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264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现代化措施,一切都是依靠人力!
  可想而知,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对黑奴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多大的灾难!
  再加上黑奴吃到的食物都是最次的,填饱肚子都做不到,更别提什么营养了!
  因此,黑奴劳工的数量,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少,大汉帝国急需额外的奴隶填充劳动力的不足!
  战争不停,这种消耗就无法停止……
  可以说,重新回复了美洲——日本岛的航线后,源源不断运到美洲的日本青壮苦力,算是解决了大汉帝国的燃眉之急!
  王起明可不是慈善家,他的人挑选苦力的条件非常严格,年龄大的一律不收,任凭他们自生自灭!
  不过无法作为苦力的日本女人,倒是在吃穿不愁的汉国士兵身上,得到了急需的食物活下了不少!
  这些精力旺盛,漂泊万里,好几个月没见过女人的大头兵,哪里能经受得住这些日本女子的诱惑?
  在食物的匮乏境况下,日本国的卖肉行业前所未有的火爆起来!
  甚至,有不少光棍的汉国士兵,娶了长相不错的日本少女做小妾!
  要不是汉国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将日本女子抬为正妻,恐怕不少日本少女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了高贵的汉国人了!
  王起明对于下面人的做法没有任何阻止,因为他自己也一边忙着运日本壮丁,一边玩日本女人……
  清洗日本武士这个累活被扔给了蒙多拉,王起明的主要任务就是到处给美洲本土抓日本青壮男性苦力!
  至于恢复日本国的民生嘛,仿佛被所有的大汉帝国殖民高层选择性遗忘了,王起明巴不得日本国继续饥荒下去,这样他就可以轻松的用不多的食物,诱拐大量的日本苦力运往美洲!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抠门的赵杜天生生将那些苦工奴隶玩成了消耗品,在不断节约的成本下,消耗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苦力生命!
  赵杜天这样的人放在后世里,绝对是妥妥的魔头级别的……
  不过,要是他真的到了后世那个人道主义盛行的时代里,肯定也不敢这么做……
  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人会去关心那些奴隶苦工的死活,甚至不少苦工本身也认命了,只求能多活几年,祈祷能有一日脱离这个生活……
  所以说,大汉帝国对奴隶苦工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本着越多越好的原则,多了大汉帝国就不用担忧奴隶消耗过快的问题,更大程度的压缩成本!
  不然的话,为了防止苦力不够用,大汉帝国还要增加他们的伙食待遇和休息时间,这对于战时的大汉帝国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在数万汉国殖民军的镇压下,已经输掉最后一层底裤的日本国,彻底成为了垫板上的鱼肉,王起明这个最高统帅也没客气,大快朵颐的在鱼肉上分食着!
  本来人口还算不少的日本国,如今除了沿海城市外,其他地区都成了千里无人烟的蛮荒之地,到处抛荒的农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人烟鼎沸,让人不禁唏嘘起来!
  据后世统计,经历了这场浩劫后,日本国本土最终残留的人口总数,不足300万人,其中还包括无法统计的,日本女人与汉国士兵生下来的混血儿……
  不过,对大汉帝国这次日本国的浩劫却非常有力,失去了百分之九十男性青壮的日本人,已经无法保持民族独立性了,大量留存的日本女人,被后来的大汉帝国轻而易举的同化掉!
  当然,对于赵杜天来说,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彻底征服日本国的大汉四十二年春,获得了任务奖励的后膛枪技术!
第351章
一步到位的后膛枪
  帝国时代系统出品,必属精品,本来赵杜天还在担忧系统会不会只奖励前世历史上,最初开发出来的不稳定后膛枪,炸堂卡壳的概率比燧发枪很坑!
  在得到任务奖励后,赵杜天的顾虑彻底消失,因为帝国时代系统奖励的正是赵杜天前世里第一款大规模运用,质量可靠,让普鲁士七周内打垮奥地利帝国的‘神器’——德莱赛步枪!
  德莱赛步枪可谓是划时代意义的步枪改革,在普奥战争以前,欧洲主流国家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认同后膛枪的效用,这可不是单纯的绅士精神作用,德莱赛步枪以前的后膛枪,操作复杂不说,还经常出现卡壳炸堂等事故,跟设计成熟的前膛枪比起来实用性真心不咋地!
  再加上一大堆保守的各国将领用惯了前膛枪,自然不愿意使用没有任何战绩的后膛枪!
  就连德莱赛步枪的发明国家普鲁士王国中,也有不少反对列装这款后膛枪的声音!
  据说,一位普鲁士将军非常讨厌后装枪,他在死时留下遗言,要求在他的墓地上用前装滑膛枪放一阵枪声,否则他死不瞑目。
  一个瑞士军事代表团访问普鲁士时,检阅了普鲁士后装枪部队的瑞士将军边走边嚷嚷道:“用嘴吃东西才是高贵的(指前装枪),瑞士射手从来不会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后入枪’(指后装枪)来射击。”
  当然,在普奥战争后,所有反对的声音都闭上了嘴,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开始列装后膛枪!
  原因很简单,使用前装枪的奥地利帝国,败得实在是太惨太快了!
  系统直接将这一款德莱赛步枪成熟全套技术奖励给赵杜天,如何能让他不欣喜?
  这个时代的科技类似于拿破仑之前的时期,连前装线膛枪都没有普及,更别提后膛枪了!
  欧洲各国还停留在燧发枪50——100米距离内对射的程度,可想而知,一旦有效射程达到600米的德莱赛步枪出现在战场上,会是什么情景?
