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帝国时代(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64

  随着西班牙步兵齐步走接近,这门野战炮的命中率终于回归到了赵杜天能接受的地步……
  做为己方第一次面对正式的排队枪毙战场,赵杜天当仁不让的站在了第一线军官的位置,准备对排成一排横队的大汉步兵下令!
  那门野战炮的威力还是不错的,几乎只要命中了,就能将一个小横队方阵给打出一个缺口来!
  而且这个横队基本上被命中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才能重新踏出正步,炮弹和子弹可是俩种事物,被炮弹命中可不单单只是跨过尸体了事,那是整整一列人的阵亡!
  在西班牙步兵进入燧发枪射程时,赵杜天迅速下令道:“举枪!”
  黑色军装的士兵,在传达口令时,双手熟练的将燧发枪举过头顶!
  赵杜天看到西班牙步兵还没停下齐步走,继续大喊道:“瞄准!”
  第一排的士兵迅速将燧发枪平举,手指放在了扳机上,等待命令或者是己方的枪声!
  显然,士兵不多的赵杜天,并没有使用英国人贴脸3列齐射的打算!
第49章
震撼的排队枪毙
  西班牙步兵横队,随着距离的接近,单独的一个个小横队方阵在军官的指引下,逐渐贴近,整个战场横面彻底被展开横队的西班牙步兵填满!
  黑色军装的大汉步兵,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坚毅,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不少士兵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水,手里不自觉握紧了燧发枪,对面那齐步走压过来的人群,对己方士兵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当然,齐步走的西班牙步兵,看着对面齐整的敌人,心理同样也会蒙上一层压力!
  在大概50步距离时,西班牙步兵终于在军官的命令下停止前进,并且在军官的指令下举枪瞄准!
  而赵杜天等的就是这一时刻,在西班牙步兵停下脚步的一刹那,他长剑向前斜指,大喊道:“开火!”
  砰砰砰……
  第一排火枪手前面一阵白烟飘过,刚停下的西班牙步兵横队中,数十人身子微微一颤,跪倒在地面上。
  “第二排上前一步,预备!”
  跟没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普遍认为的三段式射击不同,战场上除了极个别的精锐士兵外,军官根本不敢下达后退一步这样的命令!
  战场上士兵的精神都紧绷着一根弦,一旦有人后退,很容易将士兵内心的恐惧彻底激发出来,特别是在对面正准备对自己进行排队枪毙的时候!
  因此,战场上大多数军队的做法只能是,前进,前进,再前进!
  前进到对面崩溃,或者是自己崩溃!
  战争一旦开启,就是一往无前的趋势,上了战场的士兵,没有取胜之前,是退不得的!
  所以说,赵杜天的士兵是第一排原地装弹,第二排走上俩步,越过第一排士兵,列队,举枪,瞄准!
  在做好这一切动作后,军官才会下令进行第二轮齐射,而不是和平年代人们脑海里幻想的那种,士兵犹如机器人一般,一排打完后退二排上,然后链接顺畅的啪啪啪自己就齐射起来……
  那种士兵是所有君王最喜欢的,但也是最不可能得到的……
  当然,西班牙人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士兵第二排列队以后齐射,没等大汉士兵第二排开枪,西班牙人的齐射如约而至!
  装弹的,列队的,瞄准的,无论是干什么的,是否能活下来,只取决于那飘渺虚无的运气!
  第二排倒下士兵留出来的缺口,后面的士兵自然而然的补充了上来,虽然那些补充的士兵心理非常不情愿,但军队纪律就是这么要求的,在没有崩溃前,队列整体的完整运转就是士兵的勇气体现!
  所以说,排队枪毙年代战斗方式很激情,士兵阵亡率显著提升,但战死的士兵比例,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因为士兵心理承受能力是有极限的!
  打了败仗的士兵往往都是当了俘虏……
  除非胜利者不打算留俘虏!
  紧接着,第二排齐射打了出去,西班牙横队再次倒下复数以上的人群!
  这种场景旁人看上去很有趣,双方的士兵跟2货似的拿着火枪对射,你死一片我死一排的,连闪避都不知道……
  但真正站在战场上的士兵,心理的想法往往很简单,只有对死亡的恐惧与战场纪律的畏惧!
  可以说,战场上的火枪手,装填的速度能达到训练时的一半,就足以称之为精锐了!
