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555


阎象也知道此事不可能太顺利,这是吕布如今手中掌握的资本之一,怎可轻易给人?
当下拜谢吕布过后,躬身告退。
“主公,臣以为,三公之位倒是可以许给袁术一尊。”阎象走后,李儒看着吕布笑道:“如今二袁南北相争之局已成,然经此一战,袁绍、袁术对朝廷对主公都会有所忌惮,此时以此结好袁术,日后或许会有用处。”
现在天下诸侯虽多,但基本上就如春秋时期一般,北方以袁绍为霸主,而南方诸侯却依附在袁术身边,但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手握朝廷大义,实力强劲的吕布,三方相持对峙,而此时朝廷虽得南阳之地,但势力确实远不及二袁,若能拉拢一方一起打击另一方也是好事。
吕布摸索着下巴没有说话,二袁之间,必有一战这个他是能够看清的,但就袁术这水平指望他能跟袁绍打个旗鼓相当吕布觉得很悬。
“给他也好!”最终,吕布还是点了点头,三公如今在朝中其实没有太多意义,而且长安经此一事,赵温、杨彪能否活着都得看吕布心情,但杀掉二人之后,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相应德高之人坐这三公之位,分出去也好。
就算袁术再不堪,牵制一下袁绍还是能够做到的,也让吕布多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自他拿下关中之后,半年时间几乎就没闲过,如今关中理顺了,南阳这边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年关过后不久就是春耕,在此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吕布的新法是否有效,明年是很重要的,所以吕布也不想再起大战。
接下来几日,对于南阳豪族来说,不啻于末日降临,袁术就这样放弃了南阳!
虽然还在交接之中,但吕布占据南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大量尚未进入吕布治下的士族、豪族想要离开,但吕布的一份诏书却又让很多人迟疑。
“朝廷要重新确定各家私产,如今天下大乱,耕田当重新划分,只要朝廷重新计量耕田时无人认领的或者提供不了有效证据的,那耕田将会被朝廷收回重新分配!”
这就是吕布以朝廷名义发下的诏书,也就是说这南阳耕田,只要是吕布清查时没主的,那都归朝廷,你留一两个家人来看着田产没用,有地契也没用,必须主家在才行。
就这一道诏令,让很多士人迟疑不决。
若是其他诸侯,根本不敢下这个命令,但吕布不同,他这一路走来,手下多是寒门或是小士族,大士族基本没有,这种命令其他诸侯谁下谁死,袁绍、袁术都一样。
但吕布跟关东诸侯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世家的依赖程度,吕布对世家、豪族几乎没有依赖,世家豪族想要对付吕布,只能如现在南阳很多地方士族一般,走直接动手的路子,各地县令吕布从来都是跟兵马一起来的,但有反抗,立刻镇压,地方豪族想要用以前那一套,你手上就算募集数千人吗也挡不住西凉精锐的冲锋。
而且对于反抗的,吕布可是逮着就杀,没有丝毫留情,光是这十几天时间,南阳被吕布砍了的大小豪族、世家就有三十多家,就算南阳豪族、世家多如牛毛,但吕布这么砍,能支撑多久?
谁也不是傻子,已经开始有一些家族接触吕布。
应该来说,这已经是向吕布示弱了,吕布也不该不识好歹,接纳家族的投效,大家共治天下。
然而吕布却并未如这些家族所想一般顺水推舟接受,他在挑。
但任谁都想不到,吕布挑的基本都是那些小家族,有些名声,但没有实力的家族,反而是大家族吕布对此不屑一顾,压根儿理都不理。
他在想什么?疯了吗?
