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555


“喏~”县令只能躬身称是。
高顺安排好新野防务后,五千精兵已经点出,在新野城下列阵,高顺随即出城,指挥兵马摆开阵势,同时敌军先锋军也已到近前。
江东军中,太史慈远远地看着高顺的将旗,不想敌军在这种情况下,竟敢出城作战,自然也看出对方的意图。
“列阵!”作为孙策帐下堪称顶尖的大将,太史慈自然不会怵对方,当下命将士们列阵,自己则策马而出。
在两军将士疑惑的目光中,太史慈突然飞马斜斜冲出,一连射出三箭,每一箭都能射落敌军一面军旗,本想尝试冲到近前将对方的将旗射落,却被一阵骑射逼退回来。
不过饶是如此,也让江东的先锋军士气大阵。
不过南阳军却并无任何动摇。
跟大多数军队不同,高顺镇守南阳之后,练兵几乎都是常态,因为是飞地的缘故,吕布在非战争时期对南阳的支持是各军之中最大的。
别说西域,洛阳一带的驻军都没有南阳强,同时也是各种新式装备优先供给处,而高顺治军的理念就是就是去中心化。
吕布麾下,很多将领的风格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包括吕布、张辽这些最顶尖的将领,只要他们在,就能让士气成倍攀升,作战方式也是以他们为中心。
而高顺却是与众人迥然不同,他不提倡个人勇武,而是整体配合,军队就是一个人,紧密配合却又各司其职,高顺也绝不会自己冲在最前面,而将旗或是军旗倒了,必须尽快竖起,原因并非影响士气,而是会使指挥混乱。
所以江东将士士气大震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高顺这边迅速重新换了几面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变化。
太史慈也察觉到这一点,自己这番先声夺人,并未能起到想象中的效果,神色渐渐凝重起来,面对这支南阳军,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出现四个字——不动如山!
这就是这支军队给人的感觉,宁立不动,五千人好似一人一般,这还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遇到这样的对手。
既然先声夺人无效,那就只能动真格的了。
察觉到敌人不好对付,太史慈调整阵型,命两翼兵马从两侧前进,配合中军想要将对方包围,这个时候,敌军便只有两个选择,后退或者前进。
后退就是避免被包围,前进则是谋求与中军决战,但后退可能引起混乱,前进则会陷入包围,无论对方选择那种御敌方式,太史慈都已经想好了对策。
但对方却给出了第三种……不动!
但见高顺迅速挥动令旗,五千南阳军迅速结成一个圆阵,一面面比正常圆盾大了许多的木盾竖在前方,紧跟着是一根根长矛夹在盾牌之间,好像一个圆形带着倒刺的环一般。
再往里便是弓弩手。
对方的选择倒在其次,真正让太史慈难受的是对方变阵之迅速,同时这么快的变阵,竟然没有丝毫混乱,这种对军队的掌控力,叫人咋舌!
“弓箭手进!”面对这种军队,太史慈不敢贸然围杀,他想先以弓箭手试探!
前排的江东军迅速后撤,而后后排的弓箭手迅速冲前,对着圆阵内部放箭。
“莫要还击,举盾御敌!”高顺观敌军阵,冷静的下令。
一瞬间,阵中大片比外围小很多的圆盾举起,迎向铺天盖地射过来的箭雨,不时有人倒下,但整个军阵中却静的可怕,除了箭簇射中木盾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几声闷哼声外,再听不到其他声音。
太史慈对自家的弓箭还是很有信心的,江东军以水战为主,其他能力不说,但这射箭还有弓弩的质量,绝对算得上天下之最,见敌军被射的无力还击,太史慈终于放心了。
当下命两边辅军配合中军主力夹攻这圆阵。
太史慈要将这乌龟壳给撬开。
大军在弓箭的掩护下迅速向高顺的圆阵攻来,眼看着敌军越来越近,高顺突然挥动了一面红色令旗,在江东将士错愕的目光中,圆阵前方的木盾突然撤开,露出后方一张张狰狞的弩机。
这种弩机跟寻常弩机不同,体积更为庞大,光是弓臂就足有六尺宽,弩身下更有支架,看模样倒像是小型的床弩一般。
“放!”
不等江东军有太多反映,随着指挥的将官一声令下,但听一阵阵翁鸣声中,破空而至的弩箭凶狠的没入人群中,那弩箭威力惊人,尤其是这个距离下,哪怕是手持圆盾的盾手被射中,都能直接被弩箭连人带盾一起射穿。
而最恐怖的是,这些弩弓并非射一箭就完,能够接连射出三箭,若是站在高处俯览,能够明显看到本是围拢上来的江东将士成片的倒下,战场上瞬间便被血腥气息充斥。
江东军虽然想过敌军会反击,也有着准备,但敌军反击力度之狠却超出了所有人预料,有这东西,刚才为何要被弓箭手压着射?
此刻,江东军已经顾不得想这些问题了,这一轮弩箭对士气的打击太大了,不少江东将士已经开始溃逃,而且这种行为在飞快的向四周蔓延,止都止不住的那种。
高顺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后方的弓弩手手持连弩冲出,对着江东军射空了一个弩匣后,江东军已经彻底溃逃开来,太史慈几次冲出来想要斩将夺旗,力挽狂澜,却摸不准敌军主帅究竟在哪个方向。
见多了吕布的斩首计划,高顺设了三面样式相同颜色不同的将旗,只有自己人知道是什么颜色,旁人看来,那都是主将的将旗。
太史慈虽然武艺高强,但也架不住大势已去,最终力战片刻后,还是跟着溃军一起撤走。
高顺也没多追,追出十里后,便下令撤军。
这只是先锋,真正的大战在后面!
