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校对)第1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5/1567


“万万不可!”颜山农忙不假思索道:“大明王气昌盛,天子尚未失德,赵公这样的圣人,怎么做乱臣贼子呢?”
“就算天子失德,也不能有取代之念!”何心隐也神情严肃道:“不然公之创举,还有何正义可言?”
“纣可伐,天下不可取吗?”赵昊淡淡一笑道。
“然也。”颜山农颔首道:“天地于易,易天而不革天,易地而不革地,至善也!”
“然子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赵士祯不忿道。
“子也曰过:‘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是皆孔子言也,何事异而称同邪?”但长于发明的大侄子,论起口舌之功显然不是何心隐的对手。
“汤武有救世之仁,夷齐有君臣之义,既皆善,故并美也!”赵士祯争辩道。
“二者必何如而能全美?”何心隐笑道:“即王心斋之‘纣可伐,天下不可取。’也!彼时尚有微子在,迎而立之,退居于丰,确守臣职,则救世之仁、君臣之义两得之矣。且使武庚不至于畔,夷齐不至于死,此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这……”赵士祯憋了半天,憋出四个字道:“书生之见!”
“好了。”赵昊呵斥一声,大侄子只好乖乖闭嘴。
那边颜山农也栓好自己的弟子,对赵昊歉意的笑笑道:“赵公既然熟知《王心斋语录》,不知读过吾师的一篇散文《鳝鳅赋》乎?”
“惭愧,未曾拜读。”赵昊摇摇头:“请山农先生赐教。”
“将吾师杂著取一本来。”颜山农便吩咐徒孙。胡时中应一声,快步进屋。
两名护卫一前一后,紧随其后。
少顷,胡时中捧出一本线装书,颜山农接过来,双手奉给赵昊。
赵昊拿在手中一看,见是一本《王艮杂录》,笑道:“好,我回去仔细拜读。”
说着他便站起身,对何心隐师徒笑道:“天不早了,不能做赖着不走的恶客,告辞了。”
“哪里哪里,赵公是天大的贵客,蓬荜生辉啊。”胡时中忙扶着颜山农起身。何心隐也跟着起来,淡淡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你不要不识好歹。”
“哪里哪里,今日绝对不虚此行,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啊!”赵昊一脸郑重的抱了抱拳道:“多谢,珍重!”
“呃……”师徒闻言一愣,总觉着哪里不太对劲。
待将赵昊送到门口,何心隐才回过神来道:“赵贤弟,那我等回去讲学的事情……”
“我早就说过,来去自由。”赵昊笑着挥了挥手中那本《王艮杂录》,便抬腿上了漆黑的四轮马车。
目送着车队驶出宁波里,何心隐师徒三人方转回小院中。
胡时中扶着颜山农坐在竹躺椅上,给疲惫的师祖捏腿。
何心隐倒是神完气足,背手默立一旁好一会儿,方郁闷道:“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不是废话吗?”
“你还在纠结那句话呐?”颜钧喝一口茶,苦笑一声道:“别瞎品了,没有营养的。”
“我就是憋气,我们师徒齐上阵,居然就换来这么一句……”何心隐郁闷的从架子上摘了根黄瓜,在袖子上胡乱擦拭起来。
他和颜山农看到了赵昊同情百姓,保护泰州学派的方面。迫切希望能通过强力游说,来激发赵昊的危机感,挑拨他与士绅阶层的关系,从而影响赵昊的决策。只要他心里多向他们偏一点,泰州学派就赚大发了。
结果赵昊差点动了杀机,要把他们灭掉……
想想真让人懊恼。何心隐把黄瓜往嘴里一杵,喀嚓咬一口,然后皱眉吐掉。
“呸,他妈的,丝瓜!”
“这很正常,如今的赵昊,已经是有其实、无其名的天下第一人了。”颜钧在背后对赵昊的评价,比当面时
可高多了。
“不错,眼下满朝三分之一的官员是他岳父的亲信,二分之一的官员是他的学生。张居正尚且敢自称摄政,他又如何摄不得?京城里的万历皇帝,已经有其名、无其实了。”何心隐居然也认同的点点头,仿佛方才那些耸人听闻的危言,不是出自他之口一般。果然金牌讲师的嘴里,一句实话都没有。
“那你就该明白,那句天威莫测,同样也适用在他身上。”颜山农淡淡道:“通过一次游说,改变不了什么的。对我们来说,比起他说过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今天来过了。”
“嗯。”何心隐明白了师父的意思道:“他这样的大人物,所有行程都是安排好的。来我们这儿八成是因为他岳父真要不行了。张居正一嗝屁,他父亲就要接任首辅,他知道张相公一去,我们就会回去,他要评估一下,看看该不该放我们回去。”
“他说来去自由。”胡时中小声道。
“对,记住这一句就行了。”颜山农淡淡道:“回去后放手去干,在这片天笼罩的地方,没人敢把咱们怎么样。”
“嗯。等我这边讲学结束,就立即回江南去。”何心隐点点头,依然惋惜道:“可惜,可惜……”
能见到赵昊,跟他深谈一下午的机会,怕是不会再有了。
“师祖。”胡时中忍不住轻声问道:“那赵昊日后会不会山河再赵?”
