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555


大战结束,此战功臣自然该当封赏。
吕布三年未见妻儿,自然想念,回家与娇妻美妾团聚自不为外人道。
三日时间便在吕布和妻妾的团聚中消逝,吕布带着群臣上朝参拜刘协。
刘协对着吕布肃容一礼,不等吕布拒绝,刘协道:“朕此礼,一为汉室历代贤弟谢太尉扫平寰宇,二为天下苍生谢太尉结束战乱,苍生免于受苦!”
吕布没再拒绝,还了一礼道:“此乃臣分内之事。”
刘协笑道:“太尉无需自谦,若无太尉,便无今日之盛世,其他容后再论,今日是论功行赏之日。”
群臣各自站好后,刘协让身边的宦官开始宣读封赏诏书。
这次封赏是从低到高,先是各军参战将领,皆有封赏,然后便是在各个战场上有卓越表现的将领,如徐晃、庞德、张绣、曹性、魏续、宋宪、魏越等人,基本上都是实权将领,最差都是中郎将之职。
而后便是华雄、马超、魏延、甘宁这种独自指挥过一场征战的将领了,马超被封为安北将军,负责镇守幽州,甘宁为安南将军,负责南方水师,镇守江东,魏延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一带,华雄最为特殊,作为军中老将,跟徐荣等人是一个时代的,他这次虽非主将,但冀州之战基本是他打的,是以被封为镇东将军。
再往后便是高顺、徐荣、张辽这三大主将。
高顺任征西将军,张辽任征北将军,徐荣为征南将军,三人受兵部调遣,但位同兵部尚书,平日里会留在朝中述职,战时则率军出征。
除此之外,庞统、徐庶、郭嘉、法正作为随军谋主,也有封赏,郭嘉正式出任兵部尚书,庞统则为民部仆射,徐庶也升为兵部仆射。
还有后来江东战场上负责后勤的荀彧,也进入了民部,作为民部丞。
不过真正让人意外的是马钧被任命为工部尚书,这要放在长安时,绝对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但这一刻,朝中却无人反驳。
毕竟这三年征战中,所有人都看出了工匠蕴含的强大力量,直接掀翻了一个时代,固执守旧者基本都已经被吕布清除干净,如今朝中百官,对于马钧这个工匠成为朝中位比九卿的存在,虽然有些别扭,但没人能反驳。
这次大战,能够这么快结束,马钧和工部可说功不可没,若非工部,不可能打的这么顺利。
至此,六部尚书各自有主,礼部贾诩、吏部李儒、民部荀攸、刑部法衍、兵部郭嘉、工部马钧,朝廷的新基调到这一刻算是彻底完善了。
除此之外,还有陈登、程昱、娄圭、黄忠、文聘、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李典、于禁、曹纯、王威这些诸侯降将在最后一仗中也有功勋,都有封赏。
曹操和孙权,朝廷保持了二人爵位,但官位却是虚职,毕竟严格来说算是叛臣,如今能够重回朝堂已是不易,实权官职自然轮不到二人,二人对此也有准备,并无太多情绪。
然而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对吕布封赏了,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毕竟若说此番平定天下,功劳最大的自然就是吕布,其他人都有封赏,不封吕布于理不合,然而吕布如今已经是太尉,位列三公,爵位也是县侯,可说已经是封无可封了。
通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对吕布的做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杀!
毕竟天下已定,吕布这样无论人望还是能力都已经超越皇室的存在,留着便是对皇室的威胁。
但杀不了,天下事吕布打下来的,满朝文武基本都是吕布的人,刘协别说能不能杀的了,就算能杀,吕布一死,刚刚平定的天下恐怕立刻便会再度大乱。
既然不能杀,那就只能找到新的东西来封赏了。
“温侯吕布,自初平年间以来,屡立战功,于内休养生息,安民修德,于外征服诸侯,令天下重归一统,今日特打破祖治,封吕布为赵王,并拜为丞相,为朕总领朝纲,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陛下不可!”吕布躬身推辞道,这东西必须推辞,至少三次方可承接,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规矩。
“太尉不是与朕说过,昔日规矩未必适用今时,旁人或许不可,但朕以为,太尉之功足矣受此封赏,若是太尉愿意,朕这皇位也可让于太尉!”刘协起身笑道。
“陛下不可胡言,帝位怎可如此不慎!”吕布皱眉道。
“朕乃真心想让,太尉若不愿承接,这赵王之位却是必须接受。”刘协态度少有的强硬。
吕布只是不允,此去天子下朝。
刘协自然不愿,一者他觉得吕布当受此封,二来吕布不封,这封赏也进行不下去。
隔了三日,再度上朝邀请吕布受封,吕布坚决不受。
如此又过了半月,刘协率领群臣邀请吕布受封,吕布最终推拖不过,接受朝廷封赏,晋位为王。
“夫君封王,怎的还不高兴?”严氏给吕布倒上一杯茶,有些疑惑的看着吕布。
吕布封王,吕家众人身份自然也不一样了,严氏是王妃,王异和貂蝉虽然还是妾,但地位比之以往也有提升,吕玲绮成了郡主,吕雍则是世子。
吕布端着茶盏,摇头笑道:“此例一破,以后这封王的条件指挥不断降低,毕竟历朝历代总会有些功高之人或是特别受宠之人,而且以我今日之功,若是封王,难免会有人抱有其他想法。”
“天下都是夫君打下来的,于三军将士乃至天下百姓而言,夫君便是此时登位那也是名正言顺,夫君为何因此烦忧?”王异端着果盘过来,坐到吕布身边,诧异的看着吕布。
“不过又一次王朝轮回尔,有何意义?”吕布摇了摇头,他的目标不是这个。
王异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夫君,片刻后道:“天子之尊夫君都不愿要,却不知夫君胸中之志在何方?”
