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555


“这是何道理!?”田丰皱眉道。
“若是阻止了,让那吕布放弃此举,反而间接让关中避免了损伤元气,倒不如让他铺轨,就算想要破坏,也等他快要完成之时再派人前去破坏才对,到那时,吕布纵然觉的有亏,也不会舍得放弃这般多的努力。”
说着,许攸看向袁绍笑道:“而且,破坏这铁轨也无需我军亲自动手,只要暗中以厚利隐有关中百姓拆卸,主公以为如何?”
袁绍点点头,许攸这计策不错,靠谱,当下断言道:“就依子远之言吧,此事无需再议。”
“喏!”
另一边,曹操对于吕布兴建铁轨也颇感兴趣。
“你说吕布此举是为何?”曹操问向荀彧道。
荀彧摇了摇头,铁轨之举着实让人想不明白吕布想干什么,脑袋坏了?不太像,关中如今其他政策还好。
想了片刻后道:“彧这些年探知一事,或许与此有关。”
“何事?”曹操来了兴致,询问道。
“听闻吕布在六年前曾于长安城以北数十里处新建一城,然而此城在何处,为何要建此城,六年来无人知晓,臣曾暗中派人扮作流民想要混入此城,但却根本不知此城所在,长安城北百里之内,只知晓关中兵马聚集于此训练,却从未有人见过什么城池。”
说到这里,荀彧看向曹操道:“主公,若真有此城,此城也不对外开放,甚至不收外来民众,周围更有大军相护,其中必然藏有大秘密!”
曹操闻言皱起了眉头:“竟有此事!?”
兴建一城,却不对外说,建城不就是为了吸引流民?如今却隐藏起来,要说这其中没有问题,曹操自然不信。
但也想不出吕布究竟能有什么秘密,搞的这般神秘。
“不错。”荀彧点点头道:“如今所得情报来看,此城应当是存在的,但却不知其所在。”
曹操沉吟道:“务必要弄清楚此事,潜入关中的细作要尽快将此城找到,否则我寝食难安。”
荀彧点点头,两人又商议了一番事情,却见许褚过来对着曹操道:“主公,那神医找到了。”
“就是入朝廷编纂医经的华佗?”曹操闻言目光一亮,起身道。
他这头痛之症寻常医匠医经无法医治,他找了许多名医都无法,如今华佗到来,虽然不知道他能不能医治,但总有一份希望不是?
“正是。”许褚点点头道。
曹操当下起身,前去见与华佗相见,这头疼之症,他是一刻都不想忍受了。
……
曹操去见华佗求医不谈,长安城中,对于建铁轨之事,群臣也是有些不明所以。
“太尉,这铁轨劳民伤财,朝廷这几年虽然富庶许多,但要建两条如此长的铁轨,是否真有必要?不如待他日天下平定之后,再行此事?”未央宫,钟繇有些无奈的看着吕布道。
他相信吕布建铁轨必有其用意,但就像许攸都能轻易看出这铁轨的问题,朝中这么多文武,怎会看不出来。
随着第二次科举进行,吕布在关中最后一块儿短板也没了,如今天下诸侯中,吕布据有关陇巴蜀之地,此为龙兴之地,虽说北方三分,但吕布这些年一直在蓄力,这点朝中群臣都看得到,待吕布发力之时,恐怕就是天下局势大变之日,未来是极有可能平定天下的,是以如今士族对待吕布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似钟繇一般开始主动为吕布考虑的士人如今可不在少数了。
“元常啊。”吕布笑道:“朝廷可有多余支出?”
“这……”钟繇闻言有些愕然,好像没见有太大支出,像这种需要调动大笔钱粮的事情,朝廷只要做了,很难瞒住人的,但民部最近虽然在招募壮丁建造铁路,但调用的钱粮似乎并不多。
“当年建造北工城,便是为今日铺就,诸位陈宫也可以认为当年投入到北工城的钱粮其实已经包括了今日的铁轨,所以建造铁轨除了招募壮丁协助需要钱粮之外,并不需要额外再耗费钱粮来铸造。”吕布向众人解释道:“当然,这铁轨建成之后,需要有专门维护铁轨的一支人马,此外刑部已经开始编纂关于铁轨的律法。”
“太尉!”伏完出列,看着吕布皱眉道:“下官不明,为何要费力建造这铁轨?就算朝廷无需多耗钱粮,但人力耗损还是极大地,若只是为运送方便,木轨已经足够,何必再造这铁轨?”
“木轨如何能够?”吕布摇头笑道:“国丈不必着急,三年后这铁轨便能铺设完成,到时候,布自会给陛下一个交代,也给诸位一个交代。”
刘协点头道:“诸位爱卿也不必争了,朕相信太尉不会做有损国力之事,此举必有深意,太尉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便是。”
“谢陛下!”吕布笑着点点头,对着刘协一礼。
伏完见此,也只能无奈一叹,吕布如今威势太重,他决定的事情,旁人根本无法阻拦,这朝廷看似恢复了,百官也有了俸禄,但实际上,还是那吕布的一言堂,陛下贵为天子,但对吕布却不敢有丝毫反驳,长此以往,这哪还是大汉呐?就算吕布最终扫平天下,这天下也是吕布的而非大汉天下!
