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264

  “赵哥,我们要不要上前询问一下?对面的人似乎是外国军队吧……”
  赵哥狠狠的拍了一下出声的那个愣头青,训斥道:“你傻呀!咱们不到十个人,对面登陆的就至少上百人,快回去,燃起狼烟,这些人来者不善,有大事发生了!”
  “赵哥,不好了,他们有十几个人摸上来了!”
  赵哥回头望了眼,宽慰道:“没事,对方还有好几百米远呢,哥几个动作麻利点,回到炮台我们就活下来了!”
  赵哥话音刚落,他们原本的木头架子哨所顿时被几发榴弹炸飞!
  这是登陆的汉国士兵在用掷弹筒炮击……
  赵哥一行人情不自禁的吞了口口水,心里不禁庆幸自己等人为了图方便,在山壁下面找了个避风的地方侃大山,不然的话……
  “我地亲娘勒,对面的红衣大炮都运上来了?”
  “你傻呀!对方明显刚刚登陆,哪来的红衣大炮?”
  赵哥看着远处那小队人,在地上摆弄的几个小物件,喃喃自语道:“不是红衣大炮,而是更可怕的东西……”
  最终,赵哥一行人还是成功逃离,毕竟他们的位置距离浅滩还是很远的,再加上那几炮炸飞哨所的威力,这几个绿营兵丁跑的要多块有多快……
  赵哥一行人燃起狼烟第二日,大沽口炮台上,守备的关防满清绿营,罕见的用超高的效率,聚集起来了数千号人!
  与后世里人们普遍认为的满清不重视火器不同,满清帝国不重视的是火器的研发,而不是火器的使用!
  改造自弗朗机人火绳枪的鸟铳,在满清帝国绿营部队里的配备率高的吓人!
  除了内地完全蜕化成治安部队的绿营之外,沿海地区的绿营士兵几乎清一色的人手一把鸟铳!
  当然,绿营兵丁也会配有大刀长矛,但远比不上鸟铳的配备率!
  满清帝国之所以给绿营兵丁配属了大量鸟铳,也是一种无奈之举,随着满清帝国越发安定,绿营兵丁腐败的速度与八旗子弟不相上下,这些整日里要忍受长官压迫喝兵血的绿营兵丁,早就失去了肉搏近战的勇气。
  在镇压回回和白莲教的战斗中,这些起码算是正规军的绿营士兵,被那些舞刀弄枪的泥腿子暴民冲上来肉搏时,表现的让人大跌眼镜……
  好在,绿营官兵面对面砍人那是没胆子,但远远的拿着鸟铳射击,是相当的勇猛!
  因为远远的对射,绿营的长官可以很好的进行压阵,绿营兵丁在上司的威压下,阵型纹丝不动,啪啪啪打得那叫一个火热……
  满清帝国一看腐朽的绿营兵丁用鸟铳打起来还有模有样的,顿感欣慰,干脆直接将廉价的鸟铳大量装备绿营,至于汉人掌握了火器就造反,那只是后世人的无稽之谈罢了,一个国家的民众是否要造反,不在于武器的先进与否,而在于思想和体制!
  满清帝国崩塌,不是因为火器的大量涌入,而是因为满清帝国的威望和脸皮,被各号列强按在地上摩擦了数十个来回!
  因此,当大汉帝国远征军先锋团来到大沽口炮台下时,看到的是一群群完全火器化的绿营官兵……
第410章
取而代之二
  “众将士听令,海外弃民不知好歹,敢犯天威,我等……”
  轰隆~~~
  站前演讲的这位绿营武将,没等拽完文辞,就飞上了美丽的天空……
  “我的老天爷,对面的炮打得这么远啊,威力也太大了吧!”
  “这……这是天雷啊!比我们的红衣大炮还要厉害好几十倍啊!”
  “要不,我们投降算了,反正对面的也是汉家男儿……”
  ……
  将亲临前线督战的绿营将官一炮炸飞的,正是好不容易人托马拽拉过来的一门75毫米野战炮,不是大汉帝国的炮兵百发百中,而是由于满清红衣大炮的射程准群率奇差无比,且射程真心不咋地,汉国先锋军的炮兵干脆抵近再抵近,瞄准再瞄准才开炮……
  反正对面也打不到自己,而去75毫米榴弹炮炮弹辣么贵,自然要节省着瞄准了来!
  于是,第一炮就来了个开门红,将站在最高处,穿着比绿营兵丁不知华丽多少倍的先锋指挥官,一下子轰成了渣渣……
  这一炮不光让第一线的绿营兵丁陷入了恐慌,还让其指挥系统变得混乱不堪!
  喊话那个可是正儿八经的满清前线指挥官,正五品大员,他死了倒是干脆,但这帮绿营兵丁咋办?
  更何况,汉国军队的炮弹打得这么准,在后面拿着西洋进口的单筒望远镜瞭望的总兵们,谁特喵的还敢亲临一线?
  就这样,久疏战阵的绿营兵丁,前后出现了断档,后方的人马一片茫然,主将还沉浸在那一炮的风骚……哦,不对,应该是那一炮的威猛……
  而前面的绿营兵丁,迟迟得不到新任将官的命令,乱糟糟的来回奔逃,有的忠于职守的,还知道在鼓捣那门巨大笨重的红衣大炮,或是拿着自己的鸟铳朝几百米开外的敌军射击,也不管能不能打到人,先听个响壮壮胆气再说……
  一时之间,满清炮台上噼里啪啦,轰轰轰的反击的不亦乐乎,打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那叫一个激烈威猛……
  真别说,冷不定一看满清炮台上弥漫的黑火药不完全燃烧的白烟,还真有那么点激战的意思,再配上那此起彼伏的啪啪啪的鸟铳声响,满清绿营大军,打得还是蛮认真的嘛!
