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校对)第5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5/1199


他们自主选择战场,自己决定该怎么打。
双方皆大欢喜,哪怕有陈诚,康泽在刘湘身边盯着。
远在武汉的侍从室,也担心这两个地方诸侯合谋。
趁着青岛,杭州陷落。
国民政府决定下个月在洛阳召开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
别说李宗仁,陈诚被点名参加,连刘湘和他麾下的五虎上将,也没有逃过必须到场参会的军令。
冯天魁跟刘湘肯定不会忘了那个远在四川的小子。
谁知道贺国光在安徽呆上瘾了。
一直没走,还老生常谈。
“甫公,这次好不容易你把周小山哄回了四川,干脆留在四川,我在重庆行营给他找个兼职!”
这话一出,刘湘,潘文华,郭勋祺有点傻。
怎么可能,七战区的二十三集团军还等着这小子做计划呢。
沉不住气的范绍增,噗呲的就笑出声了。
突然想起,不管是陈诚,还是李长官查阅到的作战资料,都没留下这小子指挥的痕迹。
赶紧躲在冯天魁身后,转身就往外面跑。
“刘总司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小山这样经济型人才,留在前线,就是巨大的浪费,我可以向军委会申请,让他统筹四川的赋税和征粮!”
竖起耳朵听着身后贺国光提高声调的呼喊,范绍增用手捂住嘴巴,一脸笑容的小跑。
“小山一腔热血,不会安居后方的,再说,武汉的事情过后,甫帅身边要有多个心眼的副官。”
刘湘没有表态,贺国光急的称呼都变了。
潘文华不声不响的给他顶回去。
“戴笠的事情,委座发火了,说他从没下令,针对川军!”
冯天魁翘起了嘴角,委座还没亲自下令过处决某位共党呢。
特务们一样揣摩他的意思办事。
“委座不针对川军,不代表国府其他势力不针对川军,永州的事情还没有水落石出,贺参谋长着什么急啊!”
“就是,文华说的对。”
刘湘终于表态了,抢人失败的贺国光叹了一口气。
郭勋祺和潘文华笑的阳光灿烂。
以前不知道这小子还有大型战役的参谋潜质,留在四川潘文华也是赞成的。
二十三集团军扼守长江两岸,战力尚未恢复,现在傻子才把他留在四川,前线局势那么复杂。
赵配诗每天都在发电报给周小山,让他盯着局势,盯着日军的动向,制定66军以及七战区的未来可能出现的作战计划。
只差对这小子宣布,回永州探亲的假期已经结束了。
大帅不催他回来,具体的时间,那小子也应该有分寸,何况四川那边还有一团烂事,就是去洛阳开会,潘文华也希望大帅把那小子带着。
有他在,应对军委会的阴谋诡计,心里踏实。
第六百七十三章
八十斤
自从担任了永州行政专员,尹昌衡一直就没闲过。
按照刘湘利用大学生,打入地主,家族控制的城镇缺口,他配合余欢水,一直在跑永州,巴中,广元几个地区的基层,力争把行政命令贯彻下乡。
各乡镇,工厂也要成立联防,民兵组织,对抗日本间谍和国府特务的渗透。
确保分散在永州周围的工厂,小火车,铁路线的安全。
昨天新建的忠烈祠揭幕,将士骨灰入土。
发生那么大的事情,让尹昌衡感觉时间尤为紧迫。
本来想承火车去巴中,一大早,就被周小山堵在家门口了。
“尹昌公,家里说话方便吗?”
“没问题!”
难得看见这小子一脸的认真,尹昌衡带着他到了后院书房。
“我跟大帅聊过永州事情,大帅把永州看做川军坚持抗战的底气。有几件事情特别重要,我想跟您老通报一下!”
看着尹昌衡要去泡茶,周小山急忙把他拉住。
听完周小山的话,尹昌衡明白,这小子在永州呆不了几天了。
他在替刘湘交代政务上的安排。
“几个方面,一是粮食!永州跟四川其他地方不一样,学校多,工厂多,来往商户也多,也就是非农业比例人口大,一旦出现粮荒,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以后永州的征粮,千万不能跟四川其他地方一个标准,你一定要顶住,如果国府派遣的人有不同意见,就让他们拿大帅手令。”
尹昌衡认真的点了点头。
关于蒋百里对三阳的防御理论,他也认真阅读过,随着国军一步步后撤,失去了两湖两广几个粮仓,对四川的征粮,要养活坚持抗战的军队,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国军再退,不一定顶的住压力啊?毕竟前线的粮食供给,要比后方重要!”
