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264

  正如同大英帝国内阁所预料的那样,赵杜天确实无法放弃这种诱惑,欧洲的海军主力虽然实力大损,但大汉帝国的镇远号和定远号的弹药无法自行制造,早已在高强度的战争里变成了一堆‘科研用品’,此时也被赵杜天废物利用,将上面的武器都拆解了下来,作为新式武器的研发样本!
  马克辛重机枪这种划时代的武器能这么早出现,与镇远号和定远号上面的武器样本密不可分!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不了几年,赵杜天就可以给自家军队装备上接近一战前的速射炮和大口径榴弹炮,甚至连成熟的迫击炮都有可能真正列装!
  至于铁甲舰,赵杜天反倒是不急着进行研发,镇远号和定远号的武器虽然都被拆除下来,但整体的船体还保留完好,等大汉帝国彻底吃透上面的武器后,只要重新改装一番,俩大铁甲战列舰又可以驰骋海洋了!
  从风帆战列舰跨越到蒸汽铁甲战列舰,可是有相当多的技术门槛,再没有实物参照下,哪怕以大英帝国的技术储备,没有个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研究出头绪来!
  因此,这个世界的海权现如今虽说表面上看起来是大汉帝国与大英帝国分庭抗礼,但实际上大英帝国彻底丢掉所有的海权,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也是赵杜天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陆战武器的原因!
  想要称霸世界,可不能光有海军,赵杜天前世里一战前的英吉利帝国海军可是有着‘双规标准’,也就是说,一战前的英国海军战列舰数量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战列舰数量的2倍以上!
  这条线就是英国维持世界霸权的根本!
  哪怕到了一战时期,也没有被打破!
  可惜的是,海军再强大,陆军不行,也挡不住德国人的军队……
  再加上一战时期无畏级战列舰大行其道,大英帝国所拥有的大量前无畏级战列舰一夜之间被淘汰,导致所谓的‘双规标准’神话破灭……
  不过,即便如此,一战结束后,国力大损的英吉利帝国也还能保持着世界霸权的掌握,直到二战时期,航母的大量普及彻底淘汰了战列舰,才真正意义上将英国人的海洋霸权给消除,最终连印度殖民地这个英国王冠都保不住……
  没了印度的英国,自然而然的无法继续保持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沦落为美帝国主义的小弟……
  赵杜天很清楚,有了大英帝国的帮助,他想在欧洲登陆将会简单数倍,起码运输上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的雷达体系,即便没有制海权的国家,也可以用破交舰让敌国的海洋运输体系遭到致命的打击!
  显然,英国人的舰船数量,绝对可以让大汉帝国登陆欧洲的运输线陷于停顿!
  大汉帝国想要染指欧洲,只有俩条路,一条是原本赵杜天所打算的,从满清登陆,预估死掉不知多少人,将满清帝国取而代之,然后用数十年的时间整合这个庞然大物!
  以大汉帝国的军力,打垮满清帝国不难,难在如何整合满清帝国的人口实力!
  赵杜天可不敢用对待印第安土著和白人的方法对付汉人,先不提内心不情愿,用高压政策针对上亿人口,本身就是一种作死行为……
  元朝帝国的崩塌,已经告诉赵杜天这个教训,满人能用数百万人压迫上亿汉人,不是他们的屠刀够锋利,而是他们非常懂得借力打力!
  用科举这个传统的方式,给汉人的精英一条登天的捷径,大大拉拢了在汉人社会中占据主流的士绅体系,稳住了天下文人,满清帝国对汉人的统治基本上就稳固大半了!
  真正有能力有智慧造反的可不是大字不识的泥腿子,农民在起义中永远扮演者炮灰一类的角色,没有文人的预谋和辅助,造反是不可能成功的!
  历代底层起义能成功的枭雄,身边无一不聚集着大量的文人志士!
  在教育普及低下的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可贵被拔高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实际上,元朝的忽必烈之所以能灭掉南宋,占据中原大好河山,正是因为他重视汉人文人的缘由!
  而忽必烈的子孙之所以将元朝江山丢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继承忽必烈的宗旨,擅自贬低汉人文官!
  这些刀子都握不住的汉人文化阶层,在无形中就是决定天下的重要筹码!
  所谓的得人心者得天下,指的不是得到那些愚昧无知的农夫支持,农民这种阶级,只要不是快要饿死的状态,绝对不会造成什么威胁,哪怕真就是饿死了很多农民,只要没有真正的枭雄领导,那些暴民被灭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里的人心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士绅阶级乃至文人等知识分子,取得了这群人的支持,哪怕只是取得一部分,也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治理地方离不开文人,建立法律体制离不开文人,行政执行者更是要依赖文人!
  总不能让一群只会杀人和打仗的将军治理地方吧,真正文武双全的人才,天下间总共有几个?
  一州一县这么一滩派,没有知识分子的辅助,根本就是一团糟!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文人等知识分子也不能免俗,只要给出一步登天的科举诱惑,满清帝国就轻而易举的收买了大批文人的忠心!
  终归到底,文人的风骨是建立在自己小命能保证的情况之下!
  当然,文人中也有很多不怕死的,然后他们就真的被满清屠戮了……
  反正文人有的是,只要支持者够用即可!
  用科举笼络住天下文人的满清帝国,看似暴乱不断,但天下却依然安如泰山,赵杜天早已通过锦衣卫得知满清帝国的统治基础,上百年的统治早已让文人阶层形成了惯性,满清帝国可是培育了许多拥有共同利益的汉人士绅,赵杜天想要推翻满清帝国,面对的可不仅仅只有那些八旗子弟!