“若无其他事情,今日朝会便到此吧。”刘协有些乏了,起身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请奏!”大殿之上,一人出列躬身道。
“讲。”刘协点头道。
“陛下,宗正刘璋故去后,一直无人接替,臣以为,当尽快补缺,以免乱了宗室之事。”
刘协点点头,如今九卿权利基本被架空,但宗正负责的是皇族族谱,确定血缘亲疏远近,六部权利虽大,但宗正由于其特殊性,六部之权显然不能将宗正囊括,也是九卿之中,唯一能够延续的官职。
“宗室之中……”
如今皇室也有些凋零,刘璋来到长安接掌宗正后,基本每天不是在吃喝玩乐,就是在吃喝玩乐的路上,身子很快亏空,去年病死在榻上。
他一死,宗正之位空悬,一时间似乎已经无人有资格接掌宗正之位了,这宗正可不是随便拉来一个皇族就能出任,必须有足够的威望才行,刘璋再怎么说,也曾是一方诸侯,威望还是有一些的,但其他人就……
刘协有些犯愁道:“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陛下,在下倒是有一人举荐。”伏完出列,对着刘协躬身一礼道。
“哦?”刘协闻言看向伏完道:“国丈有何人举荐?”
“冯翊太守刘备,不说其昔日曾为徐州牧,自上任以来,颇有政绩,在冯翊颇有人望,亦是汉室宗亲,臣以为,由此人出任宗正正合适。”伏完躬身道。
“刘备?”刘协看向吕布:“太尉以为如何?”
“刘备确实合适,为冯翊太守政绩颇为显著,也是时候擢升,只是臣一直犹豫让其入朝任何职,如今既然宗正有缺,由此人出任亦是足够。”吕布点点头道。
刘备这两年在冯翊做的确实不错,吕布本想让他回来做京兆尹的,不过现在伏完这么一说,宗正似乎也适合刘备,当下点头道。
“既如此,便下诏命其回朝,接任宗正一职,至于冯翊太守,便按照规矩,让长安令去补缺。”刘协点头道。
长安令一般都是政绩极佳的县令才能调任,同时如果有了太守实缺,长安令就是最先考虑补缺的,一般只要做了长安令,当个太守是没问题的,问题就是去哪儿当了,冯翊也算不错,尤其是在匈奴被吕布打的一蹶不振以后,冯翊已经很少遭受胡患袭扰,如今做冯翊太守也算是实缺了。
见群臣再无其他事情请奏,刘协当即下令退朝。
刘备显然没想到自己补的竟是宗正的位置,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会被调回长安做京兆尹的,宗正说着好听位列九卿,可上朝参政,但实际权力是不及京兆尹的,对于这个结果,刘备也是挺无语的。
如今皇命已下,作为宗亲,他也不可能拒绝,当下也只能无奈交了冯翊太守的印玺,起程回长安。
宗正之职一般都是兼任,希望能有个实缺来补吧……
第三百八十六章
选择
其实伏完举荐刘备回长安,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随着第二次科举的进行,朝中选择站在吕布身后的人越来越多,包括那些昔日跟吕布不共戴天的士人,如今也选择了站在吕布身后。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士人也没脱离人的范畴,天下士人很多,必然会有坚持自己的立场并为之付出身家性命的刚烈之士。
但当大势已经明朗,科举硬生生被吕布给捋顺之后,看清楚未来的世家为了能保持自己的利益,这里的利益可不是吕布会保证他们的家财,而是投靠吕布之后,他们还有通过科举入仕的能力,家财没了,但话语权必须有。
哪怕是公平竞争,世家其实也不必怕真的被寒门取代,双方拥有的资源不同,虽然不能说寒门天赋就差,但身在豪族世家,可以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可以花费金钱、人脉找来名师,相对而言,他们成才的几率自然要比寒门高。
只是这地位不似以前那般稳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寒门挤下来。
总之,如今站在天子这边的人,其实是在不断流失的,哪怕吕布确实没有太多夺位的心思,但随着蔡邕去世,皇党的加速流失,伏完觉的还是该加强一下。
这里的皇党并非是一个党派,就像蔡邕,他跟吕布走的更近,但却始终自认汉臣,在正统上始终站在天子这边,虽然从未反对过吕布,但他的态度和影响力也在一直制约着吕布。
虽然吕布也没想过把刘协拿下来,但蔡邕的存在,还是让这些皇党们心中有根定海针,如今蔡邕走了,哪怕吕布对天子的态度仍旧没变,但朝堂上的局势,人心所向已经渐渐都靠到了吕布这边。
为了加强皇权,是以以伏完为首的皇党希望将刘备拉进来,壮大皇党的力量。
刘备回到长安时,吕布去了北工城没见着,关羽、张飞知道刘备回了长安自然高兴,兄弟三人聚在一起谈天论地。
“兄长,如今也算位列九卿,何以不悦?”关羽这日换防回来,正看到刘备在院落里发呆,有些疑惑的过来。
“年前吏部已经有过让为兄回长安接任京兆尹之意,还询问过为兄的意思,却不知为何让为兄回来接掌宗正?”刘备觉的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得罪吕布了?没有吧?
宗正名义上位列九卿,地位崇高,但事实上,宗正管的是宗室,基本没什么实权,不然刘璋也不至于整天吃喝玩儿乐把自己给作死。
为此吕布还亲自去了一趟蜀中向蜀中官员澄清过此事,就是怕蜀中因为刘璋之死闹事。
如今将自己召回来当个宗正,这让刘备有些莫名其妙。
“此事我知道。”张飞闻言道:“老典跟我说过,好像是那日大殿之上,国丈伏完上奏,希望兄长回来接任宗正之位。”
刘备闻言眉头微皱,自己跟着伏完似乎也没什么冤仇吧?干嘛呀?
正想着,却见一门客进来,对着刘备一礼道:“主公,辅国将军伏完派人送来请柬。”
关羽伸手接过请柬递给刘备,皱眉道:“那伏完究竟是何意思?”
刘备看过请柬之后,摇头道:“眼圈却不知晓,待见过其人之后再说。”
两天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来到伏完府上赴宴,伏完此番只是宴请刘备,并未带他人,见到刘备,连忙将其迎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