君子乃真小人等等。
  为此,方世鸿还让人准备组织一帮文人士子也去都察院门前告状,揭发东林党罪状,要求朝廷御史官员查明东林党罪行上奏朝廷。
  负责皇城与中央官署一带治安与秩序的锦衣卫自然也知道了这事,但魏忠贤已经提前给田尔耕和许显纯等锦衣卫头头打了招呼。
  所以,锦衣卫对于攻讦东林党的言论以及贴揭帖等行为也就没人管。
  “过分!这《东林朋党祸事揭露》是谁写的?是谁让你们卖的,巡城御史呢,顺天府呢,怎么不查抄了这书!竟说我东林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无君无父,意图祸乱朝政、扰乱朝纲!这简直是栽赃是陷害!”
  东林官员侯恂此时就因为发现这《东林朋党祸事揭露》而气愤起来,且也将这刊物拿回了都察院,给了其他御史看。
  御史李应升和周起元皆因此大怒。
  “必须上疏,要求朝廷查禁此书,这简直是胡扯,是在污蔑,纯粹就是在污蔑!按大明律,当将这些造妖书妖言者全部处斩!”
  李应升还当即把这书撕了起来,且大吼了一声。
  ……
  “侯恂、李应升、周起元等御史联名上疏要求有司严查《东林朋党祸事揭露》编纂者与撰写者,且销毁查禁此书,并要求厂卫严查幕后之人!诸公以为此事当如何票拟?”
  内阁很快就收到了侯恂等人的联名上疏。
  而方从哲也因此问起韩爌和王象春来。
  “编此书者明显是妄言,诽谤朝廷,我大明何时有朋党?!何况如今天子圣明,海晏河清,官清民纯,哪会有什么党争?!下官认为当着有司严禁此等妄言出现在市面上,但也不必过于深究,而造成恐慌。”
  韩爌说了起来,他能猜到这背后肯定是非东林党的人在搞事,但他现在得了叶向高的指示,要尽量不要表现得太激进,也就在否定这些编书是在妄言诽谤的同时认为朝廷不能过于深究。
  “还请元辅裁夺,下官于这物议之事上见解有限。”
  王象乾则直接让在方从哲自己拿主意。
  方从哲则道:“以仆之见,此不过是小事,不必大惊小怪,民间物议乃常有之事,当年国本之争比这还激烈,也没意思,治大国如烹小鲜,此非大事,当不宜大动干戈,这些个御史也是过于紧张了。”
  方从哲说着就在奏疏上票拟了三个字:“知道了”。
  “知道了”就等于是没有处理意见的意思。
  韩爌见此想要多说几句但最终还是闭了嘴。
  而这封奏疏在被票拟由文书房太监送到司礼监,再由司礼监送到朱由校这里后,朱由校也只是瞅了一眼,就让司礼监批了红。
  很明显,朱由校和方从哲都在纵容非东林官员操纵舆论,和东林党争夺舆论权。
  而也因此,方世鸿暗中操纵的非东林系的文官士子也越闹越大。
  甚至,这些非东林系的文官士子还真的学之前的东林系的士子为李三才求情一样,也来了都察院,且高喊:“请都察院查东林官员结党营私、贪污索贿等不法事!”
  “请都察院查东林官员结党营私、贪污索贿等不法事!”
  “请都察院查东林官员结党营私、贪污索贿等不法事!”
  “请都察院查东林官员结党营私、贪污索贿等不法事!”
  方世鸿组织的士子们在都察院门前如此高喊着,惊动了四周不少士民。
  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之宷本就因为李三才被处决而担忧自己和李三才的勾当会被揭露出来,如今见都察院大门前出现这么多士子高喊东林党结党营私、贪污索贿,自然更加气愤,一时暴跳如雷起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给本官立即离开,你知不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你这是在诽谤朝廷命官、在非议朝政,在胡闹!是在自寻死路!”
  王之宷因此朝外面要求都察院严惩东林官员不法事的士子们大吼大叫起来,和之前东林士子在都察院门前为李三才闹事时的态度大为不同,虽然同样都是士子。
  但这些士子们自然不听王之宷的,没有离开,且继续高喊着东林党结党营私什么的罪行。
  御史李应升也因此更加气愤吗,问道:“锦衣卫呢,怎么不来把这些混账都抓走严审!”
  而侯恂则见立即回了自己的值房奋笔疾书起来,咬牙切齿道:“这些目无王法的混账,真是枉为读书人,本官这就上疏,要求朝廷立即将其严办,革除功名,打入诏狱,审出幕后主使,然后最好全部斩杀,以维持朝纲威严!”
第一百二十六章
锦衣卫拉偏架
  朱由校在看到侯恂的奏疏后摇了摇头,问道:“内阁是怎么票拟的?”
  朱由校如此想后还是问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一句。
  “内阁的票拟是着锦衣卫将聚众闹事者乱棍打出。”
  魏忠贤回了一句。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
  上一次,东林系的士子在都察院闹事,锦衣卫因为有骆思恭在暗中阻拦,且因为左都御史曹于汴等人和闹事士子一条心也就在这些士子闹事后不久将这些闹事士子劝离了都察院衙门,所以锦衣卫没有在那次事件中发挥作用。
  而这次,因为魏忠贤也按照朱由校的旨意指使让锦衣卫对非东林士子在都察院门前闹事的事不必急着阻止,所以,造成这些非东林士子也能长时间地在都察院门前聚众闹事,大喊严查东林官员不法事。
  但聚众闹事在大明的确是非法的。
  因此,在朱由校看来,内阁这样票拟是没问题的。
  但朱由校有意让东林党在舆论上的优势被非东林官员压制住。
  所以,朱由校接下来对魏忠贤吩咐道:“批红时改一下票拟意见,旨意这样下达,着锦衣卫将聚众闹事者全部抓入诏狱,轻者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与官府士民财产损失者,处于罚款十两到五十两不等罚款,造成者即为重者,重者处以廷杖二十到一百不等刑罚,并拘押十五日到三个月不等的时间,但是致人残疾乃至死亡者,则予以同样的痛苦,也令其获得残疾之身或偿命,反抗者,格杀勿论,另外闹事的人有功名的革除功名。”
  “遵旨!”
  魏忠贤回了一句。
  而朱由校则又道:“但具体执行时还是得讲究方法,朕料定东林系的士子肯定不会愿意非东林系的士子这样辱骂他们,所以肯定也会制止在都察院门前闹事的非东林系士子,所以,告诉锦衣卫的人,让他们在东林系的士子出现后再出来,那样可以抓的人就更多,也让锦衣卫多一点罚款收入。”
  “奴婢明白!”
  魏忠贤回了一句。
  侯恂收到自己奏疏上的御旨后,就对王之宷等东林系御史官说道:“陛下下批文了,要锦衣卫严办,将这些闹事的全部抓入诏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