第二百四十四章
谁强打谁
孙策与荆州联军兵至蔡阳,正与刘磐商议如何进军,却收到太史慈兵败新野的消息,不禁大惊。
“子义怎会败的如此快!?”孙策皱眉道。
先锋可不是杂军,为了彰显武勇,也是为扬自家军威,孙策不但派出了麾下最能打的太史慈,配备的军队那也是江东精锐,就算不能胜,也不可能败的这么快。
孙策有些无法接受。
“或许是中了埋伏。”周瑜说到这里也有些不信,毕竟太史慈并非那种莽撞之人,从此处到新野也没什么能够大规模伏兵之处,太史慈没理由败才对。
“可知对面是何人?”周瑜询问道。
“乃南阳守将高顺!”败将躬身道。
“高顺?”孙策有些茫然的看向周瑜,高顺作为南阳守将他自然不陌生,但高顺很厉害么?
一旁的刘磐沉声道:“诸位莫要小觑这高顺,此人乃是吕布颇为倚重之将,虽无耀眼战绩,然而这些年我荆州将士与南阳军数度交锋都未曾讨得便宜,便是此人在居中调度,不像这次竟然亲临前线!”
“那以往是何人领兵?”孙策好奇道。
“一个叫马超的年轻人,颇有勇武,马前少有三合之敌,其人悍勇无比,更擅骑战,我军数次登岸都被其击退,不过水战能力一般,下水后少有胜绩。”一旁的刘虎沉声道。
这个人,孙策也听过,至于刘虎后半句,孙策也懒得理他,人家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你跟人家比水战?
把马超扔河里估计都浮不起来,你让他跟你打水战,这明显是欺负人呐!
周瑜摸索着下巴道:“吕布麾下猛将不少,但能被吕布委以重任,坐镇一方之人,迄今为止,只有三人,其一便是徐荣,当年吕布与袁术战于南阳,便是此人坐镇后方,镇压了长安之乱,此外在洛阳时,此人先败叔父,两败曹操。”
徐荣当年可是将鼎盛时期的孙坚给击败,曹操现在提到徐荣那也是十分慎重的。
“其二便是张辽,久随吕布,又同时并州人,早先曾在西域镇守,是以声名不显,不过后来自细作处送回来的消息看,此人曾在西域力压诸国,更曾有以少胜多,大败十万胡军的战绩,亦不可小觑,其三便是高顺了。”
周瑜说完,看向孙策,意思很明显,高顺虽然没什么亮眼的战绩,但能被吕布重用,托付南阳,此人本事怕是不小,他们此前都被马超这员出战率极高的将领注意了,反而忽视了能作为南阳主将的高顺。
“此事,等子义回来再详细询问吧。”孙策点点头,随后将此事揭过。
初战不利,这是很影响士气的,尤其是在盟军面前,本想露一手,结果把脚给漏出来了,本就很尴尬,没必要一直提,等太史慈回来再问就行了。
周瑜默默地点点头,继续跟刘磐等人看着地图道:“如此,我等兵分两路,各自率军,走两向夹击新野,形成包夹之势,高顺既然至此,我想南阳内部必定空虚,只要我等能破新野,南阳取之易也!”
刘磐点点头,这套策略确实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两军统属不明,各管各的,需要时协同作战便好。
双方本就有矛盾,强行合兵一处,只会让军队变得臃肿。
现在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商议已定,各自回营,到傍晚时,太史慈带着溃兵与孙策主力汇合,亲自来到孙策面前,对着孙策一拜道:“末将无能,折了我军军威,请主公降罪!”
“如何败的你尚未说,我如何定罪?”孙策摆了摆手,没有直接降罪,却也没有将他扶起来,若真是太史慈这里出了问题,该有的教训不能免了。
太史慈点点头,将出兵到新野,敌军主动出迎,包括自己如何应对,每一步细节都说的清清楚楚。
这种东西可骗不了人,孙策、周瑜都是久经战阵的行家,若是说谎,稍有错漏便能辨别出来。
“有利器而不用,等我军靠近了方才施展出来,只能算小聪明。”周瑜皱眉道:“不过若真如子义所言,此人治军之严,堪称恐怖!”
利器的话只要注意些,不可能如今日造成这般严重的损失,但太史慈叙述中,真正让周瑜重视的,是对方对军队的掌控。
要知道,临敌变阵风险是很大的,别说无能之辈,一般将领若临敌变阵也有可能直接让军队混乱从而导致整支军队的败亡。
但高顺不但临敌变阵,而且能丝毫不乱,这就有些恐怖了,你也可以说对方兵马少,船小好调头,但五千兵马做到这种地步有多难,同样作为统帅,周瑜比任何人都清楚。
孙策默默地点点头,叹了口气,伸手将太史慈扶起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战也不能全怪子义,那高顺确实厉害,便是换做我来领军,不知深浅之下与之交手,多半也会败!”
就太史慈描述中的高顺,同等兵力下,孙策还真没把握赢,不止是高顺统帅能力的问题,那些兵也绝对是精锐,否则光有好将,士卒参差不齐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主公还是降罪于我,末将心中也好受一些。”太史慈苦涩道,他自降孙策以来,也打了不少仗,不是说不能败,但像今日这般惨的,他感觉不受些教训,都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将士。
高顺没损失多少兵马,他带的先锋军却是直接被打溃了,那可是江东精锐啊,现在想想都觉心疼。
孙策点点头,锤了他一拳道:“行了,打仗哪有不败的,今日丢的,明日再打回来便是,休要效那女儿之态,徒惹旁人笑话!且去休息,明日交手,若还是这般模样,那可真该军法处置了!”
“喏!末将告退。”太史慈默默地点点头,对着孙策一礼,转身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