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校对)第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1567


“是,婢子再也不敢了。”马湘兰心说,凑不成春秋五霸,三国演义也不错。
“哎,老张也真是的,我又不会吃了他女儿。”赵公子无奈的叹了口气,不禁暗暗发愁,偶像这一关,我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
从大纱帽胡同出来,赵昊又到了十王府街,跟长公主和李明月道别。
知道他要去办正事,小县主倒没缠着要一起,只是嘱咐他路上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早去早回。
赵昊自然满口答应,又在留月轩留宿了一宿……别误会,小县主的绣楼早就修好搬回去了。
不过当晚,两人一起说话说到下半夜,迷迷糊糊就在一张床上睡着了。
别误会,和衣而睡的。
结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赵昊就在长公主丈母娘般的眼神,小爵爷要杀人的目光中,逃也是的离开了长公主府。
傍晌,他便和赵立本踏上了南下的行程。
从北京到新郑,最便捷的路线是走大运河一直到济宁,然后改走陆路,向西南行六百里。全程大概要半个多月。
但赵昊和漕运集团已经势成水火,哪还敢走大运河?虽然隆庆皇帝特意派了一队锦衣卫随行保护,对方不敢公然搞刺杀。
可只要煽动几千漕丁把他们的船队一围,赵昊多少护卫都抓瞎,只能任人家揉捏了。
以赵家祖孙狗怂的性子,自然不会头铁去冒险,便老老实实改走旱道。
一行数百人骑马坐车、浩浩荡荡从右安门出了北京城。行出二十里,邵大侠果然如约带着一队人马,在官道旁等候了。
两队人汇做一队,声势愈加浩大。
见这群人鲜衣怒马、刀枪齐备,打头还有人擎一面黄旗开道,沿途的商旅百姓无不闪到道旁避让,待他们走远了,才敢好奇的议论,这队皇差是要去干什么的?
大部分都猜是给皇帝搜罗美女的。听说上月北京城选了三百秀女,莫非好色的隆庆皇帝还嫌不够,又要去京外搜罗?
托言官们的福,隆庆皇帝的寡人之疾已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了……
~~
从京师南下郑州一马平川,官道的状况也不差。非但比较平整,还有数条完整的轨道,可供南来北往的马车并行。
赵昊一行乘坐的四轮马车,都安装了杜仲胶的实心胎,还有完整的减震系统,行驶在车辙轧出的轨道上十分的平稳。
而且虽然已经是五月,但许是受小冰河的影响,只要错开中午头,天气就不算太炎热。
不过为了老爷子的健康考虑,赵昊每日只准上下午各行四十里,距离一到就休息。
北直河南一地,本就人烟稠密。官道上,官方的驿馆、民间的客栈酒肆层出不穷。打前站的护卫,可以很从容的为公子祖孙,提前安排好住宿伙食,至少让他们每餐都能吃到热汤热饭,晚上可以安稳睡在床上。
一路上大把银子撒出去,自然丝毫不觉旅途劳顿,反而让赵立本生产出游的感觉。每到一处名胜古迹,必要停下来和叶氏游览一番,有时甚至不惜绕路也要去参观。
赵昊虽然心中焦急,但也不好催促,毕竟是他非拉着老爷子去登门道歉的。还不能允许老爷子自我减压?
邵大侠实在不耐烦,便跟赵昊商量,自己先行一步,去打个前站,跟高拱好生说道说道。这样他爷俩到了高家庄,心里也有底。也让高拱有个心理准备。
赵昊自然无不应允,邵大侠便带着女婿疾驰而去,留他陪着老爷子慢慢赶路。
然后他也耐下性子,把这当成一次难得的考察机会,仔细观察起沿途的民情来。
这里跟江南和京城,完全是两个世界。
尤其是藩王封地中的百姓,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枯瘦如柴,跟乞丐都差不多。
最刺痛他的,是他们眼里没有光,只有无尽的麻木。那是被残酷的生活折磨所致,那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的状态……
这让他觉得吴中百姓眼里的狡黠不忿,都是那样的宝贵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徐州
这边祖孙俩还在路上,那厢间,江南银行却出事儿了……
~~
大运河畔徐州城,位于大明南北咽喉之处,既是‘北国锁钥’、又是‘南国门户’,自古就乃兵家必争之地。
这座千年古城据说是黄帝最早的都城,历来就是华夏大地上重要的城市之一。到了本朝,大运河又流经这个数省通衢之地,故而户部在此也设立粮仓,并专设户部分司管理。这又为徐州带来了一波繁荣。
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每日停在南门外运河码头的大小船舶成百上千。南北商旅货物过境,并在此向内地转运,自然带来了繁华的商业。
南门大街上的楼台之密、市肆之盛,货物之丰、船舶之众,虽比不上淮安和扬州,却也是江北有数的繁华之地了。
所以各家钱庄都纷纷在此设立分号,整条南门大街上,大大小小的钱庄当铺足有二十几家之多。
其中既有昔日的龙头老大徽州‘万源号’,也有运河上无敌的‘恒通记’,还有老字号的山西‘鑫隆’,以及背靠皇家的‘天惠当’。
不过如今整条街上最靓的崽,却不是这老牌四大天王,而是小太阳般的超新星——江南银行!
