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555


信号,吕布此前因为见识过大乾、大满的很多工匠水平,对工匠就颇为重视,如今已经有了一定的工匠班底,建立起初步的神机营问题不大。
“这些……”蔡邕指着书中不少算式:“未曾听过。”
“但皆是经过演算,伯喈兄可自己试试。”吕布将算学篇给了蔡邕一本笑道:“都有示例,算来不难。”
不止有示例,还有相应的理念等等,总之这算学篇记载的内容,都是经过无数人反复验证后所得。
“此书要流传后世,马虎不得!”谈到学问的事情,蔡邕很认真,他最近汉书已经编纂完成,如今吕布要重著墨子,哪怕这并非儒家学说,但蔡邕也仍旧十分严肃,这都是要留给后人的东西,别说价值连城了,只要都是对的,那是无价之宝,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我当请人仔细校验!”蔡邕看向吕布,认真的道。
他的算学不算精通,但他却有不少精通此道的朋友,蔡邕准备将这些人邀来长安,专门做这件事。
“自然。”吕布点点头,任何一部巨著的出现,想要经得起时间的洗礼,那就必须得被人反复质疑、验证,吕布对这部书有信心。
能借此将一批精通算学之人招揽入长安那也是好事。
蔡邕将如今著好的墨子带回书院,慢慢等他请的人过来,校验这种事情马虎不得,倒是对于墨家的理念,蔡邕要比其他人更重视,这才是前人留下来的真正瑰宝,虽然不至于认为工匠就是奇技淫巧,但技近乎道,技在大道面前终究还是小道,只有明白了天地之理,做人之理,这些技艺属于锦上添花,但如果连人都做不好,道理都不明白,那这技艺带来的东西越厉害,危害反而越大。
墨子中的这些关于思想方面的东西不多,吕布觉得墨子中很多理念都不切实际,甚至违背这世间生存法则,所以他按照自己人生的理解,进行了许多删改,就这部分来说,你将之说成披着墨家外衣的吕家学说也完全不过分。
但这些东西乃是吕布数百年人生经验总结,若论说服力,可未必就比先贤所著之书差,蔡邕拿到书的第一天就知道这些东西绝非墨子原本的内容,但看到其中精妙之处,仍不免拍案叫绝。
这个时代再忙,其实也还是有时间休息的,生活节奏不可能快到让人喘不过气来,不过想想之前的悠闲生活一去不返,贾诩就忍不住恨自己当初的嘴贱。
“发生了何事?”吕布不在,自从开始编书后,吕布就很少来坊市遛弯儿了,但这种生活习惯,贾诩和典韦已经习惯了,所以哪怕没有吕布,他二人每日闲暇时也还是会过来看看街巷上有什么新奇事发生没有,见贾诩情绪不大好,典韦有些疑惑。
贾诩看了看典韦,突然有些羡慕他,除了负责吕布身边的护卫之外,典韦几乎不需要操心其他任何事情,有时候无知真的挺好,但若真无知,却不是谁都有典韦这般本事,也不是谁也能碰到吕布这么好的主公,多半还是要为三餐奔波,不得清闲。
人生呐,这般奔波忙碌究竟是为何?
“最近忙着著书,我都瘦了。”贾诩摇头晃脑的看着一本无字书,这东西其实也挺好看,至少能让人放松精神,不是做什么事,都一定要找到他的意义的,每一件事都要找什么人生意义,那人活的才叫累。
瘦了吗?
典韦看着贾诩那翻书都能颤两下的胖脸,感觉他和贾胖子理解的瘦似乎不是一回事。
正想说什么,却听坊市外有急促的马蹄声掠过。
典韦倒是没什么,贾诩却突然来了精神,长安城中莫说寻常人,便是吕布除非凯旋,否则都不会策马狂奔,整个长安有这种急促马蹄声的,只有一种人才有这个特权,就是来送加急文书的。
一般加急文书送来,都是代表有大事发生,虽然此刻兴奋有些不厚道,但贾诩真的希望现在能有什么大事牵制一下吕布的注意力,让自己回味回味从前的悠闲日子……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谁人合适
“西域使者?”卫尉署,吕布看过加急文书,随手将文书交给一旁的荀攸,看向信使道:“文远可安好?”
