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43

  说到这里,他稍稍顿了下,又道:“另外,臣听闻成周之所以得到许多大富商的支持,皆因那黄纸,如果我们能够控制王城,得到造黄纸之术的话,那些富商必然也会支持我们。”
  擒贼先擒王,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且不说他们之前由于畏惧秦人,一直闷不吭声,任由姬定在那里忽悠,导致关于议会制的议论,已经是压不上去,关键他们对于成周的优势,就是兵力更强,肯定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在于姬朝商议之后,蔡陈便火速出得宫去,前往武罗家,原来这西周的兵马一直都归武罗氏掌管,但其实姬朝也不想,只因武罗氏是有着韩国背景,若没有韩国的支持,西周公国也存活不了,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正好两个士大夫见到蔡陈飞奔出宫。
  其中一人不禁道:“咦?那不是蔡大夫吗?他这是急着去哪?”
  “看来是有大动作啊!”
  “那你想好了没有?”
  “原本还没有想好,但是如今的话...这天子到底是天子啊,洛邑能够存活至今,全凭有天子在,否则的话,早就被诸侯国给瓜分殆尽。”
  “是呀!以前还以为天子衰微,已变得是可有可无,不曾想,在如此情况下,秦君都坚持尊奉天子,可见我们皆是活在天子的庇佑之中啊。”
  “道理正是如此。”
  ......
  武罗府。
  “蔡大夫请放心,兵马早已调派好,只待君上一声令下,我们便可立刻包围王城。”武罗氏的家主武罗柱向蔡陈保证道。
  因为之前大家都在招兵买马,西周方面早就将兵马集中起来。
  蔡陈拱手道:“有将军这句话,那我便放心了。那行,我就先回宫向君上复命。”
  “蔡大夫慢走。”
  这蔡陈前脚刚走,一人便急匆匆来到府上,将一封密函递给武罗柱,“主公,这是阳翟(韩国都城)刚刚送来的密函。”
  武罗柱接过来一看,不禁大惊失色。
  他身边一名谋士问道:“主公为何这般神情?”
  武罗柱将密函递给他。
  那谋士看罢,只是稍稍皱了下眉头,然后道:“这倒也不奇怪。”
  武罗柱忙问道:“此话怎讲?”
  那谋士道:“如今秦君已言明尊奉天子,而韩君又才刚刚即位,自然不愿意在此时出兵洛邑,避免与秦国发生矛盾。然而,洛邑表面上是风平浪静,但底下却是暗流汹涌,各大家族都备有兵马,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一旦发生内乱,在韩国不出兵的情况下,这胜败犹未可知,但如果主公倒戈相向,那将不会出现任何意外,同时将来主公在议会里面是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且地位举足轻重,这并不会令局势失控,韩君只是选择一种最为稳妥的方式。”
  然而,姬定对于他们的效率,真是深感不满,这袖子都撸起来了,光看着可不行,得干起来啊!
  王城。
  夜已深,王宫的灯火也相继熄灭,渐渐地,就只听得那蛐蛙放声高唱,好似一首催眠曲,催促着人们入睡。
  “刺客!”
  “有刺客!”
  一声尖厉地大喊声,打破了王宫的寂静。
第14章
父爱如山
  翌日。
  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但是成周的国人们已经纷纷来到街上,三三两两围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议论昨夜王宫里面发生的事。
  “你们也都听说了。”
  “大王刚刚计退秦人,怎么转眼就被刺杀,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真的,我兄长就在宫中任职,昨夜本都已经回家休息,可谁知半夜又被叫去宫中。”
  “不知大王可安好?”
  “听说好像并无大碍,只是受了一点小伤。”
  ......
  “这到底是谁干的呀?”
  “有人怀疑是西周那边干的?”
  “此话怎讲?”
  “听说这都是因为大王提出议会制,惹怒了西周国君。”
  ......
  宫门前。
  “有没有见到大王?”
  蔡叔度见到毕高子,急忙上前问道。
  毕高子摇摇头。
  “世子呢?”
  蔡叔度又问道。
  毕高子兀自摇摇头,又道:“看来传言非虚,昨夜宫里必然发生了一些事,你看那城门前的护卫都多了不少。”
  蔡叔度紧锁眉头道:“你以为这是谁干的?”
  毕高子低声道:“我方才听说昨夜宫里抓了不少人,都是外面派来监视大王的,你说谁有能力在王宫安排那么多细作。”
  蔡叔度叹了口气:“这一切尚未有定论,他们犯不着如此急切吧。”
  正当这时,一人来到毕高子身旁,在毕高子耳边轻声说得几句。
  “我知道了。”毕高子点点头,又向蔡叔度道:“也许这只是一个借口。”
  蔡叔度一愣,道:“此话何意?”
  毕高子道:“我的人刚刚收到消息,西周方面准备派兵来加强对王城的保护。”
  蔡叔度那和蔼可亲的胖脸露出一丝愤怒。
  ......
  砰!
  成之望将一个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又环视在坐的富商们,“看来此战是避无可避了。”
  “是呀!天子尚且都能够反省自己,让权于我们,以求团结洛邑,而他们却只顾一己私利,真是岂有此理。”
  “我看还不止如此,你们想想看,倘若天子有任何闪失,他们又借此出兵控制王城,那黄纸自然也会落在他们手里,到时我们可真是白忙活一场啊!”
  “既然如此,那我以为也没有什么可说得了。”
  ......
  攘外必先安内,若是反过来说,就是乱内也必先安外。
  这外部才刚刚稳定下来,就传出天子被刺杀的消息,这可真是大戏连台,精彩纷呈,自周朝没落以来,洛邑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围观群众亦是看得高潮迭起。
  这洛邑虽小,一时间竟也是暗流汹涌,原因就在于参与人数众多,不像其它诸侯国,要闹也就是几个大贵族之间,就如那三家分晋。
  而在如今的洛邑,基本上有产者都参与其中。
  然而,这人多嘴杂就难以控制。
  任何一个成熟的政客,其实都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发生,甚至可以说这是政客最忌讳的一点,因为一旦失去控制,那政客就将失去意义。
  “定儿,你是否太过着急了?”
  但见姬扁躺在塌上,面色红润,一点也不像似一个伤者,不过他眼中却充满忧虑地看着坐在一旁的姬定。
  姬定轻轻一叹:“孩儿也没有办法。”
  “什么没有办法,待一切都安定之后,再做打算,岂不更好,你为何要急于动手。”
  姬扁急得是直接坐起身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