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校对)第1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2/1567


到时候全天下的书院和师生,一定会拿江南系的书院做挡箭牌的。
说不定岳父也会为了负重,命自己把书院关掉的……
虽然他已经有预案了,但还是想想就头大。
正因为两年后要过鬼门关,才更得珍惜眼下的机会,至少让这批中式举人,能有个好名次。
于是赵昊下了血本,再次祭出了豪华的嘉宾阵容。除了常驻嘉宾和六部九卿外,张相公的改革干将,如王国光、李幼滋,王之诰、王篆,曾省吾等也悉数受邀登上了香山论坛。
十天的论坛,都由赵昊亲自主持。依旧是每天给出一个议题,并请嘉宾就此畅所欲言,他来掌控研讨的方向,以免偏题。
但这次比之前两次论坛,议题都要集中,完全聚焦在了改革上。
因为这次殿试的策论题,几乎路边摆龙门阵的大爷都能猜到,肯定是张相公的改革议题。
在大家都能猜到题目的时候,就要比谁对改革的认识更准确,更深刻了。以及最重要,谁能符合张相公的心意……
所以六部九卿负责深度,张党干将负责讲解张相公改革的心路历程,来丰富细节,提供方向。
显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赵昊很清楚,像偶像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逆行改革者,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认同。只要文章能让他感受到共鸣,你的名次绝对不会低!
~~
十天时间眨眼就结束,弟子们又按惯例上了名为《如何写出状元卷》专题课程。
三年前那次的主讲是申时行、范应期和于慎思三位状元。
但申状元身为本科座主了,不合适再来书院讲学了,不然另外三分之二的门生,就会怪老师偏心的。
好在赵昊手底下就是不缺状元,便让万历二年的状元焦竑顶上,依然是三位状元现身说法,教你如何成为状元,阵容丝毫不缩水!
三月十三日,应试弟子便拜别了师父和诸位老师、师兄,信心满满的下山应考去了。
两天后的殿试,策论题一发下来,果然不出所料,通篇的问题都是改革、改革还是改革。
而且一改上一科偏重考察知识的出题风格,张相公这次的问题全都很主观,摆明了就是要看个态度,好选出真心认同改革的同路人。
有备而来的举子们运笔如飞,一篇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应运而生。过午后便纷纷交卷出宫,直奔已经重新开业的八大胡同……
这次的读卷官,还是张居正和吕调阳为首。两位大学士都曾上疏请求回避读卷。但万历下旨说,读卷重典、卿为宰辅、秉公进贤、不必回避。
而且阅卷又不糊名,搞得两人很是不好意思。
就连张相公这样不畏人言的权相,也羞于将儿子放入前十名。最后给嗣修一个二十名,给了吕兴周一个三十名。
因为前十名的卷子,是要给皇帝过目的。还是取个二甲靠前些的名次的好,这样既得了实惠,又保住了面子。
谁知待万历皇帝御文华殿后,刚坐下就问,张老先生的公子排在第几?
张居正赶紧回禀说,第二十名。
“低了。”万历便情真意切道:“朕无以报先生,贵先生子孙以少报耳。所以朕点他做状元。”
张居正感动赶紧跪地谢恩,却又劝道:“犬子并非状元之才,能名列二甲就很好了。才不配位,必受其殃。还请陛下三思!”
“那好吧。”万历让一步,也只让了一步道:“那就点他做榜眼,这样就不显眼了吧?好了老先生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不会再改了!”
张居正只好再次谢恩。于是他的二公子嗣修,便成了万历五年的榜眼……
别看,张相公表面诚惶诚恐,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就像皇上说的那样,这都是不谷应得的!
第一百零八章
过日子的侯爷
三月十八,金榜传胪,殿试名次出来了。
最终的三鼎甲为状元沈懋学,榜眼张嗣修,探花曾朝节。
其中沈懋学是南直宣府人,玉峰书院出身。
曾朝节则跟张嗣修都是湖广人,此外二甲中也有二十五人是湖广籍,湖广老乡这次大大的露脸,却引起了不小的非议。
坊间都说,这是张相公在公然以权谋私,提高同乡的名次。
甚至连沈懋学的黑料都被挖出来。传说张相公因为自己两个儿子中了举人,便想给他俩刷高声望,这样最后考取高名次才不突兀。于是便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
张居正打听到此时风头最盛的才子举人,无过于汤显祖和沈懋学。便派人去笼络两人,说只要来跟我们公子做朋友,保你们高中一甲。而且日后就是张相公的人了,定然平步青云!
