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264

  这种区别在后世里那种全民教育的社会里看不出来,再不济的人也能小学毕业,所以老百姓在后世里基本上都被开了民智,不过在满清帝国,拥有后世小学毕业标准的人,可个个都是标准的读书人,也可以勉强称之为儒生!
  这些当地儒生本身就是士绅地主,他们在成为团练将领后,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招募士兵!
  每一个大地主小地主士绅都有自己的佃户,团练可不单单看威望,还看你能招揽到多少士兵!
  这些士兵可不是朝廷拨款,而是招募那个团练将领供养!
  充当将领的儒生跟上面的老大有着同学、师生、亲友,然后这些将领又各自通过关系招募到士兵,由于士兵的招募和粮饷完全自筹,这些儒生将领的兵,基本上跟私兵没啥区别,再加上都是通过自己人脉召集起来的,可以说天然就有着亲切感,个个都是堪比家丁的存在!
  团练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426章
曾光头
  湖南长沙首府乡下某地,一群穿着得体,后面拖着一条大辫子的儒生士绅,在家丁护院的护卫下,押运着一个个沉重的箱子来到这片荒无人烟的地界。
  这群乡绅中,隐隐以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孔武有力的大光头为首,在满清帝国不留辫子敢留光头的人,不是和尚就是关系门路很硬的,可以假借和尚之名将自己剃光!
  相对于男子留长发来说,将脑袋剃光这点,满清朝廷的法令还是比较宽裕的,毕竟和尚这类人群基本上都是一个个大光头,满清朝廷又不是要跟佛祖过不去,自然不会对光头这方面太过严格。
  这就给那些有权有势,但却不想留长辫子的土豪们一个有利的途径,这些身份地位很一般,但在本地上属于地头蛇,黑白俩道通吃的乡绅,就会伙同官府,给自己伪造一个和尚的身份,然后光明正大的顶个大光头横行。
  自然而然的,能顶着大光头四处转悠的,也在侧面昭示着这个人在当地的权势人脉有多么硬朗!
  在以光头为首的乡绅群对面的人,则显得很单薄,除了抬箱子的苦力外,只有俩个包着头巾的印度阿三奴仆和一个穿着绅士服饰,带着宽檐三角梅的大胡子白人。
  “约翰先生别来无恙啊,这一次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为首的光头乡绅笑着对这位白人男子问道,眼睛不时飘向那十数个大箱子,显然,对里面的东西十分期待。
  “啊哈,我中国的朋友,这一次我带来的可是大英帝国最新列装的好东西——一个人就能使用的手榴弹!”
  “手榴弹?”大光头和身后的乡绅不禁流露出疑惑的神情,显然没听过这个名词。
  被叫做约翰的英国白人男子,来到一个箱子前,让搬运的苦力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早期的木柄手榴弹,样式与汉军使用的完全不同,加长的木柄更适合人力用手投掷,但却无法用掷弹筒发射!
  实际上,这种木柄手榴弹在大汉帝国的科研院所早已经研发出来,只不过赵杜天为了追求手榴弹与掷弹筒的标准一体化,没有对其进行量产。
  木柄手榴弹的远离远比掷弹筒发射的手榴弹简单的多,在美洲大战中感受过手榴弹威力的英国人,加大力度重视研发的话,很容易就能仿造出实用的手榴弹,甚至为了让士兵方便投掷,还加了个长长的木柄!
  大汉帝国在满清帝国国土上的战争,英国人自然早已知晓,他们对赵杜天不管不顾欧洲战场,擅自开启满清副本的行为极大不满,只是英国人的精力被那个法兰西共和国牵制住,还需要维系与大汉帝国之间的盟约与和平,所以只能用暗地里的军火支持来阻碍大汉帝国的步伐!
  给竞争对手造成阻碍和困难,是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素养,英国人为了给满清帝国输血,也算是拼了命了!
  然而,还没等英国人将第一批军火运往中华大地,绿营和八旗军在汉军面前土崩瓦解,被揍成狗的消息就传到了英国人耳朵里!
