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555


“公台,此事与你是否有关?”刘备忽然看向陈宫,目光中透着一股陈宫以往所未曾见过的东西。
“主公不信我?”陈宫看向刘备,皱眉道。
“非是不信你,便是因备太了解于你,方有此问。”刘备叹了口气,看着陈宫道:“昨日我去过刑部,见过伏国丈。”
陈宫目光微微一缩,身子下意识的后仰了一丝。
“他未曾说什么名单,也未曾说此事与你有关。”刘备有些落寞的叹息道:“吕雍固然有错,但少年人一时冲动不顾后果也是常有之事,然伏国丈那场动乱公台不觉有些可笑?”
伏完等于是拿着吕布的兵去挑衅吕布,这有可能吗?这场叛乱怎么看都有种很蠢的感觉,伏完不是什么聪明人,但也不可能主动送死吧。
刘备这两日前前后后将这事情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有问题,在见过伏完之后,刘备隐约懂了,这场计策一开始恐怕不是这样的,但谋划能够说服伏完做这些事的,放眼长安其实没几人,钟繇有这个能力和本事,但刘备很清楚钟繇不可能做这种事,因为后果可能是钟家覆灭。
陈宫也是一个,刘备不想这么想,但陈宫这几日的表现让刘备生疑,这才有了今日一问。
看着陈宫的神色,刘备没有等他回答,他已经知道了答案,苦叹一声道:“公台,我知你不喜太尉,但却未想你竟用天子做饵,可否告诉备这是为何?”
“主公,若真让吕布扫平天下,这汉室江山便是他的了,若此时吕布背上弑君之名,或可引动天下有识之士再度揭竿而起!”陈宫看着刘备:“主公,汉室兴复,如今已是关键时候……”
“住口!”刘备目光一厉,看着陈宫喝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光明磊落,即便身处逆势,也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若真有一日,太尉要亡我大汉,备哪怕自知不敌,也定当拼得一死,以全汉室,至少到如今,太尉并未做错任何事!”
“包括冀州屠戮士人!?”陈宫反问道。
“非是屠戮,朝廷新政之效,在关中已有验证,我不信公台这般智者未曾看出,冀州士族既然起兵叛乱,自当承受后果,大汉自光武以来形成的士族制度显然是错的!”刘备朗声道,这是他第一次直接开口抨击士族政治。
士族自然是早就有了,但士族政治却是在光武之后才渐渐形成,诸侯起兵,莫不仰仗世家,哪怕刘备当初割据徐州,也是如此,但仰仗不代表认可,其实吕布在关中做的,诸侯都想效仿,但真正做到的却只有孙策一个。
如今,刘备以宗室身份,立于关中朝廷再看这天下,看到的自然跟在徐州时不同,以前不敢说的话,自然也敢说了,这其实是所有诸侯与帐下士族之间的隐藏矛盾,吕布在冀州看似大开杀戒,但哪一次不是世家先挑事?还手就是错了?
刘备知道陈宫一直以来其实是站在士族这边的,哪怕跟随刘备,很多事情上也是以士族为准,这点在徐州时双方其实相处的颇为融洽,因为当时的刘备也是依靠士族的,但自入关中,当了冯翊太守之后,陈宫虽然还是在刘备麾下做事,但事实上在冯翊郡这段时间,双方的分歧可是不少的。
盖因关中政策是以民为主,各项新法虽然不多,但条条都是针对维护百姓利益为主,也正是因此,刘备和陈宫之间其实已经开始有了间隙,但真正这般针锋相对,这还是第一次。
陈宫后退了两步,皱眉看着刘备,好似第一次认得他。
“公台,收手吧。”刘备看着陈宫道:“以朝廷如今声势,曹操也好,孙家也罢,都是挡不住的。”
“那可未必!”陈宫后退一步,冷笑道:“吕布或许真的无代汉之心,然而吕雍有便够了,不止他有,吕布麾下很多人都有,这便是势,便是不支持的,也保持了陈默,那与支持又有何错?如今吕雍已经开始清算大臣,清除皇党,那下一步,便是天子了!”
刘备目光一凝,看向陈宫的目光里带上了几缕凶气。
陈宫却自顾自说道:“玄德公,吕布若扫平天下,再由天子禅让,那天下都会认可,然而今日杀了天子也好,囚禁天子也罢,只要那小畜生对天子动了手,吕布他日纵然得天下,那也是得国不正,这污点会跟随他流芳百世!无解!”