“有几个解决方案,一定要保密,沈虹的械修所有粮食,在南江郑夫人哪里也有粮食,但是这些都是去年我从南洋买的,具体怎么调度,怎么把吃旧粮,存新粮,您老要费心跟她们沟通!”
双手接过周小山递上来的储备粮食的数据,尹昌衡激动的站起来,又坐下,拍了下自己大腿,大吼一声。
“好!”
“还有一个事情更重要,范旭东先生的科学家团队里有一位叫侯德榜的科学家,他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已经开始工业试验了,川军拨款,拨地,拨煤矿,他们会在今年在巴中,永州,广元建设三个小化肥厂,这个对粮食增产很重要,四川的地主再对待科技的态度,有些保守,怎么推广,怎么试用,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化肥那么贵,地主怎么肯买,种地要靠天吃饭,万一化肥投入了,天老爷不帮忙,或者粮食价格垮了,赔的那个厉害!”
周小山还真觉得自己来对了,尹昌衡不配合,哪怕化肥定价这个事情绝对不会太顺利。
他又把侯先生他们试验种植的增产结果报告,递给了尹昌衡。
“不会贵,甚至我已经跟范先生沟通了,可以由永州行政公署出面购买,然后赊销给地主,用增产部分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偿还化肥款就可以了!”
“明白了,亏得你小子三顾茅庐请人家入川,刘湘也干的漂亮,范先生,吴先生,陈先生他们真仗义,不仅全力资助川军,这是给四川老百姓留活路啊!”
有了这几十万吨的粮食储备,如果化肥真的可以让四川粮食增产到报告上的数字。
而川军的粮食由只按照冯天魁跟他约定的数量支持前线。
尹昌衡敢打着包票让永州支持川军打个五年十年的不会乱。
“还有就是四川的兵源。国府现在征兵的标准是体重达到八十五斤,我怀疑他们会在四川降低标准!”
八十五斤的男子汉,在后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体质,在抗战期间,百姓连肉都吃不起,瘦的一身排骨,实实在在是征兵的标准,甚至四川征兵降低到了八十斤。
百年后随便花点彩礼,娶个老婆,也比这个压秤啊。
太湖招募的新兵,比起66军养了两年多的老兵,瘦了一圈,周小山想起就摇头。
“你的意思,我们不降?”
“不仅不降,还要提高到90斤,我们这里大学多,热血青年多,尤其是理工类成绩好的学生,如果报名参军,一律把人交给陈敬方,川军跟实业家一起设立了一个基金会,专款专用,资助他们留学!”
周小山实在没底气提到一百或者一百一十斤,尽管永州的百姓比四川其他地方生活没有这么艰难,可好多也实在有限。
尹昌衡吸了一口凉气,直愣愣的望着周小山。
“天魁给我说过,你认为中日之战,中国人必胜,你是在准备中国崛起?”
“中国必将崛起,也必然崛起,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强势文化的民族,我们一直领先了世界几千年,落后的时间屈指可数,西方是个白人为中心的世界,他不会容忍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世界跟他们一起分享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落后了,落后就该挨打,这顿打我们认了,哪怕你我今天没有作为,中华民族也必然会强大到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忌惮。”
“明白了,把一介书生送到战场,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尤其是我们特别落后的理科,工科,医科,电子,经济,化工类的学科,趁着洋鬼子现在瞧不起我们,对我们没有防备,大量派出留学生,弯下腰,多学一些科学技术,为战后建设一个强大祖国奋斗!”
不愧是辛亥革命的功臣,四川军政的前辈,两人交流很顺畅,周小山越说越多,两人推心置腹谈了一个上午,然后一起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望着对方,豪爽的大笑起来。
两人还准备去永州城防司令部一起喝两杯,都快到食堂了,特娘的,康泽,康兆民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5/11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