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264

  贵族哪怕参军,也是从军官做起,这也是近代欧洲国家军队的基本成分,平民和军官完全就是俩个不同的阶级!
  可是,就连最基本的炮兵都需要识字乃至要达到后世中小学乃至中学文化才可以,廉价的平民炮灰显然无法充当,而高贵的贵族和知识分子,又不愿意去担当这种炮灰,毕竟这种人群是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利益即得者,当然,他们也死不起!
  因此,想要奋发图强,让自己国家成为强权的君王们,开始意识到全民普及教育的必然性!
  对政治家来说,只有利益才是推行政策最有效的原动力,普及教育,可以让大多数平民识字,然后就可以在庞大的基数下选择优等生,教导基本的炮兵常识,最大限度的去扩张这些威力巨大的兵种!
  同样的,那些受到过教育的士兵,也能更加容易的明白纪律和军法,更快速更准确的掌握先进的杀人机器!
  所以说,在工业革命之后,任何一个能成为强权的国家,必然是重视教育的存在!
  毕竟除了赵杜天外,没有人能拥有一个辅助系统,可以直接出产受到过基础教育现成的兵员!
  先是法国的路易十四,然后是普鲁士王国的腓特烈大帝,英吉利帝国更是有样学样,就连被欧洲人称为野蛮人的俄罗斯帝国,也与时俱进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学院!
  大规模普及的教育体系,为近代欧洲强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预备役兵员,足以支撑他们不断的发动战争,谋求更多的利益,为君王获得更高的威望!
  可惜,教育固然可以强国,但也可以开启民智!
  人类懂得事情一旦多了起来,思想就会变得复杂,有了学识的平民,不再受到浅显的思想蛊惑和宗教气息迷惑,人们开始思考,为何大家都是有手有脚的人类,贵族就可以整日里玩美女吃上山珍海味,而平民却要整日里劳作,却连饭都吃不饱!
  那些贵族大多数都是写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无非就是靠着祖上的功绩作威作福罢了,难道说,出了一辈天之骄子,子孙后代就要享尽万世荣华么?
  这还不算最可憎的,那些平庸的贵族为了维持自己不劳而获的地位,不断打压收买平民中的有才之人,僵化的阶级让人的能力和才华变得无关紧要起来,上升的渠道被封闭且难如登天,社会上只看身份和血统,而不注重个人的真正能力!
  这一点无疑让那些平民中的精英分子感到不公,要是这个僵化的社会体系稳如泰山,这些精英分子再不甘心为了生存也只能认命,然而,当动荡的形式来临呢?
  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体制无疑有着它独自的优势,在和平时期无论下层平民再艰辛困苦,也能维护自身的统治,可惜,人的贪婪是无穷无尽的,当那些愚蠢的贵族乃至君王觉得自己的权势牢不可破时,就会将目光移向更广阔的天地,于是,战争降临!
  要是战争胜利了自然没话说,但要是失败了呢?
  割地赔款先不提,本来不满的平民阶级中的精英分子,看到了上面那些统治阶级的虚弱,而战败的失望也让平民对国家的统治者产生了怀疑乃至仇恨!
  这一次,平民们不再是几个甜枣就能打发的愚民,他们都是受到过教育开启了民智,有着自己思想的‘人’!
  更何况,教育也让平民中诞生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中不乏有野心家,思想家,哲学家……
  在教育普及的社会里,这些平民精英可以将他们的先进思想快速传播,而开启的民智也能快速吸收这些思潮,当那些专制统治阶级遭到失败,并且民不聊生之时,比起以往更有效的起义形式诞生了——革命!
  革命是一场平民精英阶层推翻平庸之辈创造出来的僵化阶级,期待中的盛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面的人对外战争失利,没有能力维持自身的权利,有的是曾经卑微的人想取而代之!
  遍观近代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革命的大国,几乎都是在对外战争失利后爆发革命的,法兰西大革命,一战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崩塌,一战后德意志与奥匈俩大帝国的毁灭,都是先由外部摧毁,然后从内部爆发!
第397章
为何不打英国
  欧洲君王们自然早已察觉教育和工业化带给他们统治的威胁,可惜,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国家,你不向前迈进,就会被别人赶超,到时候也会被吞并,这么一看,选择固步自封维持统治等待未来必定会发生的失败,还不如选择与时俱进,敞开来干,在未来遇到革命危机时,再想方设法的弥补,或许能找到一个出路也说不定,再者,谁又能肯定自己会在对外战争中失败呢?