刘备冷哼一声,转身便走,径直去往民部尚书那里,这事儿他的确想不出办法,但荀攸定有主意。
“玄德公!”陈宫叫住刘备。
刘备复杂的看向陈宫:“公台好自为之……”
陈宫皱眉道:“吕布一无道莽夫,玄德公何以这般助他?”
“或许是道不同,公台看到的道与太尉不同吧。”刘备叹息一声,转身径直离开。
“天下可无吕布,但不可无士!”陈宫大声喝道。
刘备没再说什么,这是陈宫的道,无法评判其对错,但这次他做的事,定然是错的。
陈宫也没再拦住刘备,他知道这一切是无解的,从称呼刘备为玄德公的那一刻,二人君臣关系已经断了。
刘备出府后,直接去了荀攸那里,将事情说了一遍,希望荀攸能出面停下此事。
“早在公子做这些事时,已经派人去了主公那里。”荀攸看着刘备,微笑道:“如今怕是已经送到了,玄德公,若主公真有此意,没人能拦住的。”
刘备默默地点点头,这件事赌的也就是吕布的态度,若吕布只是不好自己出面,让吕雍出面,那这件事没人可以拦住,但若吕布不愿,只要知道了,吕雍就做不到。
其实荀攸也挺复杂的,既想吕雍成功,又不想吕雍成功,一颗心夹杂在两者之间也挺难受的。
刘备点点头,不过他觉的吕布若要帝位,没必要做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
“若这一切是有人筹谋……”刘备看向荀攸,想要问问会怎样处置,终究还是有几分不舍的。
“朝廷经过的算计,可比玄德公想象的还要多。”荀攸笑着摇摇头道:“玄德公放心,主公表明态度之前,乱不起来。”
最多也就抓人,杀人的话,这么多人,吕雍还没这个权利,当年徐荣屠杀士族,那是吕布下令的,现在没吕布的命令,至少关中没人敢擅自做主。
“至于算计之人……玄德公说的,可是那陈公台?”
“这……”刘备愕然的看向荀攸,微微皱眉。
“玄德公勿要惊慌,陈宫这些年做了什么,这边都有记录。”这等人……主公回来后自会处理。
刘备皱眉看向荀攸,突然道:“若太尉真有此心,公台是否便是这罪魁祸首?”
荀攸没有回答,只是给了刘备几卷书道:“这些是玄德公在冯翊郡那些年,陈公台做的事情,玄德公不妨看看。”
刘备没有看,荀攸既然如此说,他大概能够猜到会是什么事,他不想看:“公达先生,你说太尉会回来?”
“不知。”荀攸摇了摇头:“中原战场其实并非一定要主公参与,主公留在泉州,乃是有其他要事。”
现在徐荣、华雄、张任、徐庶、高顺都在积极备战准备兵指中原,一直未动手只是因为尚未协同完毕,以及冀州尚未完全吞纳,所以吕布现在其实并不算忙,若想回来,在荀攸看来,绝不似陈宫想象的那么严重。
“告辞。”刘备苦笑一声,对着荀攸一礼,转身离去……
第四百一十一章
未来
“主公,我看此事也未尝不是好事。”太极车上,郭嘉看着吕布望着车外的模样,微笑道。
吕布看了眼郭嘉,摇头道:“一首妙趣,若节奏乱了,哪怕还是照着曲谱弹,味道也错了,年轻人自以为是,总是喜欢高估自己,我不知奉孝是否有过这类经历,我有过。”
有时候天下大势就如同一首美妙乐曲,但同样的曲谱,不同的人弹出来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高手大师弹出来的便是高山流水,与天地契合,让人如沐春风,初学者弹出来的粗听之下似乎也一样,但仔细倾听,懂行的就会感觉十分难受,那那种斧凿痕迹太明显,甚至有时候走调的感觉,跟前者一比就像个鸡肋。
吕雍眼光是有的,但掌控力不足,还想做吕布没做的事情,看来大宛和宛城的成功让这小子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郭嘉点点头,既然吕布已经意识到问题在哪里,他便不必多言了,说多了难免有离间人家父子之嫌。
不过吕布因此专门回一趟长安让郭嘉有些遗憾,他还想看看那五行船究竟是怎么个样子,现在只有个轮廓还有吕布说的那些,郭嘉很想乘坐,结果一艘船就得造个一年多,估计到时候中原都打下了,不会真的想凭借一艘船去拿江东吧?