  满清帝国的军队败的如此华丽,如此快速,如此彻底,固然有武器上代差的问题,但绿营大量倒戈的事实,不得不让英国人重视!
  英国人觉得清军太过腐朽,且满清帝国的政治制度不利于团结清国正规军,使得战场上出现成建制绿营倒戈现象!
  理所当然的,英国人想扶植的是能战斗到底的汉军敌人,而不是一群三心二意的墙头草!
  英国人在得知乾隆皇帝投在了沙俄怀抱中后,无奈之下,只好本着能送出去多少武器是多少的心态,跟满清帝国的地方团练搭上了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绿营已经被证明是一滩屎,八旗军倒是有战斗的勇气,不过已经开始被乾隆皇帝整编,有沙俄的武器支持,也用不着英国人去锦上添花了……
  自然而然的,在满清帝国遍地糜烂的军队体系里,好像只有新兴的团练武装还算靠谱!
  实际上,在势力扩充到马六甲海峡后,英国人一直在研究东方这个盛产香料,丝绸,茶叶的富饶国度,英国人对中华文化虽说是一知半解,但对于满清帝国的统治结构还是大体了解的,这也是英国人可以搜集的情报,毕竟这么富饶且落后的国家,不收集一些情报怎么对得起侵略成性的大英帝国?
  于是乎,英国人自然也对汉人乡绅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些,特别是地方汉人师生,亲友,同窗之间坚固的利益链条,让英国人印象极为深刻!
  满清帝国的官场向来讲究师生和同窗关系,只要肯下点力气研究一下满清的政府结构,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毕竟,这是满清帝国官员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举荐什么的,都以自己的弟子,同窗和好友为先!
  而且,满清帝国官场上的贪官,在外地当值时虽说十恶不赦,刮地三尺,但对自己家乡子弟却非常宽容,只要有钱了,在家乡里修桥盖房子,建设私塾等等不求回报的善事,比比皆是!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历史上臭大街的满清贪官,在他的家乡里甚至还供有生祠!
  家家户户都有这个大贪官的画像供奉,哪怕朝廷已经将这个贪官拿下砍了脑袋,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对这个所谓贪官打心眼里感激!
  这就是中国人的乡情,英国人不懂这些,但他们却能看到结果,也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
  这个湖南士绅头领,也就是相当于松散团练盟主一样地位的大光头,是曾家的现任族长,人称外号曾光头,这个外号可不是贬义,不是和尚还能在满清地界将光头的名号喊得这么响,本身就意味着他的能耐有多强!
  因此,曾光头干脆也不用别人叫他本名,喜滋滋的将自己真的当成了曾光头,只有最亲密的内人才会叫他本名,外人和下人看到曾光头,都会用上这个‘敬称’……
第427章
神秘技术的来源
  约翰拉开火绳,木柄手榴弹顿时嗤嗤冒起火花来,他一边讲解着,一边讲手里的手榴弹投掷出去。
  轰~~~
  木柄手榴弹里装填的虽然是颗粒黑火药,但威力还是很客观的,至少,木柄手榴弹落点周围的人是万万活不了了!
  当然,木柄手榴弹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易造,成本低廉!
  单兵携带十分方便,一个成年大汉一人背个一筐这种手榴弹都不成问题!
  哪怕黑火药的威力较小,咱也可以用数量弥补啊!
  反正投掷只需要人力即可,团练最不缺的就是人!
  更何况,木柄手榴弹,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会使用,拉个线,扔出去就是了!
  比燧发枪还简单!
  “曾先生,这种一人就能投掷的炸药叫做手榴弹,炸开后,崩碎的弹片可以让周围的人受到极大伤害,十分好用,只要你们出得起价钱,我们连同制造方法可以一起交给你们,就如同褐贝斯燧发枪一样,如何?”