第391章
外强中干
  正是因为满清帝国在中华大地的统治深入骨髓,想要彻底摧毁满清帝国,不光需要强大的军力,更需要在战后对中华大地进行长时间的梳理!
  大汉帝国想要推翻满清帝国,必然是从上至下全部摧毁,摧毁完了自然要从下到上重新建立……
  赵杜天要的可不是一片废墟,而是帝国的霸业根基!
  每一个朝代的覆灭,都会有一个挣扎的过程,中华大地是如此宽广,哪怕赵杜天取得了北京城,满清帝国的权贵照样可以撤离到其他地区,这个时代的满清帝国还没有经历过鸦片战争,更没有后来被抽调脊梁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
  大多数人乃至是汉人,都觉得满清帝国的统治牢不可破,对满清朝廷的信心可不是一天俩天就能摧毁的!
  想要一个大一统的朝廷人心彻底崩塌,除了这个朝廷自己作死进行高压统治,将所有阶层得罪个遍外,就只能用一次次战争不断的消磨他们的威望!
  显然,如今的满清帝国已经彻底笼络了汉人知识阶层的人心,通过锦衣卫赵杜天了解到,满清帝国民间那些反清组织,基本上都是一群泥腿子乃至神棍蛊惑起来的,没有什么凝聚力,口号更是空泛的可以,除了忽悠愚昧的平民外,对士绅阶层毫无吸引力!
  只要赵杜天不是想将中华大地杀成一片血海,必然要获得底层的士绅支持,哪怕他们中立也是好的!
  这个时代民智未开,依靠老百姓是无法治理一个诺大帝国的,必然需要士绅阶层的辅助!
  当然,帝国稳定后,可以通过普及教育和各种公务员考试制度,一点点馋食掉士绅阶层,用利益和政治手段,将士绅阶层分化吞并,但这么做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无论怎么看,赵杜天推翻满清继承中华帝国正统后,光是稳固统治,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有了这些时间不说欧洲那面的革命早已有了结果,就连对方的科技等级都很可能与己方拉平!
  欧洲强国作为老牌工业化国家,从美洲大战中吸取了武器研发方向后,即便落后于大汉帝国,也不会落后太久,在生存的压力下,本就有好底子的欧洲各国,只要解决了自身的革命问题,稳定社会,追上来只是时间问题!
  除非大汉帝国也跟着不断攀科技!
  然而,将满清取而代之不可能是一次俩次战争就结束的,毕竟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战略纵深太大,满清帝国统治时间太长,清理干净和转化国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所以说,赵杜天面对可以在欧洲大陆上插入一根钉子的机会,自然是垂涎欲滴!
  毕竟,满清帝国与欧陆隔着千万里路途,一路从中东打过去,又要花费不知道多久,与其将未来交给未知,还不如先一步摁死欧洲这个工业革命的核心所在!
  工业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没有个几十年门都摸不到,赵杜天也是利用系统直接提供现成的技术和专业工人,才在短短不到十年里建立起来初级的工业体系!
  不然的话,光是培养熟练工人,就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
  当初有着英国帮助实现工业化的日本明治维新,还用了20多年时间才完成转变呢!
  那可是日本国举国上下憋着劲来学习,还有一个世界第一老牌工业强国英吉利帝国全力扶持,才在2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工业化路程!
  更不用说自己走了……
  科技发展必然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过程,21世纪的赵杜天祖国,吸纳了欧美等国工业化路程的经验教训,少走了那么多弯路,不还是赶不上欧美强国么?
  要不是有着明显的科技代差,至于被人家封锁到国门口么?!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谁都知道,但想要不落后,又谈何容易……
  理所当然的,赵杜天只要让欧陆这个工业核心垮掉,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敌人,满清帝国那个腐朽的地方,就继续让他们做梦吧,总有一天,当赵杜天带着机枪火炮登陆满清帝国后,战争将会变得更轻松,战争的时间缩短,汉人的死伤自然也就少了,国力保留的就会越发完整!
  碾压式的战争才是保留国力的最好方式,势均力敌只会让双方把战场打成废墟,外加国力大损俩败俱伤!
  大航海时代欧洲的殖民战争,就是碾压式的,而一战二战就是势均力敌的战争,结果不言而喻……
  于是,在欧洲大陆上的革命同盟风风火火的建立起来后,赵杜天接受了大英帝国非常有诚意的同盟建议!
  这个同盟不光有大英帝国参与,还有苦苦支撑的俄罗斯帝国,瑞典王国,挪威王国乃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史称君主协约!
  这是一个君权与民主思想的对抗,是王权和贵族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发动的反革命战争协约……
  不过,虽然君主协约国看起来很反动,但实际上,革命军杀死的人,远远多于君主国家杀死的人!
  诚然,这里有着欧陆君主国家败多胜少的缘故,但也与泥腿子骤然掌握大权,只会简单直接的杀杀杀有关!
  上层社会的政治家都是受到过教育的人群,明白政治规则,讲求利益分割,而下层起来的革命军思维就很简单了,这帮人不明白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喊着民主自由博爱的口号,同意就是自己人,犹豫不决就该去死!
  粗暴的革命方式,将所有的规则和枷锁打破,但他们却没有建立新秩序的能力,因为革命军中没有出现拿破仑这类人物!
  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由于无法掌握独一无二的大权,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揽权和自己的军队上面,自然没有心思去制定什么行之有效的政治规则和法典!
  因此,欧陆上的革命同盟虽然建立起来,但整个欧陆反倒是变得更加混乱不堪!
  争权夺利的上层革命军阀,和受到压迫的下层民族仇视,让革命势力变得外强中干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