“主公,中原准备如何?”郭嘉看着吕布问道。
“照原计划,冀州降军已经送去洛阳,虽不及关中军精锐,但配合南阳军,攻取中原当不在话下。”吕布看了看桌上摆放的地图。
中原之战不可能因为自己离开就不打了,其实冀州之战吕布也只是管个后勤,他在战场上的影响力没有旁人想的那般重要,他在可以打,不在同样可以打,如今冀州已经被吕布掌控,将冀州军投入中原战场是完全可用的,只是战力很难跟训练有素的关中将士媲美。
当初修建两条铁路的目的主要为的是中原,先打冀州只是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而已,中原打下来天下基本就是只剩下一些边边角角了,可以慢慢来,但中原必须尽快拿下,而且损失必须尽量小一些。
天下纷争这些年,人口损失太多了。
“主公,嘉有一言,想问主公。”郭嘉看着吕布道。
“你这般客气,这问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事。”吕布笑道:“你都这般说了,不答你显得小气。”
郭嘉也笑了,看着吕布道:“主公,天下平定之后,主公准备如何做?”
这个话问的就很广泛了,可以说是你想不想当皇帝,也可以说你对这天下未来治理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是对生活的态度,反正这种事儿自己意思表达到了,主公应该也能明白自己问的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一般开创之君,大多知道这天下来之不易,是以无论是汉朝也好,还是秦朝之前的那种状态也罢,开创之君大多能够强盛一段时间,若是换个人,或许评定之后,多半是励精图治,但郭嘉总觉得自家这主公想要的跟旁人不太一样。
现在的吕布,给人一种无欲无求之感,所有的事情,看似顺其自然,实际上早已在他胸中推演无数遍,哪怕遇到变数也能处变不惊,从容面对,现在给郭嘉的感觉,明明天下一统在望,但好像还有很多事情没做一般,吕布依旧是那般不急不躁的往前走。
吕雍这次的事情虽然办的有些砸,但其实反映出很多人的心态,其实吕布身边许多人都是希望吕布称帝的,虽然吕雍的这个时机选的不太好,但看看长安众人的反应便知道这种心理,郭嘉大概知道吕布是想以最体面的方式接过这个天下,但这似乎从来不是自己这主公的目标。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话,不敬些说,天下平定了,我做了天子,励精图治,最后在后世有个美名,也就如此了,待我死后,这天下再过数百年,或许就如今日之大汉一般,既然如此,何必如此费事?但若不做,我这般二十年征战天下又是为何?你们,众将士不答应,那些士人将来我走后估计也不会放过吕家。”
郭嘉端着茶杯仔细思索,虽然每一个开创之君都希望自己的基业能够千秋万代,但显然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这继任之君少有能超越开创之君者,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开创之君以及他手下那帮人体验过战乱之苦,知道天下太平来之不易,所以分外珍惜,但继任之君也是安享太平之君,越往后这种情况会越严重。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啊。
“再有。”吕布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看向窗外道:“我虽开创科举,然而科举虽能将士族打压,但莫要太久,再往后三十年,科举而出的新阶层便会出现,他们会如同士族一般,天下之权,也会越来越集中于这些人身上,若无果敢之君及时压制,最多百年,这开创之君打下的江山便会由盛转衰。”
这又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郭嘉苦恼的看着吕布,他有些后悔开口问了,百年之后的事情,你瞎操什么心?天下一直以来不都是如此吗?
“还有,如今太极炉已出,天下稳定之后,十年之内,会有新一轮的变化,百姓再难饿死,但新的问题会出现,奉孝应当也注意到了,商会随着这太极炉的不断繁盛而开始拥有更大的力量,压的太狠,会让豪商纷纷出走,但若不予以压制,最后便会伤民。”
“此外……”
“主公!”郭嘉连忙伸手拦住还想说下去的吕布,只是这三个问题,郭嘉给不了答案,一个都给不了,或者说自有国、家这样的概念之后,前两个问题就没有真正解决过,而自己这位主公,竟然想要将这个问题解决?
至于最后一个……都没遇到过,郭嘉现在也只能大概想想未来会怎样,吕布却已经开始想解决办法了。
像这种事情,只能见招拆招,吕布能够预见到这些问题,已经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很难得了,但……
“主公,这天下之事,不该寄托于一人之身,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如果每一代人都能做好,主公的前两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但可惜……有些人中途失败了,放弃了,所以才会如此,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恕嘉难以答复。”郭嘉苦笑着看向吕布。
理论上来说,如果每一代君王都能正确的处理每一件事情,将天下资源分配得当,就如郭嘉所说,国家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中途但凡有一个主事之人在国策上出了错误,就能直接摧毁这个链条,然后由盛转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