  当然,步枪的有效射程并不是说战争中真正运用的射程,毕竟人眼的瞄准距离是有限度的,在没有专业狙击镜的情况下,经过训练的士兵,能打中3、4百米开外的人体目标,就算不错了!
  这也是为何一战二战时期,枪械射程很远,但交战距离却远不如枪械有效射程的原因,打不着啊!
  理所当然的,狙击手也变得额外可怕起来!
  收到任务奖励的赵杜天,很快就在帝国时代辅助系统上,拉出了德莱赛步枪的数据,身为一个军事独裁暴君,赵杜天可以不用自己会造武器,但武器的性能数据必须了解!
  毕竟,独裁的赵杜天可不光光是政治家,还是大汉帝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帝国参谋部的军事计划他都有参与,自然要尽可能多的为自己灌输军事常识!
  君不见,当年二战时期,无论是希特烈还是斯大林,每一次新武器的研制生产,都要亲临视察么?
  明白自家军队武器水准,是一个军事独裁者的基本素养!
  德莱赛步枪采用“针刺”发火原理弹丸、起爆药和黑火药全部装在一个圆筒状纸弹壳中,但起爆药不是装在弹壳尾部,而是装在弹丸底面中间的。当扣动扳机后,弹簧的力量释放细长的击针,从枪机前端刺入弹膛内枪弹纸壳的底部,并一直向前直至刺到弹丸底部的起爆药并将其引爆,继而点燃纸壳内的黑火药。在枪机被打开以前,其击针后部的一个扳手必须要先行移动,然后才能旋转并向后打开枪机,装填下一发子弹,再将枪机推到位并旋转关闭弹膛。在击发之前,需要用手将击针后部的那个扳手竖起并向后旋转到待击位置。
  早前的火枪,弹药都是由枪管前面装进去的,而后装枪是子弹从枪械后面装进去的。那么优势就很明显了。如果一个人要从枪口装弹药,那么人必须站起来,在缺少掩体的情况下,整个人都会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而后装枪不一样,使用后装枪,在卧倒的情况下就可以装填弹药,敌人就很难攻击到。而且德莱赛步枪采用了旋转后拉式枪机,使射速大大提高。德莱赛步枪的射速是当时各国部队普遍装备的前装枪的近5倍。正是这两个优势,让普鲁士军队在七周内打败了奥地利军队。
  德莱赛步枪使用击针击发,但这个击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太长。击针过长会使击针经常接触灼热的火药而造成击针损坏。后装弹药是德莱赛步枪的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后膛的气密性很差,泻出的火药气体会干扰射手瞄准,严重的甚至会灼伤皮肤。当然,这在现在来讲是不可避免的!
  口径:15.4毫米(0.61英寸)
  重量:4.7千克(10.4磅)
  长度:1420毫米
  枪管长度:910毫米
  枪弹:纸壳橡果形铅弹
  装填方式:后装
  射速:10—12发/分
  初速:305米/秒(1,000英尺/秒)有效射程:600米(650码)
  供弹:单发供弹
  任务奖励的德莱赛步枪技术是直接给赵杜天一个专业制造专家组,这些枪械专家不光可以制造德莱赛步枪,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造这款步枪!
  很快,在枪械专家亲手打造下,第一把德莱赛步枪出现在了赵杜天手中,这款步枪虽然已经完全可以进入战场实用,但对于看过抗日神剧的赵杜天来说,还是太坑了……
  这个单发步枪打一枪装个子弹的步骤,比起三八大盖打一枪拉一下枪栓可要费劲的多!
  不过,赵杜天得到的可不仅仅是一款德莱赛步枪,还有附带的雷汞技术!
  相信用不了多久,第一款近距离战斗神器——转轮手枪就会问世!
  汉国轻骑兵也可以更换山寨版的转轮卡宾枪,摒弃其装填不方便的难题!
  可惜的是,拥有技术和真正列装差距还不小,生产一只德莱赛步枪很快,但生产几万只德莱赛步枪可要用不短的时间!
第352章
再战上
  大汉四十二年夏,就在赵杜天忙着秘密生产成熟的德莱塞步枪时,反汉联盟经过俩年的喘息后,终于又积累起了足够的力量!
  海地共和国第二批重新整训的十万黑人新军,乘坐着法国舰船登陆法属圭亚那,巴西中部和南部逃亡到北部的黑人也被反汉联盟重新武装起来!
  得益于巴西殖民地的黑人大部分都是奴隶,常年的苦力劳动是最好的淘汰机制,留存下来的黑人个个都身强体壮,是不错的新兵苗子!
  在反汉联盟从欧洲运来的大批燧发枪支援下,重新又武装起来近50万炮灰!
  整个欧洲大战遗留淘汰的燧发枪几乎全都被反汉联盟收刮一空,连印度地区的残次品,都被英国人拿到南美洲用来武装黑人……
  甚至,财大气粗的英国佬,还在重兵云集的圭亚那殖民地建立起了简易的枪械制作工坊与火药子弹生产线,就近供应大军的军火消耗!
  反汉联盟的大佬们预计的不错,时间是站在反汉联盟这一边的,战争拖得越久,国家的综合实力越重要!
  反汉联盟开战之初的军事实力超过大汉帝国,即使被意外的打败了,他们照样可以短时间内缓过来!
  至于英国人为何只增强南美洲的黑人力量而不从自己的北美殖民地着手,主要还是人口和伤亡的问题!
  武装炮灰很简单,一把刺刀一把用过的燧发枪,就可以训练出来一个炮灰火枪兵,但精锐的数量却是有限度的,北美会战一役显然给英国佬留下了很大的心里阴影,在英国人后来的估算中,他们在北美洲损失的精锐用在别的地方,绝对能取得更大的利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