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443

  高固始终没有回答。
  姬定笑道:“我知道高令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在于谦虚,毕竟高令尹亦是贵族出身。
  但是这三个答案是呼之欲出。
  谁在乎楚王的兴亡,当然是楚国贵族。何解?原因是楚国若亡了,楚国的贵族损失最大,因为他们将再也不是贵族。而贵族家中人才出得最多,抛开天赋不说,这平民家的孩子,长大之后就得干农活,哪有功夫读书,贵族的孩子从小就培养,二者就不能相提并论。”
  景翠、屈易为、昭阳听得是直点头。
  越发觉得这小子不是那么的面目可憎。
  很可爱!
  会说你就多说亿点。
  自进入战国以来,贵族就在不断地瓦解,人人变法,都是要废除贵族世袭,唯独姬定是反其道而行,是支持贵族世袭的。
  十分难得啊!
  高固反驳道:“魏国变法,使魏国称霸一时,秦国变法,令秦国国力大增,各国效仿,国力皆有所提升,你怎能说吴起变法是错的。”
  姬定道:“楚国废除吴起变法,就因此衰败了吗?在坐的几位,如今可都是楚国的顶梁柱,他们中又有哪个不是出自贵族?”
  景翠感动地瞧了眼姬定,我真是误会你了。
  高固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要变法?”
  姬定笑道:“试问谁不想变得更加强大,适才我也说了,胜利才是一切的基础,唯有变得更强大,才能够拥有无尽的胜利。”
  景翠突然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变法?”
  楚威王瞄了眼景翠,嘴角微微抽搐了下,你这也太好哄了吧。
  姬定道:“我的变法分上下二则,上则,强化贵族实力。”
  楚威王神色虽然没有变,但是手指头却不由自主的动了下,原来你与吴起变法的不同是在这里,吴起是强化君主权力,你是要强化贵族权力。
  嗯。
  确实刚刚相反。
  杀你的不可能是贵族,而是寡人啊!
  昭阳偷偷瞄了一眼楚威王。
  这同仇敌忾的气氛中出现了一丝诡异。
  景翠已经被姬定带到沟里去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兴致盎然地问道:“如何强化贵族实力?”
  姬定道:“之前我那三个问题已经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楚国灭亡,对贵族的伤害最大,故此贵族是最不希望见到楚国灭亡,同时贵族也是最希望楚国变得强大,贵族对于楚国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贵族出人才。
  而之前高令尹也说明了吴起变法并非是错的,原因在于贵族也会出一些平庸之辈,如果这些平庸的贵族,凭借世袭的关系,出现在楚国的最高决策层内,然后又提出一些会昏庸的建议,可能就会导致楚国亡国。
  要解决这个矛盾,其实很简单,就是确保贵族中最为优秀的人才,出现在楚国的最高决策层内。就如同在坐的各位一样,但是谁又敢保证,下一代也如各位一般出色,而这就是世袭制不确定性。”
  高固好奇道:“这如何确保?”
  姬定笑道:“让贵族中的天才从小得以锻炼,楚国地域广阔,但也有着许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同时也有着许多尚未控制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将是天才的施展之地,朝廷可以用律法得形式,规定但凡取得世袭高位的官职,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考验,比如说,开发出一片荒地,又比如说,管理好一片尚未控制的乡村。一步步来到这大殿里面。
  如果你连一个小地方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管理好偌大的国家,若是管理不好国家,受损失是所有的贵族,如果你能够做到,那为什么你不去证明。”
  说到这里,他看向楚威王道:“大王,不管你是否拜我为相,您都得想办法激励贵族奋发图强,如果贵族腐败了,堕落了,国家也就亡了。”
  高固听完之后,心中直叹,这小子还真是一个天才。
  从昭阳他们都不出声,就可见一斑啊!