  双方就这样,用着轮转的3段式射击,不断给对面放血,当一轮转过之后,双方队列中已经躺满了尸体和站不起来的伤员!
  这时候才是最考验士兵意志力的时候!
  欧洲战场上的排队枪毙,往往会在单方10轮齐射中结束,不是因为10轮齐射就能将对面士兵杀光,而是10轮齐射足以将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心理防线给击溃!
  理所当然的,能挺住10轮齐射的士兵,不是西班牙殖民政府所能有的,就算他们有这一类的精锐军团,也不会派过来跟一群印第安野蛮人消耗!
  5轮齐射,赵杜天心理数的清清楚楚,在第五轮齐射后,对面的西班牙士兵终于扛不住这种站着被打死的恐惧,原本齐整的横队开始溃散,个别的愣头青还在射击和装弹,胆小的和惜命的,已经开始撒丫子跑路了!
  西班牙军官已经控制不住崩溃了!
  而赵杜天也适时下达了刺刀冲锋的命令,装上刺刀发出怒吼冲锋的黑色人海,成为了压垮残留西班牙步兵的最后一根稻草!
  爱兰丝上校绝望的看着己方崩溃的阵线,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印第安部落里会出现上千只刺刀燧发枪,更想不明白,大汉部落是如何将他们的士兵,按照欧洲的步兵标准给训练出来的!
  难道说有白人军官叛变到了大汉部落替他们训练军队不成?
  排队枪毙战术看上去简单而死板,但要想将其训练成能面对面硬抗火枪齐射的正规军士兵,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的!
  显而易见的,对面的大汉部落士兵,比己方这些所谓的正规军士兵,还要坚忍,因为他们扛住了差不多的齐射,把西班牙步兵给打崩了!
  心气神已经崩溃的西班牙步兵,面对大汉部落的刺刀丛林,根本无力抵抗,哪怕有一些不甘心失败的军官和士兵勇敢的上前肉搏,在巨大的人数和士气碾压下,也只能化为了土地的肥料……
  这就是排队枪毙的战争啊,正面对决中,决定胜负往往只需要数十分钟的时间,几轮齐射之内,就能见分晓!
  当然,真正的大规模战役,双方都会留出预备队,即使前线被打崩了也可以组建第二道第三道乃至理论上可能的第100道防线……
  可惜,先是败了一场的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去设置新的防线来止住自身的崩溃,赵杜天可是拉出了全部人马,西班牙人自然不能只拉出少量的兵力去进攻!
  随着西班牙人的崩溃,科科帕人自然是有多远跑多远……
  科科帕人深知排枪的可怕,他们可不想上前尝试一下,在科科帕人眼里,能碾压自己的西班牙军队都被打败了,他们还有什么希望击败更强大的大汉部落呢?
第50章
排队枪毙很爽么?
  赵杜天目送着刺刀冲锋的士兵追杀着崩溃的西班牙步兵和跑路的科科帕人,他在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就下达了追杀到底的命令,执行这个命令自然只需要下面人去就可以了,他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这一场排队枪毙的实战,远比赵杜天前世在电影里看的场景来的惨烈和印象深刻!
  也让赵杜天对排队枪毙战术有了真正的认知!
  他有点理解当年英国龙虾兵为何能凭借无脑顶枪子走,和三列齐射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就连滑铁卢战役中的拿破仑步兵,都在英国龙虾兵的近距离三列齐射中吃了大亏!
  那些法国士兵可都是狂热的拿破仑脑残粉,可想而知,能将这些法国兵打得阵线动摇的英国3列齐射的威力有多大!
  而英国这种战术正是从线列战术中脱胎而出的精华!