  只要一路胜利下去,哪怕是代表落后和强权的君主制,也能延续下去,大不了将其含义改的亲民一些,将一些不太重要的利益分出去一些,于是君主立宪制诞生了……
  这就是那些古老的君主体系找出来的出路,不向前就会灭亡,向前又容易自我毁灭,折中的方式自然就会越来越受到欢迎!
  英国历经俩次世界大战,打得奄奄一息,却还能维持自己的政治体制,与他们没有战败密不可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如今革命的浪潮才刚刚爆发,君主们还在尝试将民主的思潮控制住,不遗余力的对革命势力打击!
  然而,当英俄俩国暗地里跟革命势力串联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君权已经开始向革命做出妥协,因为他们发现,当革命的狂热散去后,这些自称民主的革命军,与原本的君权专制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共和国内,人一样分成三六九等,只是等级变化了而已,那些开国将领和领袖们,成为了原来的帝皇和贵族,但由于政治路线正确性规则,他们将君王贵族这种在平民中臭到家的名号取消,改成了很新颖的执政官和革命军!
  可惜,外表的改革换面并不代表内在的不同,民主终究只能是一个空想,新上任的执政官和将军们,照样与君主和贵族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下面的平民还是如同以往那样,为一天三顿饭而奔波劳累!
  唯一不同的是,执政官和将军们比君主和贵族更聪明,他们不在明面上将自己定义为压迫阶级,而是标榜为人民的领袖!
  一切的行为都要在前面加上国家大意和人民利益,可惜,大多数人民自己都不觉得需要那些利益,当然,不可能有平民对着领袖们喊出‘不需要’三个字,因为那样做的人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虽说本质不变,但外表的粉饰绝对是必要的,有这么一层民主的外衣,那些平民就找不到继续革命的借口,难道说还为了自由和民主么?
  可是,现在的政府不就是以自由和民主自我标榜么?
  再说了,重新换一个领袖,谁能保证不会跟现在的领袖一个样子?
  这就是‘正确的政治路线’,阶级依然存在,但人民已经找不到为之拼命和奋斗的理由,于是,国家安定,政府只要不至于昏聩到让大多数人饿肚子,基本上就能维持下去!
  正是这种政治路线的正确性,让这种披着民主外表的政治模式开始急速扩散,乃至到了21世纪,全世界的国家大部分都变成了‘民主’国家!
  赵杜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惜,他无法像所谓的正确政治路线学习,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着长生不老的希望!
  君王作为表性的独裁象征,虽然会让人民产生很多很多反抗的理由,但却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无限大的权利以及‘金口玉言’!
  表性的君主专制确实不如‘民主’外衣那样具有欺骗性,但表性的君主却可以让独裁变得不可动摇,变得理直气壮,只要下层的革命没法成功,这个君王的称号不被剥夺,赵杜天就可以永久享用!
  而‘民主’政治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民又不是傻子,一个人整日里坐在最高权位上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上面那个位子需要不断换人,不断换届,反正统治阶级又不是就一个位子,上面的位子多的是,大家轮流做保住这个圈子的权势即可!
  更有甚者,暗中掌控国家权利的人也有!
  结果,老百姓一看,上面那个老大过段时间就换一个,看上去似乎比一个皇帝要公正的多,自然而然的,人民心里就能更好的接受这一类的统治,哪怕阶级依旧,只要有口饭吃,大多数人还是怕死的!
  但是,赵杜天很清楚自己的依靠是什么,他玩不起那种轮流做天下的政治游戏,他没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在后面支撑,一旦自己离开那个位子,会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他必须维持这种表性的君主专制制度!
  赵杜天要维持这个制度,同时又了解这个制度最大的克星,自然不能任由革命形式扩充!
  只要这个世界没有被唯一的国家统一,君主专制就很可能在一场对外战争中轰然崩塌!
  这就是赵杜天不向最强大的英吉利帝国发动战争,而与其结盟的原因!
  英吉利帝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人力资源完全不是问题,经济上有着印度明珠和南非黄金,工业实力在欧洲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一旦跟英国人交手,战争必然不可能短时间内结束,毕竟,跨洋作战对大汉帝国来说,太过艰难……
  或许,赵杜天能用科技优势,一点点将英国的血放干,趁着欧洲革命之际,拉着英国单挑怼死这个老牌世界强国,但是!