放着大家族不用,却只挑寒门、小家族或是一些庶族。
有人觉得吕布是疯了。
襄阳,鹿门山。
“德公,你说吕布此举是否不智?”司马徽这日来此访友,与庞德公偶然聊起此事,他对吕布这种选拔方式很感兴趣。
庞德公闻言摇了摇头:“这位温侯活的颇为通透,他知道自己在要什么,不智的非他,而是那些质疑此事之人。”
司马徽点点头,二人都是当世智者,隐居山门,以旁观者心态看这天下变幻,吕布舍大而取小在很多人看来颇为不解,但世人身在局中,难有人跳出局外,是以不解,若能置身事外,再看吕布所为就不难理解了。
说白了,大家族不好驾驭,而且也不好满足,给再多都是理所当然,而小家族更容易满足,所追求的也只是家族发展,所以控制起来更容易。
吕布此举,等于将士人分裂,拉拢小家族,打压大家族,就人才来说,除了那些顶尖人才之外,就是做事执政,小家族人才未必就比大家族差,更重要的是人多。
吕布此举,无形中抹除了自己身份的不足,让更多人为自己所用的同时,又将士从共治天下的地位给打压下去。
这个打压现在看来不明显,但以后只要吕布不倒,会越来越明显,小家族联合吕布开始打压大家族,大家族开始削弱,到了一定程度,为求自保也只能向吕布投诚,而后再联合吕布,打压那些从小家族变大的大家族,让士人进入一个内耗环节,逐步失去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地位!
第一百八十三章
落幕
“主公,最近各地做乱的宗贼少了许多,前来想要投奔的家族多了不少。”李儒来到吕布身边,说到世家的问题时,多少有些遗憾。
按照李儒原本的计划,吕布该和董卓一样慢慢跟世家星城妥协,这样虽然这边会麻烦点,但进取中原的时候,能够获得各地士族认可的话,平定天下会容易很多。
但这条路很难走,而且在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向世家做出各种妥协还不一定能获得人家认可,或许像吕布这样,直接掀翻当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才能走出一条属于吕布或者董卓的路吧。
至少现在,那些小世家多半是真心来投的,就如同当初被吕布收服的关陇家族一般,而且这些小家族对于吕布新政并不排斥,放开一些好处便能为吕布所用,同时税赋也不会少交,相比于大世家而言,这些小家族更容易控制。
大世家有什么好处?
这段时间李儒一直在想这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其号召力和庞大的财力,至于人才方面,大家族虽然更容易出一些顶尖人才,但小家族也不是没有机会,就像现在投奔吕布的这些家族人才,能力并不弱。
或许吕布这一招比原本李儒为董卓指定的策略更有用,当然,争天下所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但胜在稳定。
“只是暂时蛰伏而已,待我返回关中之后,必然会有反复!”吕布闻言点了点头,却并未因此放下戒心:“迁民之事抓紧些,没了这些百姓,我看这些宗贼上哪抢去?”
盘踞在南阳的山贼草寇以何为生?靠打劫寻常百姓可养活不了这么多宗贼,而且就目前所知,百姓对这些宗贼多少有些庇护,若是一直靠盘剥百姓为生,百姓怎么可能护着他们?
如今将百姓抽走,很多东西就会变得明了起来,养活这些宗贼的粮从何而来,没了百姓掩护,很容易就能查到。
到时候这些宗贼自然会消失。
“主公放心,儒定会将此事处理妥当!”李儒点点头,这年关将近,南阳的大规模迁徙却是正在进行。
百姓自然是有怨气的,不过没办法,一来吕布要稳固关中,二来这南阳之地作为吕布与中原直接接壤的地方,未来肯定是战争频发,与其到那时看百姓在战火下流离失所,倒不如提前将百姓撤到安稳之处。
为了避免在这次迁徙中造成太大损耗,吕布基本是以引导的方式,沿途有各军将士保障,到了关中韩浩已经做好了规划,尤其是这次京兆连根拔起无数地方豪族之后,能够安置的人便更多了。
“袁术如何?”吕布对于李儒的能力自然是放心的,随口问道。
“主力已经撤走,不过留下一支人马在与刘表作战。”李儒微笑道:“说来也有趣,这支人马几次有机会彻底击败刘表,却没有,而是等袁术撤军之后,方才将刘表赶过汉江,自汉江撤走!”