  反正,后方拿着单筒望远镜观战的大官,是正三品的海防鸟枪营总管,在满清帝国也算是一方军事大员了,相当于后世中国的旅团一级的长官!
  而集结在这里的数千绿营体系的官兵,其实并不全都是正儿八经的士兵,满清帝国的军制大体分为绿营和八旗俩个体系,人数居多的自然是遍布全国的绿营体系,八旗乃是满清帝国统治阶级的国本,很少出战的,哪怕是出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是作为压阵之兵和督战队!
  因此,在鸦片战争以前,八旗兵哪怕是再腐败堕落,但由于他们很少真正亲临战场干架,鲜有败绩,一直维系着当年入关时期满清八旗的威风,牢牢镇着诺大一个满清帝国的稳定!
  因为八旗军的威望十足,每一次出战充当压阵的督战队时,被驱使的绿营兵丁无敢不从,打仗还是比较卖命的!
  八旗军充当的督战队,杀起逃兵来可是驾轻就熟,毫不手软!
  所以说,被八旗军压阵的绿营兵丁和单独的绿营兵丁,战斗力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里桥会战上,烂到根子里的绿营大军,能跟英法联军对射的大半天的原因!
  可惜,当八旗军的神话破灭后,绿营兵丁少了畏惧,战斗勇气直线下降,一路降到了连土匪都打不过的程度……
  可以说,绿营战斗力与日剧减,是被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打出来的……
  鸦片战争将满清八旗的神话破灭,太平天国将绿营体系最后能打的家底拼光……
  不过,在赵杜天的这个世界里,绿营体系虽说腐败,但还没有完全堕落,满清帝国主要的边防军,驻防军,城防军乃至‘城管部队’,实际上都是绿营体系的兵丁充当!
  当然,绿营体系内也是分层级的,当绿营需要补充新兵时,会从汉民青壮里挑选新兵,组织训练,这种新兵被满清帝国称之为‘余丁’。
  之所以叫做余丁,主要是因为在中华大地上,征募兵员,往往不会从只有一个男丁的家庭里征召,男丁就是封建社会家庭的顶梁柱,本来有一个男丁就够可怜的了,再给招去当兵,还让不让这户人家活命了?
  没有男丁的话,难道让一群女眷耕田不成?
  满清时期的耕种,可没有现代化机械带动,全都是靠人力,女人耕田会严重减产的!
  因此,抽调的新兵都是家里有好几个男丁的户族,并且只要不是太过狠厉,都会避开直系的长子,招募那些旁系乃至弟弟们当新兵,这种人在古时候被称之为余丁,也就是余下来的丁口……
  可见,在古代,除了老大之外,其他的男丁地位还是很低的……
  老大身负传宗接代的任务,后面的弟弟们就得入赘或是去当兵……
  嗯,入赘在古代,是比当兵还要丢人的事情!
  一个男人要是入赘娘家,意味着这个男人一辈子都别想抬起头来,在家里被丈母娘欺负,在床上被老婆当牛马使唤,在外面被街坊邻居戳脊梁骨,说一个大老爷们,竟然还入赘一个女人家里,当一条狗……
  哪怕那个女人家再有钱,这个入赘的男子的名声,也彻底臭大街了……
  当然,对于穷苦人家的汉子来说,只要能吃饱穿暖,尊严什么的,扔了就扔了吧……
  有趣的是,古代这种风气,与21世纪吃软饭的男人受到追捧恰恰相反,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啊,呵呵哒~~~
  能在天津边防当兵的自然不可能是一帮余丁,而是绿营体系内比余丁新兵要高一级的兵卒,被满清帝国称之为守兵!
  基本上相当于后世里的用来治安的武警部队!
第411章
取而代之三
  天津城里抓捕阿猫阿狗的绿营兵丁,就属于守兵,平头百姓或许分不清守兵和其他绿营官兵的区别,但在军制里,守兵,余丁和真正的步兵也就是绿营战兵的地位,天差地别!
  满清帝国绿营体系真正的野战部队,实际上是步兵俗称战兵,影视剧里经常出场的那群头戴红色斗笠,穿着号卦,拿着大刀长矛满地跑的,实际上大多数是守兵,因为真正的绿营战兵,是专门负责打仗和剿匪的,城内的治安那是衙役和守兵的事情,他们用不着管!
  因此,绿营战兵的武器装备也要比守兵强出不少,毕竟一个是类似于武警的治安部队,一个是类似于野战军的军区部队,待遇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步战兵拔于守兵,守兵拔于余丁,无余丁乃募于民,从满清帝国这种军队组织方式能看出,绿营体系的层层递进关系还是比较明确的,属于那种优中选优的制度!
  当然,步战兵之上还有个马兵,是从步战兵中选拔而出的,骑马作战的野战部队!
  不过,战马昂贵,马兵往往在内地养马地区较多,沿海地区的绿营马兵很少!
  跟汉国军队对战的,就是绿营中的步战兵和守兵,守兵是用来充数状胆气的,主要打仗的还是使用鸟铳的步战兵,也是被放置在第一线的绿营兵丁!
  而少量的马兵则护卫在三品总管大人身边,相当于亲卫队!
  然而,就是这群从民众,余丁,守兵层层选拔而出的绿营步战兵,却被一发75毫米野战炮给打得慌乱无比,一个劲的在浪费弹药,打好几百米外的敌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