  当赵杜天打败英国后,欧陆的革命内战必然平息,而对外战争打败亏输的英吉利帝国,很可能被赵杜天打成一个具有先进意义的‘民主’共和国!
  在政治游戏中,一层外衣面纱,可是相当致命的武器,被压迫却找不到革命理由的人民,很容易就会被对外战争的引子引导怒火,然后爆发出更高的战斗力!
  这就是共和国强于君权制度的最大缘由!
  因此,赵杜天宁愿在未来面对潜力有限的君主制国家,也不想面对在未来扩散能力强大的共和国体制!
  21世纪的经历,已经足以让赵杜天看破那种体制外衣的可怕鼓动性!
第398章
英国人的帮助
  “该死的黑鬼,真不明白帝国为啥将我们这群手上沾满了黑鬼鲜血的人送到北非的土地上,还要与那些高傲的英国佬打交道!”
  一直充当敢死队先锋主官的蒙多拉,一脸晦气的眯眼望着头顶的烈日,无所顾忌的说道。
  这一次蒙多拉算是真正成为了大汉帝国对外远征部队的军事主官,那个一直压着他一头的王刚大校也没有跟着过来,准确来说,这一次来到北非的摩洛哥殖民地港口停靠的大汉帝国军队中,没有一人是真正的系统汉人!
  不过,蒙多拉这个主官明面上控制的军队数量绝对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3万多精锐的克劳依近卫军白人部队,在名义上都属于蒙多拉的下属,只是,抛去这些真正能打的白人部队之后,蒙多拉的直属部队只有5000左右随他征战过的印第安老兵了……
  其余的都是大汉帝国调配的民夫和壮丁,其中有日本人,白人平民,印欧混血儿,墨西哥土著等等,美洲大陆上下层的人群,几乎都能在这里看到,凑足了整整5万青壮!
  这些青壮在大汉帝国都属于贱民层次的,完全就是被当作消耗品使用,没有正式的工作,没有身为人的尊严,比奴隶唯一强出的一点恐怕就是,他们在法律上拥有自由之身……
  这5万青壮就是负责伺候克劳依近卫军和蒙多拉直属兵团的民夫队伍,必要时刻可以担当炮灰使用!
  大汉帝国并不担心这些人会在欧洲战场叛变,因为对欧洲和北非来说,这5万青壮和蒙多拉的人马一样,都属于彻彻底底的‘外来者’!
  即便他们有心叛离,那些本土的革命军也要有胆子收留他们才行!
  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俩眼泪汪汪,反过来理解就是,外地人突然闯入陌生的地域后,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排挤,这无关乎个人的因素,只是因为人类潜在的地域意识而已,更不用说外国侵略军了!
  这也是欧洲革命三大同盟想要彻底奴役其他民族,空有强大的军队,却总是无法一劳永逸的原因!
  这5万多贱民青壮加上3万多克劳依近卫军和蒙多拉的直属部队,就是大汉帝国号称10万大军的欧洲远征军!
  虽说这十万远征军水分很大,但赵杜天给他们的任务却异常沉重,他们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解放西班牙半岛,或者说是控制西班牙本土,然后扶植克劳依家族重建西班牙王国!
  先不提这水分十足的10万欧洲远征军能不能打得过盘踞在比利牛斯半岛的50多万法兰西革命军,即便他们在英国盟友和西班牙游击队的帮助下击败了法兰西督政府,想要将革命后的西班牙共和国逆转成代表‘落后’的君主制度,也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君主协约国帮助的,英国人更是当场承诺赵杜天会直接派兵共同攻伐比利牛斯半岛!
  英吉利帝国为了灭掉疯狂的革命火种,将大汉帝国拉上自己的战场,甚至彻底出卖了西班牙人的利益,同意帮助赵杜天在西班牙故土上建立克劳依家族为核心的君主体制王国!
  反正原来的西班牙王室属于法国波旁王朝一脉,是法国革命军的生死仇敌,被杀的人丁凋零,没有多少剩余价值了,谁叫当初西班牙王国面对革命的时候,失败的速度是如此让人触目惊心,整个王室都被堵在了马德里的皇宫里,一块去见了他们的上帝……
  英吉利帝国自然也不是在比利牛斯半岛凭白给大汉帝国打工,他们的条件则是复辟寄居在英国本土的葡萄牙王室,重建葡萄牙王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