“不会的。”颜山农断然摇头道:“唯独此事,我十分笃定。如果一个人有家天下之心,是断然不会放弃驭民五术,反过来大开民智的!”
“也许他只是想用水来覆舟呢。”胡时中道。
“要覆舟的话,单靠大地主、大官僚的支持就够了,他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人的支持。”颜钧露出踯躅之色,压低声音道:
“当年武宗皇帝南巡而归时,不就覆舟落水了吗?”
“啊?”胡时中嘴巴张得大大的,他自然听说过是文官集团动手脚害死正德皇帝的,但总觉得太过蹊跷,难以置信。
但师祖可是那个年代的人,而且当时师祖的老师心斋先生王艮,正在阳明公门下侍奉……连他也这样说的话,那件事很可能真的另有隐情!
再联想到继任的嘉靖皇帝,险些在睡梦中让宫女勒死。吓得后半生再也不敢回乾清宫。后来隆庆皇帝虽然住在乾清宫,却安了二十七张龙床,不让人知道自己睡在那里……
而且隆庆皇帝垂拱而治,将权柄尽数交与文官,也难说有没有避祸的心思。
毕竟谁也不敢说,大明朝还会不会再出一个覆舟溺水的皇帝……
第二十二章
一旦春来不自由,遍行天下壮皇州。
“那他干嘛还要自讨苦吃?”胡时中不解问道。
“因为他不想只靠文官集团赢。”颜山农一语道破天机道:“他是有些理想色彩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和你师父,正是想利用这一点,尽量帮穷人多争取一些。”
“他至少没拦着我们,这么说来,今天其实收获还是蛮大的。”何心隐也终于有了笑模样道:“求乎上而得其中,可以了。”
“本来就是。”颜山农拢着胡须,在竹椅上躺平道:“慢慢来吧,别老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嗯。”何心隐点点头道:“确实急不得。”
见师父和师祖已经聊完了,依然满脑子问号的胡时中道:“他不想当皇帝,想干什么?”
“那谁知道呢?周公不想当皇帝,曹孟德也不想当皇帝,可结果呢……”颜山农闭上眼,摇摇头道:“将来尘埃落定了,家祭无忘告乃翁。”
“呃……”胡时中咽口唾沫,又问道:“那天下很快会大乱吗?”
“所以总是跟你说,虽然我们反读经,却更要多读经,不然怎么跟人家对线?”何心隐责怪弟子一眼,方沉声道:“你想想那句‘纣可伐’的出处,就知道他此时的心态了。”
“孟津观兵吗?”胡时中怎么说也是举人出身,只是这些年流寓海外,不再碰经史子集而已。师父一提醒,自然就明白了。
所谓‘孟津观兵’,是说西周经过文王励精图治,实力已经强过殷商。武王继位之后,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纣王的反应,在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竟然一下子聚集了八百诸侯前来会盟。
诸侯都说:‘纣可伐矣!’但武王发现几个大的诸侯国没有前来,便拒绝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可以。”
于是毅然收兵回师,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赵公会想到孟津观兵,而不是武王伐纣,就说明他现在的心态,更贴近前者,也认为时机还未成熟……”胡时中恍然大悟。
“当然没成熟了,人家朱翊钧还他么没亲政呢。”何心隐失笑道:“这时候伐的哪门子纣?被天下人咒还差不多!”
“而且武王伐纣成功,实际上主要是靠谋略,而非以武力取胜。”这时,颜山农闭着双眼,好似梦呓道:
“太公望为他制定的战略叫‘翦商’,观兵之后,武王先收买了纣王重臣微子启,胶鬲等,促其归降。又用计教纣王杀死比干,囚禁箕。随后殷商人心尽丧,微子出走,太师庇和少师疆奔周,朝中再无可用之人。”
“纣王却毫无所觉,依然执意派大军东讨夷人,主力尽出、殷都空虚。这才给了武王趁虚而入的机会。”
“不错,实际上武王伐纣,并未与殷商的正规军主力正面交手。纣王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武王大军。结果奴隶‘前徒倒戈’,调头帮周军攻打商军。牧野一战,商军尽墨,周军一句贡献了朝歌。纣王逃到鹿台自焚而死,武王克商,一举成功!”
“这样啊……”胡时中这下彻底透彻了,拊掌道:“像,真他妈的像!”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何心隐拍了拍弟子脑袋道:“奈何人家不肯再聊下去,说给你听屁用没有。”
“是啊,赵公要听到这不亚于朱升九言策的翦朱三策,定要把师祖当成姜子牙了。”胡时中惋惜道。
“唉……”颜山农长长一叹,转身背对着他打起了呼噜。
~~
返回码头的马车上,赵昊靠着软垫,看着颜山农赠给自己的那本《王艮杂录》,良久失笑道:“好家伙,真不愧是心理大师。要是当场读了这个故事,说不定我就被说服了。”
“那么厉害吗?”赵士祯有些不以为然的接过来,他对泰州学派这几个人的印象并不好,觉得他们总是在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只见那个《鳝鳅赋》是个寓言故事。说是有个道人在市场闲逛,看到一个养黄鳝的水缸。缸里头的鳝鱼太多、空间太小,鳝鱼覆压缠绕,都奄奄一息好像要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5/15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