“回主公,张将军身体健朗,只是常常思念家乡,此番派末将回来,也有希望回朝述职之意。”使者对着吕布躬身一礼道。
张辽自吕布打下西凉之后,便为吕布镇守西域,这一眨眼,三年过去了,张辽自然是想回来的。
吕布点点头,想回家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西域局势日趋稳定,也确实没必要让张辽这样的大将留在西域镇守。
“你告知文远,这边会尽快挑选出替代他镇守西域之人。”吕布给张辽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封好之后,又叫人拿来一些丝绸和钱财,派人跟使者一并回去,不算什么重赏,不过也是吕布慰劳树下的一番心意。
此外又给了使者不少赏钱,毕竟这从西域来回奔波一趟不容易,吕布对于有功将士的赏赐可从来没少过。
“谢主公,末将这边起身!”那将士对着吕布一礼道。
“不必如此着急,休息两日再走,这事也不急,身子要紧。”吕布摇了摇头道。
“谢主公!”将士心生感动,毕竟似吕布这般地位的人,关心他这么一个边关小将的身体,哪怕是客套之言,从吕布这里说出,也足够暖人心肺。
将士告辞没多久,贾诩和典韦就进来了。
“主公,我见城中有急报过来,可是有大事发生?”贾诩与吕布见礼过后,跪坐下来,向吕布询问道。
“算不上大事,有西域各国使者希望来朝贡我大汉,有几位是国主亲自带队,所以文远让快马急报。”吕布笑道:“这些时日可是辛苦文和了。”
贾诩闻言,心中一叹,吕布这么一关心,他倒不好意思开口说让自己管别的了,还是赶紧将这部墨子写完,以后再有这种事,打死他,他都要思虑再三才行。
“不过还有一事。”吕布翻看着卷宗,随口道:“文远出任西域都护已有三载,也为我大汉立下了大功,如今西域局势已经平定,文远也不好久在西域,是以我拟将其召回长安,只是由何人接任,诸位可有人选?”
吕布的想法中,是从姜叙这些人中挑选一个,但去西域的话,这一去可能就是几年难回,这些人也都算是自己的心腹,丝路畅通之后,其实没必要一定非要心腹镇守才行,再说西域苦寒,虽有巨额利益,但若手下贪污办还是不办?
吕布现在搞新法,改良法治,自要以身作则,那就是不能贪这些的,但若不能贪,这般做法多少也有些流放之嫌,所以吕布准备换个差不多点的人去西域接替张辽的位置,让张辽回来,这新人选就得慎重考虑一下了。
像牛辅、樊稠、张济这些其实最好不要往外调,一来这些人心里未必愿意去那苦寒之地,二来也容易生出自立之心,毕竟这些人过去在西凉军中都是跟吕布平级甚至地位比吕布都高的。
贾诩没说话,他没什么推荐人,总不能把典韦派过去吧?这莽夫砍人还行,但若要它掌管西域,为吕布疏通和维护丝路,估计能将如今的西域搞得一团糟。
“朝中适合之人倒是不少,似主公身边的姜冏、赵宽、或是魏续、成廉,镇守一方或许不能,但镇守如今的西域却是不难。”荀攸笑道。
张辽已经将西域基本理顺了,不出大事的情况下,这些在吕布手下属于第三梯队的将领派谁过去基本都没问题,如果还想威慑的话,干脆把华雄派过去。
吕布摇了摇头:“如今天下大势随时在变,这些将领都有领兵,不好调度。”
如今吕布这边主要面对的还是天下,只要有机会,东出虎牢,西进蜀中那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眼下带兵将领吕布不想动。
“主公,在下这里倒是有个合适人选。”荀攸心中一动,看向吕布笑道。
“哦?”吕布看向荀攸问道:“公达所言是何人?”