  约翰虽然身为英国人,但汉语说的却跟汉人没啥区别,一嘴怪腔怪调的北京官话不急不慢的说出来,咬字清晰,通俗易懂……
  知道汉军火器厉害的乡绅们,对任何实用的火器都异常渴望,且这些人数代人积累的财富,足够让千里迢迢来贩卖武器的英国商人不赔本了……
  不错,英国人卖给满清地方团练武器,不求赚钱,只求不赔本就好,反正他们卖的都是欧洲大战淘汰下来的燧发枪,英国人已经自主研发出了先进的单发后装线膛枪,并命名为马蒂尼——亨利步枪,也是使用击针装置,但改进了不少,比德莱塞步枪的故障率要低上一些,算是性能稍微优于德莱塞步枪!
  英国人刚刚研制出这款步枪的样品,正打算大量列装,自然也就不需要燧发枪这种落伍的武器,打包都卖给了满清地方团练!
  反正满清地方团练有的是人,也有的是钱,且英国人开出的价格基本上都是为了弥补运费,真心不算坑人!
  不过,英国人之所以能这么快研制出马蒂尼——亨利步枪,主要是来自于一位神秘人,马蒂尼——亨利提供的关键性技术!
  让英国政府感到诧异的是,马蒂尼——亨利并不是武器研究家,而是一位教堂神仆!
  还是非常虔诚的那种!
  英国政府虽说感到十分诧异,但马蒂尼——亨利拿出来的确实是正儿八经的先进技术,解决了困扰英国武器制造家多年的瓶颈,并且大汉帝国的武器优势一直威胁着大英帝国的世界帝国,英国政府也顾不了其他,直接拿来使用,制造出了马蒂尼——亨利步枪!
  并且样品的性能优于在美洲大战中大放异彩的德莱塞步枪,被英国政府立刻下了大量订单!
  英国人在赵杜天不知道的情况下,开始偷偷地一边维持着欧陆的战争,一边开始制造大量先进的马蒂尼——亨利步枪!
  除了这个之外,那个神秘的教堂神仆,哦,对了,现在已经被英国政府强制性的收入英国的武器研发中心……
  这个马蒂尼——亨利不光提供了先进的步枪关键性技术,还提供了黄色炸药的实用性配方!
  也就是说,英国政府在他的帮助下,已经生产出来了黄色火药!
  约翰提供给满清团练的木柄手榴弹,技术上确实是英国人最先进的,但装填火药却是落后的黑火药!
  这也是英国人留一手的习惯,外售的东西永远比自家的差上一截,不过对于满清团练来说,无论是精度很高的褐贝斯燧发枪还是木柄手榴弹,都足够让他们喜笑颜开了!
  曾光头看到约翰拿来这么好的东西后,大手一挥,直接让人将装满了金条和珠宝的箱子全都开启,亮晃晃的颜色闪瞎了约翰的双眼,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曾光头出手如此大方!
  “约翰先生,无论是褐贝斯燧发枪还是木柄手榴弹的现货和技术,我们湘军都包圆了!”
  “湘军?”约翰先是一愣,随后反映了过来,也明白了这位曾光头为何这一次能拿出来如此之多的财物,看来之前交易给他的武器,已经让他拉拢到更多的乡绅团练!
  “不错,不瞒约翰先生,由于前来侵略的汉军太过强大,我们湘湖之地的仁人志士已经联合起来,将各地的团练聚集起来,一起训练火器的使用,凝聚实力,应对汉军接下来的进攻!
  我们老祖宗的土地,可不能让那些海外的弃民夺了去!
  而我们湘湖子弟组建的团练武装就称为湘军,报备的琐事我已经上交给官府,一切都获得了首肯,只要等到湘军练成之日,就是驱走海外弃民之时!”
  “那我先提前预祝曾先生建功立业了。”
  “哪里哪里,只是,湘军现在虽然单人火器充足,但火炮却只有自制的土炮和难以移动的红衣大炮,约翰先生能提供一些先进的火炮么?”
  “这个我可办不到,火炮本就稀少,且运输困难,再有钱也买不到的,除非……”约翰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下,似乎不想说下去的意思。
  “除非什么?约翰先生但说无妨,只要湘军能做得到的,保证满足约翰先生!”
  “除非湘军和朝廷能重新打通广东省的入海口,抢占一处大型港湾,这样我们英国人的商船就可以通过海洋给你们运输火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