  线列战术在人类近代史大行其道,打起来看上去很爽,主要有以下几点应用:
  1、密集队形便于指挥和保持组织,任何军队只要失去组织都将毫无战斗力,(大家中学应该都有升旗仪式吧,如果集合解散的时候不是一个班一个班的走,那种混乱可以想象,弄不好还成了踩踏事件)而密集队形无疑对整体士气的提升有极大帮助(你一个人不是怕吗?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人都有点从众心理),同时在通讯基本靠喊的时代,密集队形也给予指挥官实行各类战术的可能,例如横队向左转90度以左端为头,转为攻击纵队进行快速穿插。始终记住,有组织的军队才有战斗力。比如说法军由行进队列迅速展开为横队,随后再变为空心方阵。如果采用散兵队形,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这种变阵和战术的实施根本无从谈起。
  2、繁琐的滑膛枪的装填,首先要把枪直立起来,往枪管里倒火药,然后把铅弹塞进去,抽出通条插进枪管,把火药和铅弹捣实压紧,然后抽出通条,插回原位,举枪射击,如此反复。这个过程(主要是使用通条的部分)要求使用者保持站立,否则动作不仅极其别扭,还会使装填时间延长四到五倍,在这期间,敌军可以多进行四到五次射击,甚至直接发起冲锋。实战经验无数次表明,谁在正面接战中蹲下,谁就会败的更惨。一杆燧发枪1米多长,捅条也短不了多少,可见如此长的枪械蹲下装填是怎样一副别扭的景象。
  3、实际上线列战争并不是完全没有掩蔽,只不过我们看到的电影中描述的是野战和遭遇战。在实际的战争中,矮墙、战壕、栅栏和拒马刺等工事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其中以矮墙最为常用,它不影响士兵站在后面装填,却可以遮住从腰部以下的部位。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要塞工事,就非常有效,当然,因为太过有效,敌军通常不会傻乎乎的与你对射,而是远远的放炮或直接发起白刃冲锋。
  4、实际上当时的战争也不都是排队抢毙,在当时已经有独立行动的散兵小分队,称为猎兵或轻步兵,负责提供火力支援和进行游击战,这些猎兵通常被布置在阵前,允许自由的卧倒、移动、射击和寻找掩蔽,有些甚至还装备了线膛枪,可在远距离狙杀敌人,但是没有任何指挥官认为光靠他们就能赢得一场胜利,他们可以给敌军带来大量伤亡和困扰,但并不能胜任有目的的作战任务。此外,他们在遭遇骑兵时基本相当于被屠杀。
  5、反过来换句话说,密集的线列阵型在面对骑兵时也更加稳固,如果采用密集队形,任何胆敢正面冲击步兵阵线的骑兵下场只有死路一条,骑兵在同等的战场宽度下将面对通常是三倍于自己的、亮着刺刀、站成密集队形的步兵,因而瞬间在战斗力上陷于劣势,再也不能像中世纪那样为所欲为的正面平A蹂躏步兵。假若采用散兵阵型,在同等宽度下面对骑兵将不能形成如此的优势,其结果仍然是被正面平A蹂躏。
  还有一种妖孽的空心方阵,线列步兵可以迅速从横队收缩转换为这种空心方阵,可全方向射击无死角,因为没有前与后的概念,也不会被包抄或绕后,骑兵也因此失去了其最大优势,数个空心方阵互相间还能形成交叉火力。如果骑兵侥幸突破了空心方阵,他也只会冲进方阵的中间被全面包围。这是近代步兵对抗骑兵最有效的阵型。对抗数量远超自身且四面八方都是的冷兵器军队(如土著)时效果也相当拔群,当然,方阵也有致命缺陷:如果对方有远程火力或者大炮,死起来会有种别样的酸爽。《滑铁卢战役》中内伊的法军骑兵部队冲击英军桥段,落得惨败,拿破仑在剧中高声斥责:“没有步兵支援的骑兵能干什么?我连一分钟都不能离开阵地吗?你们脑子进了水?”而实际上如果运用得当,骑兵优势者将可以逼迫对方摆出难以发挥火力且毫无机动性的空心方阵,随后用步兵压上,乃至用炮兵轰击造成极大伤亡,并且降低我军步兵的损失,如果对方重新展开线列队形与我军步兵交战,骑兵部队则可绕至侧翼或后方拔刀冲锋。这种兵种间的紧密协同是拿破仑时代战争的精髓所在,远远称不上是毫无战术。
  线性战术的出现,自然离不开刺刀的发明,就算是这场将西班牙士兵打得崩溃的战斗,如果没有最后的刺刀冲锋,赵杜天也不可能取得全胜!
  没有刺刀冲锋,西班牙军官完全可以将撤下来的西班牙步兵重新编组,然后再踏着齐步走继续排队枪毙!
  在脱离了那种枪声震天的第一线后,训练有素的士兵往往会恢复冷静,而被军官重新组织起来!
  当然,如果是民兵那种组织的话,崩了就是崩了,重组还是不要妄想了……
第51章
战后总结
  距离歼灭击败西班牙入侵主力战役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那场战斗除了在最初的排队枪毙中阵亡了300多人,之后的追击战和之前的伏击战几乎没有多少伤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