“主公可还记得赵云?主公觉得此人如何?”荀攸笑道,他是挺喜欢赵云的,从言行谈吐来看,赵云当是个有本事的人,被刘协留下来,如果刘协能重用他也便罢了,但现在赵云也就是个看门儿的,在荀攸看来无疑是大材小用了。
如果是权重之地,荀攸断不会跟吕布说,但西域的话,他觉得可以为赵云争取一下,远离长安,对赵云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也能发挥其本领,若真的展现出一些本事让吕布看上,那自然是最好的。
“赵云?”吕布脑海中浮现出很久以前,那个因为自己势压天子挺身而出的将领,对方武艺是不差的,只是自己要立威,所以施展计谋又用尽全力让对方顷刻败北。
算起来,此人武艺确实不差,只是其他本事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但此人的眼神和身上的那股子刚毅之气给吕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至少面相上,给人一种不会轻易屈服,也不会为权势所低头的感觉,若是表里如一,那这个人还真值得培养。
“也好。”思索片刻后,吕布决定给赵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去西域做西域都护总比在这里给天子看门儿强,当然不能直接就做了都护,吕布准备让赵云先去张辽手下做一段时间,让张辽实际考察一下,若觉得此人可用,便帮他在西域树立威信,作为张辽的接替者,若不能的话……还是委屈委屈华雄吧。
“叫他明日来见我。”吕布看向荀攸,这是给赵云一个展现自身的机会,同样也是给荀攸一个面子,毕竟从到吕布这里开始,荀攸一直都在连轴转,整个长安,就属荀攸最忙,难得荀攸开口,而且也合情合理,吕布决定给他这个面子。
“谢主公!”荀攸微笑道。
“为国举才,何必言谢。”吕布摇了摇头,书院普及的事情不能着急,很多事情得慢慢来吧,吕布已经做好了用一百年时间彻底打破士族政治的局面,不管科举制的弊端有多少,但总比如今士家天下要好的多。
从秦末模拟世界出来后,吕布更坚信这一点,他在秦末便是直接跨过士族这一步,也没见天下治理的有什么不好。
其实无论是士族还是贵族,问题都不大,最重要的是朝廷得有见势不妙,随时将这个阶层抹除的能力,不一定非要根除,但必须有这个能力,当这些特权阶层膨胀到对社稷形成极大的影响时,不至于像如今一般被其把持,哪怕吕布也只能慢慢将其拔除替换。
荀攸点点头,没再多言。
“文和来的正好,这些是今日剩下一些需要整理的书稿。”吕布将一叠书稿递给贾诩,让他去将这些整理一下。
贾诩:“……”
今天工作时间已经过了!
贾诩最终没勇气将自己的真心话说出来,但吕布能够感受到此刻贾诩情绪的低靡,有些好笑,自己这位智囊平日里不贪权也不贪财,最喜欢的就是事儿少,如今吕布有了神级感知后,对贾诩的情绪把控是更敏锐了。
有时候,看着贾诩那胖胖的脸上出现这种无奈加几分委屈的表情,其实挺有趣的。
荀攸也觉着有些好笑,随后看向吕布道:“主公,那西域诸国使节之事该当如何处置?”
“让他们来吧,如今我大汉已与西域诸国通商,这些小国既然愿意来朝贡,自然不能怠慢。”吕布笑道。
当然,这些小国的心思吕布怎会不知,无非是想得些赏赐,朝贡几两金砂,有时候大汉的还礼就是一匹绸缎,万邦来朝,首先得有钱,得强盛才能做到万邦来朝,否则谁会吃饱了万里迢迢跑来朝贡?
毕竟这么远的距离,大汉真的想要对这些小国用兵也是吃力不讨好。
当然,如今也多了一层意思,丝路重开,这些靠近大汉的西域小国自然想要以大汉为首,同时也借着大汉重开丝路的机会,将自家国家设为补给地,那可是能够增强国力的。
而大汉也需要这些能为往来西域商户提供便利的小国帮他们控制丝路。
毕竟将这些小国收入大汉版图没有太多意义,而且管理成本还高,倒不如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节省大汉管理开支的同时,还能协助大汉韦护丝路的太平。
威,张辽那里已经示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确实是该给这些西域小国一些好处,同时也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在大汉开启海运之前,这丝绸之路将是大汉与域外各国交流的主要路径。
“那此事便交由大鸿胪郑泰负责如何?”荀攸笑道,这事情正是该鸿胪寺做的。
“就由他操办吧,记住,礼仪这些东西,他们应该很清楚。”吕布点点头,这件事他不准备多管,等需要自己出面的时候再出面就行,接下来除了著书之外,神机营的地址也已经选好了,吕布准备接下来将大秦的那一套做法用在神机营上,这件事,马钧处理不了,得吕布定好框架之后才行。
第一百三十二章
考教
“先生,您找我?”赵云来到荀攸府中时,荀攸正在喝茶,上前对着荀攸一礼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