汤显祖一来正忙着彩排《牡丹亭》,二来一身的傲骨。对这种公然弄虚作假感觉十分恶心,当场就回绝说:“对不起,我不当失身女子!”
于是都没进京赶考,留在南京继续搞他的《牡丹亭》。
沈懋学却没顶住宰相之威,和三鼎甲的诱惑,于是进京与敬修、嗣修伴学,结果就中了状元。
众人便嘲笑他这个状元来路不正,是‘关节状元’。
而张嗣修则被挖苦为‘嗣奉榜眼’。
就连探花曾朝节都被讥讽为‘乡谊探花’。
弄得三鼎甲灰头土脸,接下来状元游街等一系列庆祝活动,都有些变了味。
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充耳不闻,希望时间来冲淡这些杂音。
不过后来馆选时,还是平衡了一下,只有十个湖广籍新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其余都归了科学门下。
说来也让张相公蛋疼,之前赵昊门下连续包揽三科三鼎甲都没引起非议。他这边为了避嫌还没敢要状元,只中了个榜眼探花,就被骂出翔来。
难道不谷就是招骂体质?
~~
张相公也只是这么一闪念,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不能让这点儿小风波牵扯他太多精力。
接下来的头等大事,是给万历皇帝选皇后。
万历皇帝明年就十六岁了,到了帝王婚配的年纪。李太后很操心此事,正月里就下了懿旨,选京师及北直隶等地,年十四岁以上,十六岁以下,容仪端淑、礼教素娴,及父母身家无过的少女进宫选秀。
管的特别宽的太祖,为预防外戚乱政、危及皇权,特别在祖训中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
于是除了朱棣的徐皇后外,后来皇帝的后妃都是从低级官员、小户人家中遴选。如果是清贫之家的子女,那就再好不过了,据说这样可以辅佐皇帝培养节俭勤政的美德。
大明也确实没出现过外戚专权,但老朱显然不知道,什么叫一个好女人旺三代……
张居正对此虽然颇有微词,但二百年的祖训,谁也挑战不得。
于是他命礼部初选了四百五十余名符合要求的少女,集中送入紫禁城,请两宫太后过目。
经过严格的相貌生辰言行家庭身世等对比之后,最终选择了正九品工部文思院副使王伟的女儿王喜姐为皇后。
按照国朝选秀一后二妃的惯例,又选了另外两名小户人家的女儿为侧妃。
~~
按说这是国朝大喜,张相公素来将万历皇帝视若己出,更是由衷的感到高兴。可他也发愁啊,因为花钱如流水呀……
李娘娘虽然信了佛,但十分讲究铺张排场,颇有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三月,她小儿子潞王加冠礼,就花了整整一百万两银子。
真正花在实处的钱,也就是三五十万两。其余的都落进了武清侯父子的囊中。
现在皇帝的婚礼更是马虎不得,武清侯也在摩拳擦掌,等着狠捞一笔。张相公算来算去,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一套流程走下来,怕是两百万两都打不住。
这还没算明年大婚的费用……
其实正经也花不了那么多钱,但得把侯爷父子贪污的那份儿预留出来啊。
张相公眼里揉不得沙子,可唯独这爷们他非但奈何不了,还得经常为他们擦屁股。
因为武清侯是李太后的亲爹啊。
武清侯就是原先从长公主手里抢走皇店,又经营的一团糟的武清伯李伟。到了万历朝,李贵妃变成李太后,武清伯也晋级成了武清侯。
李伟父子这些年可是捞足了银子,仗着李太后护短,该捞不该捞的没他们不敢捞的。他们家现在非但把持着皇店皇庄,还垄断了所有进出辽东的货物。
这父子还不知足,又跟老西儿搅合在一起,和他们揽下了给九边将士制作冬装的大买卖。结果把兵部拨付的银子贪污了八成,用枯草充当棉花絮进棉袄里。
结果去年冬天,冬装配发下去,仅蓟镇一夜之间就冻死了几十名士兵。蓟镇总兵戚继光勃然大怒,连夜进京找张相公告状。
张居正自然也怒不可遏,他花了多大力气整顿边防,好容易有了起色,居然有人敢顶风作案,干出这种烂事儿来冻死这么多将士,更寒了将士的心!
他马上下令彻查,不管多高的官阶,不管是什么背景,一经查实都定斩不饶!
结果一查,我操,是李伟这个大傻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2/15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