吕布闻言有些惊讶,看着李儒笑道:“看来袁术经此一战,麾下人心已经开始离散。”
所谓的天下第一诸侯,经此一战是彻底跌落神坛了,这场赌运之战最终显然是吕布胜了,朝廷的威信被他重新树立起来。
而袁术这位天下第一诸侯则成了笑话,来的时候有多嚣张,如今退去的时候就有多狼狈,而更重要的可不是这场战争明面上的损失,而是麾下开始各怀鬼胎,外部也开始虎视眈眈,这个时候,袁术的确需要跟朝廷达成谅解,才能化解如今复杂的外部局势。
否则若吕布这边一直不松口,袁术要面对的可能就是内部各家将领分家,外部诸侯虎视眈眈,最终被内外瓜分。
不过这事儿对吕布没好处,只是给他人提了方便,吕布自然不会做,这也是他跟袁术达成和解的缘故。
“不过这刘表也是该打,手伸的太长了!”吕布冷哼一声。
之前吕布跟袁术开战时刘表选择旁观,这点吕布可以理解,不止刘表,天下诸侯都在旁观。
但当吕布大败袁术,大局已定时,刘表却出兵声援,趁着吕布无法腾出手之际,把手伸到了南阳。
孙策率兵打刘表的事情,吕布自然是知道的,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怎么可能不知?
刘表甚至派人前来求援过,但吕布没理。
刘表是以帮助吕布的名义来攻城的,新野等地被刘表拿下,吕布也只能看着,若是对刘表动手,那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这也是孙策和周瑜选择打刘表的原因,他们很清楚,这个时候吕布绝不可能帮刘表,甚至会拍手称快,因为吕布不能打,他们等于是替吕布打了,吕布怎么可能出手?
李儒点点头,刘表是董卓封的荆州刺史,如今看来,刘表入荆州之后,野心开始膨胀了,之前跟袁术交恶,恐怕不止是因为观念冲突,而是刘表很清楚袁术坐大荆州必难保全。
如今吕布拿了南阳,恐怕刘表也未必真心希望吕布好,以后相互掣肘的日子少不了。
“此番身边无人,是以只能由文忧暂任这南阳太守,若有何需求,文忧可与我说。”两人说了说最近南阳的政事之后,吕布看向李儒询问道。
南阳大局已定,袁术也已经退兵,剩下的一个是迁民,一个是治理,这些不可能由吕布一直做,他需要回长安坐镇。
“主公可将次增留下,此子颇有几分本事,待南阳稳定之后,儒想由次增来接替南阳太守之职。”李儒躬身笑道。
尹奉?
吕布点点头,西凉收来的这些年轻人中,要说治理地方最出色的,应该以尹奉为最了,确实是将来接手南阳太守的不二人选,只是……
“次增会否太过年轻?”吕布看向李儒,尹奉确实不错,但年纪轻轻就出任南阳太守,是否有些过了?
李儒明白吕布的意思,一来尹奉年轻,怕压不住场面,二来功劳、资历都不到,一出任就是南阳这种大郡的太守,多少有些不合适。
“主公之意是……”李儒看向吕布。
“先让他做长安令,明年出任扶风太守,负责安民之事,后年在京兆尹任一年,而后再去南阳做郡丞,待你回朝之日,再做南阳太守你看如何?”吕布看向李儒。
这么一来至少资历是有了,能力也不差,而且有了这两年的过度,加上尹奉确实有着足够的能力,到时候虽然还是过于年轻,但旁人的非议也会少一些。
“主公顾虑周全,儒不及也。”李儒点头笑道。
毕竟南阳对吕布来说很重要,不但是战略要地,还是一处飞地,出任南阳太守和南阳守将之人,不但能力要过硬,对吕布的忠诚也必须足够,就像吕布选高顺做南阳守将一样,不止是高顺能力足够,更重要的是吕布相信高顺为人。
否则但以能力而论,其实徐荣比高顺更合适,但吕布对徐荣的信任显然是不如高顺的,虽然相识的时间可能徐荣更久。
“莫说这些了,此间事了,我准备明日动身,最好能在年关之前赶回长安,那边的事情也需要了结一番了。”吕布起身笑道。
有些事情,徐荣可以做主,但像三公九卿这种级别朝臣的死活,得吕布来定,徐荣不是不能杀,而是杀了以后对徐荣不太好,有些东西,作为主公的吕布能抗住,落到手下肩膀上的时候,那可就是山了,徐荣若擅自杀三公级别的人物,那可比他屠杀一万士族、豪门影响更大。
作为主公,吕布可不只要会用人,必要的时候,得将自己该抗的东西扛起来,除非他不想要虚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