  他们心里是认同的。
  但其实姬定是要增加世袭的难度,不能再随便世袭就上位。
  按理来说,昭阳肯定应该反对。
  但是姬定这番话,有一个论点,令他们很动心。
  姬定确实是增加了世袭高位的难度,但同时他也确保这高位必属贵族,只不过你得先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昭阳他们自然也是非常认同,你在自己的封邑里面,你吃喝玩乐随便你,但是你要进入国家决策圈,你就必须要对大家都负责,你的决策失误,可是损害大家的利益。
  这个说法没有一点毛病。
  楚国贵族与楚国,不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屈易为笑道:“既然如此的话,那你岂不是白走一趟,你非我楚国贵族出身,又怎能在我楚国位居高位。”
  姬定笑道:“此言差矣,我来的恰到时候,如果变法,必须要我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不能多,但也不能少。”
  屈易为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比如你们屈氏的一名勇士与昭氏的一名勇士决斗,该请谁来做判决,贵族之间相互联姻,相互也有矛盾,不管请谁,另一方可能都有些不服,这时候请一个外人来,与大家都没有关系,是不是最为公平的。
  变法亦是如此,如果这变法由你们贵族来策划,就是你们制定出再好的政策,总有一方会不服,我乃外人,与各位又无怨无恩,由我来变法,自然最为公正得。”
  屈易为沉吟不语。
  的确,如果由他们屈氏来变法,昭氏和景氏肯定不服,你们屈氏来主导变法,证明你在我们之上,这当然是不行的。
  但是姬定不同,姬定没有地位,没有身份,大家只会考虑变法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不会考虑到家族之间的地位和权力。
  楚威王倒是没有对此表态,他只是问道:“下则呢?”
  姬定道:“下则自然是关于楚国平民的,贵族只能确保决策不失误,但是完成决策的终究还是平民,不管是种田,还是打仗。
  秦国因变法而国力强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迫使秦人都耕种土地,如今秦人就两个选择,要么打仗,要么耕地。
  但那是因为关中有着现成的沃土,这一点楚国是难以效仿,楚国的土地都是需要开发的,如何开发土地,这是需要技术的,我的建议就是引入墨者。”
  墨者?
  景翠他们皆是用一种怪异地目光看着姬定。
  这边推贵族,那边推墨者,这听着都觉得矛盾。
  毕竟墨者尚贤,且都是穷苦大众,又反对不义之战,这个局怎么玩。
  姬定瞧了他们一眼,笑道:“我知道各位对于墨者有着诸多怀疑,但也证明各位对于墨者并非是真正的了解,对于墨者也只有一个十分笼统的看法。”
  年纪最大,且见多识广的高固便问道:“此话怎讲?”
  姬定道:“天下墨者其实分好几派,而据我所知,其中宋国就有一支墨者追求墨学中的工技之术,志在帮助穷苦贫民。”
  高固便道:“你指得可是那端木复所领导的墨者。”
  “正是。”
  姬定点点头,道:“高令尹知道端木复,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免得有人质疑我是在说谎。这一派墨者有两个优点,对于楚国而言,就是最完美的补充。”
  屈易为问道:“哪两个优点?”
  姬定笑道:“第一,工技之术。楚国疆土乃诸国之最,但目前所用之地,又是诸国之中最少得,故而拥有最辽阔土地得楚国,真实的实力并没有比其他国家强大多少。
  而墨者的工技之术,与楚国的辽阔的疆域简直就是完美的契合,是能够将楚国的潜力给挖掘出来,各位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楚国国力提升十倍,那又是怎样得存在?。”
  这一番话很好理解,而且听得是极其悦耳。
  他们都是国家的领导者,自然也知道辽阔的疆域乃是楚国最大的资本,是其它诸侯国难以企及的。
  姬定又继续言道:“可光有土地,光有工技,还是不行,还是需要平民劳动,若是惰性成风,再多的土地,再好的工技,也种不出一粒粮食来。而墨者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楚国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支持。”
  沉默许久的昭阳突然道:“你不能光说墨者的优点,而不说墨者的缺点。”
  姬定笑道:“大将军言之有理,但是二者相处,必然是要相互谦让,而不是一味得索取,如何吸引墨者来此,必须满足墨者的一些需求。
  而我认为墨者最渴望的,就是实现心中信仰,如果能够帮助穷人致富,如果能够多劳多得,对于墨者而言,无疑也是一个满足。
  而这恰恰也是楚国所需求的。”
  昭阳问道:“这话又从何说起?”
  姬定道:“我仔细分析过秦国的成功,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军功制,为何军功制能够令秦国取得成功,很简单,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一个国家想要长久,就必须给予平民一个上升的机会,否则的话,这个国家决不能长久,因为没有哪个平民在这种国家会有归属感。”
  高固也好,屈易为也罢,听得是连连点头。
  这绝对是警世之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