这家由原先不太起眼的伍记钱庄,摇身一变而来的江南银行,自从去岁挂牌开业以来,接连推出三大让利举措——
一、在他们家存款免费!
二、定期存款付利息,存期越长、利息越高!
三、异地汇兑只收取千分之五的手续费,仅是业内行规的十分之一!
这三板斧一出,根本不用费劲宣传,来存款开户的商人们,就把江南银行徐州分行的门槛踏破了。
虽然江南银行从不公布存款总数,但同行们却有苦自知,他们已经被彻底击垮了……
因为短短半年时间,除了恒通记和万源号之外,各家钱庄的存款总数都锐减了三分之二。视为生命的汇兑业务也同样萎缩到了只剩三分之一的样子。
要是年底还没改观,好些钱庄当铺,就得关门歇业了。
~~
甚至就算没有官府的强制推行,没有一条鞭法的加持,江南银行发行的白银券,也于短短半年内,在徐州城流通开了。
这玩意儿实在好使了!非但像会票一样方便携带,而且还支持小额交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交易双方无需到钱庄过户,直接在码头、商店中点钞,便可钱货两讫了。
收到白银券的一方,可以随时到南门大街的江南银行分号,兑换成真正的白银,一文钱都不少!
起先,商人们还坚持定期到银行去把白银券兑成白银。
但白银券实在太方便了。而且虽然将白银券兑成白银不要钱,可是把白银兑成白银券,是要收半成火耗的。所以在惰性和成本的双重驱动下,选择将白银券留在手中的商人越来越多。
这大大减轻了百姓们对白银券的顾虑……如今,徐州市面上,非但大额的买卖,就连日常的消费,也大量出现使用白银券的迹象了。
小老百姓本就只能接触到小额白银券,见东家掌柜的们,收到大票子都不去兑银子,自然就更懒得去换了。
结果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券越来越多,又促使更多的人开始使用白银券。实现了赵公子期待中的‘良性循环,螺旋上升’!
别家钱庄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是吃了一辈子钱庄饭的人,谁不知道如果江南集团的白银券,成为了公认货币后,对整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那就是他们只能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换人家印的纸了!
不换还不行,不换就只能等死……
这种恶果已经在他们江南的分号中蔓延了。幸好没有江北官府背书,白银券在徐州的信誉还差点事儿。但要不果断采取行动的话,江南那些分号的悲剧,在这边上演,也是早晚的事儿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跟进,发行自己的不记名银票,这也是一条生路。
但他们不是不想跟进,可这玩意儿,是说跟就能跟得上的吗?
他们都清楚,这种不记名的银票方便是方便了,可要是防伪做不好,谁发谁完蛋!
钱庄传统的会票,虽然也有基本的防伪,但效果了了。大明的印刷行业又十分兴旺,单靠传统的防伪印刷,分分钟给你印出比真钞还真的假钞来。
因此他们能信赖的,还是靠客户留在钱庄的印鉴,双方约定的密押暗语等手段,来防止伪造。
可那就是记名汇票啊,完全无法用在不记名银票上。
只有像江南银行一样,从纸张到印刷方法,到使用的油墨都完全与众不同。印出来的白银券与大明所有印刷物区别十分明显,才有资格发行不记名银票啊……
总之,不掌握科学的印刷技术,是搞不掂不记名银票的!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通过收买江南银行的伙计,刺探一下白银券是怎么印出来的。
可花了重金也只刺探到,原来江南银行也不会印。
所有的白银券,都是江南集团在西山岛上,秘密印制出来的……
那岛上戒备森严,外人不得上岛、所有印钞工匠都不得离岛。
这种程度的保密措施,是能代表这年代,世界最高间谍水平的厂卫特务,都无法刺探的。更别说他们这些开钱庄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15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