吕布笑道:“总想创一千年万年不灭之制度,或许这天下根本无需天子……也不对,天下必须有人统领江山,以维系天下,然而这天下不该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那夫君取而代之正是顺应天时。”王异诧异的看向吕布,这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吗?
“不是如此,而是皇位不该父子相传,或者说不该一脉相传!”吕布思索道:“若是家天下,王朝只会在盛极之后不断衰弱,而且也无法保证历代天子都是贤明之君,但若不拘泥于天子一姓,是否有什么制度能保证代代天子贤明?”
这是吕布这段时间想出来的,上古传说虽然听着有些玄幻,但终归是有些借鉴之处的。
但如何保证代代君主贤明?如何保证后代君王不会改回家天下?这些问题吕布一时间也想不出个解决之法来。
“自夏开启家天下以来,代代都是这般,莫非夫君想恢复古制?”王异皱眉道。
吕布摇了摇头:“既然失败了,便说明此法并不完善,我们要找的是适合如今的传承法度,唉~”
这也是吕布现在最糟心的,这些想法放到现在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恐怕天下人没几个能接受的,贸然推行,可能一代而终,并不符合吕布的期许,而且也没个商议之人,最重要的是,吕布有此念头,但却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不具备说服力,看来自己需找个时间再度进入模拟世界,用一世尝试下一步该如何做才行。
不过眼下没必要,接下来,天下要的是休养生息,要的是发展,有很多事要做,吕布得制定出未来的发展计划并安排下去才行……
第四百四十一章
摊牌
其实自吕布回来之后,所有人都在等吕布有所动作。
刘备在家每日默默擦拭宝剑,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对吕布造成任何实质伤害,但作为汉室宗亲,如今的宗正,若吕布真要代汉,他会站在天子面前,为汉室挥出自己的最后一剑。
不过如今还抱有跟刘备相通心思的人并不多,毕竟这天下都是吕布打下来的,吕布要取而代之,怕是刘协都没什么话说。
所有人都在等吕布迈出这最后一步,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吕布回来后并未如同他们想象的那般代汉,甚至开始各方面限制王权,搞的如今王权跟侯似乎也没什么区别了,更像个荣誉称号。
除此之外,吕布做的最多的就是梳理中原民生。
天下打下来了,三年之中,为了快速平定天下,很多地方其实是留下疙瘩了,也算是为尽快结束战乱做出的妥协,如今天下既定,这些昔日留下的疙瘩,自然要刨开重定。
优种之法的推广,以洛阳和长安为中心的工业化推广,在并州大规模探矿和开矿,每日忙的热火朝天,但想象中的代汉却并未发生,没人能摸清楚吕布究竟想干什么。
丞相府忙的很,曹操、荀彧都被吕布拉来给自己干活儿。
主要是计算人力、武力,吕布相接着泉州这条线将铁轨一直开到卢龙寨去,这其中要花费多少,需投入多少人力。
另外以后铁轨将成为大汉天下的常用交通设备,吕布在工部之下,又建了一缩轨道署,专门负责各地铁轨的修建和铺设,目前定下的有从洛阳去往合肥的一条,去往卢龙寨的一条,这两条是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乃至大半的,需要稍作休整就行,但还有一条却是通往西域的,这条铁轨,以目前的采矿、熔炼速度可不短。
为了方便南北运输,吕布将曹操之前挖过的渠道进行扩张,从官渡一直到合肥再到大江,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往北通一通。
目前丞相府虽然忙碌,但主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修路,另外一件则是办学。
经过这十多年的经营,关中的书院如今有十多座,洛阳有一座,蜀中有两座,南阳有一座,中原至今没有。
天下既定,吕布希望有更多的书院来为朝廷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不止是从政,实际上现在最缺的反而是工部的人才。
昔日由贾诩监督编纂的墨经,如今已经是书院重要读物,只是想凭此就培养出相迎的人才却是不够。
有过大魏的执政经验,吕布很清楚,随着太极炉的不断向民用转变,天下将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增长,到那时,物资会变得极度充裕,然而百姓却没有驾驭充裕物资的底蕴。
所以吕布这一次没有急着向民间推广太极炉,而是以修路和开启民智为主,这其中自然会受到一些明里暗里的抵制,有人建议吕布篡位,有人建议吕布对外扩张,总之不希望吕布停下来。
然而吕布的做法却是稳如泰山,对于这些言语一概充耳不闻,只是一步步的按照自己心中的规划前行。
天下统一的第二年,吕布倒是做了一件多余的事情,便是上表天子,改元。
“丞相欲改何年号?”刘协好奇道。
“年号不重要,臣是想自今岁起以此年号为本,以后便不再更改年号,哪怕改朝换代,此号也不可更改,以便后世统一历法!”吕布微笑道。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这吕布平定天下后不做一些权臣该做的事,整天不是修路就是办学,好不容易做点儿其他事情却跑来想要定后世历法?
不明白吕布想干什么,但既然丞相开口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自然有人开始着手去做。
因为以后可能一直用这个年号,至少吕布在世会一直持续这个年号,所以众人对于年号颇为慎重,最终,选择以汉兴为年号,这一年便是汉兴元年。
“丞相,吏部尚书求见。”吕布定了年号之后,继续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这日正跟曹操商议今岁赋税拨出多少来创办书院合适,落址何处,却见门卫进来,对着吕布一礼道。
“操先告辞。”曹操对着吕布一礼,告辞离开。
“主公。”李儒来到屋内,对着吕布一礼,虽然现在叫丞相更合适,但李儒这些老臣们更习惯以主公相称,吕布也没改,这样听着亲近。
“文忧来啦。”吕布点点头,让李儒坐下笑道:“你此时过来,怕是有事要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