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43

  张仪就爱这种气氛,道:“二位说得不错,王都是打出来的,不过最终我们还是会让你们承认的。”
  姬定笑道:“那可不见得,毕竟你张仪可是出了名说话不算话,要真打起来,你们秦国究竟愿意出多少兵,还真不知道啊!”
  张仪冷笑道:“上回可是你们楚国先背信弃义,当时我们结盟只是说进攻魏国,但是你们楚国却想借此将齐国拉下水,我们秦国可无意与齐国为敌,我们也不愿意被你们楚国利用,故而才决定与魏国结盟。”
  坐在后面的司马昭鱼和王子槐听得皆是气愤不已,你这真是不要脸,睁着眼说瞎话。
  但问题是这事只有他们两家知道,其他诸侯都是将信将疑。
  大家都知道,秦楚都不是什么好人。
  姬定笑道:“就算我们有意拉齐国下水,可若你们秦国不答应,我们楚国又岂会蠢到独自去招惹齐国。”
  张仪道:“你们楚国无非是想逼迫我们对齐宣战,但是我们秦国可不会上当。”
  姬定突然瞧向惠施,道:“此事魏相应该知晓一二吧。”
  张仪也看向惠施。
  惠施哼道:“你们是不是有些欺人太甚,还是你们认为我们魏国当真好欺负。”
  一句话,怼得姬定和张仪都不好意思张口。
  这简直就是在魏国伤口上撒盐。
  宋国相邦王受突然道:“各位先勿要动怒,齐国召开此次会议,其目的乃是为了解决纷争,如今好不容易达成和解,我以为这称王一事,是可以缓缓再说。”
  大戊午点头道:“这我也赞成,此事还是容后再议吧。”
  张仪惊诧地看着大戊午。
  这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呀!
  形势是立刻急转直下。
  这宋国跳出来,赵国又突然反水,而魏国也没有给予秦国任何支持,这么一来的话,此事可就不那么好成了,毕竟楚国和齐国的态度是那么坚决,要是你们敢称王,必定会挨揍,我们绝不会当做没有看见。
  那燕国、韩国见形势不对,也都不做声了。
  秦国毕竟是缩在后面的,想要打秦国还真不容易,那么齐楚肯定是拿他们两国出气,这建议可不是他们提出来得,他们不过是想坐秦国的顺风船,可不愿意为此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张仪瞧了他们一眼,心知今日恐怕难以挽回,心平气和道:“不管你们如何选择,反正我主是肯定要称王的,在此我先通知各位一声。张仪告辞。”
  说罢,他就气冲冲的离开了。
  姬定笑道:“论迟到早退,我还就服秦相。”
  邹忌闻言当即呵呵笑了起来。
  其余相邦则是面面相觑,这神色显得有些怪异!
  其实这个结果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要知道楚国是此次战争中,最大的输家,而秦国则是最大的赢家。
  按理来说,此次会议应该是秦国和齐国各领风骚。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楚相凭借着嘴炮,硬生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而秦国反倒是四处碰壁。
  要驱赶郑氏,结果郑氏却以主人的身份坐在这里与他们一块开会。
  要称王,结果到头来却没有人响应。
  反而是楚相一个战略平衡,完全将秦国的野心给暴露出来,令大家都心生警惕之心。
  但话说回来,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平衡,他们是乐于见到这个结果的,如果秦国在战场占尽便宜,在谈判桌上又占尽便宜,那大家都会很难受的。
  然而,张仪此番来此,可就是想着通吃的,他自己也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惨败。
  回到住所,便立刻吩咐魏章准备一下,立刻启程回咸阳。
  魏章只觉异常憋屈,道:“主公,咱们就这么回去,那...那也太丢人了。”
  张仪哼道:“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没有我们秦国,这场会议将毫无意义。”
  对于秦国而言,并不是那么迫切的需要这场会议,既然捞不到好处,那自然就当没有来过。
  当日,张仪不顾外交礼仪,直接不辞而别。
  他这么不负责任地拍拍屁股走人,也确实令未来也充满着一些变数。
  邹忌便找到姬定商量该如何应对。
  “楚相,秦相就这么走了,我看秦国可能不会善罢甘休啊!”
  “秦相之所以走,那只不过是因为秦国得野心太大。”姬定笑道:“就事论事,此次会议上,我们也并没有说要从秦国身上割一块肉下来,而秦国却老是想着拿别人的东西做自己的顺水人情,这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邹忌道:“话虽如此,但是秦国可能会出兵贵国。”
  姬定非常硬气道:“那正是我们楚国所期望的。”
  邹忌捋了捋胡须,没有做声。
  姬定岂不知他在担忧什么,又道:“不过我并不希望,又将其它诸侯国卷入进来,我们楚国一定会支持这个会议,以求能够及时与各位沟通,避免一些误会。”
  邹忌笑着点点头。
  楚国要单独面对秦国,自然也不会畏惧,楚国现在就怕两线作战,毕竟楚国太大了,这个会议如果能够帮助楚国稳定住东边,那当然是有利于楚国的。
  但是老奸巨猾的邹忌,可不想此时表态,虽然是他和姬定一块气走了张仪,但是他认为齐国作为大国,是绝不应该在楚国和秦国中间选边站。
  当然看情况而定。
  这也是齐国一直以来的套路,老想着别人先打的筋疲力尽,最后齐国才出兵。
  齐国当然有资格看情况而定,但是其它国家可没有齐国这么有底气,一旦齐楚开战,他们可能要被迫选边站。
  尤其是身处四战之地的三晋。
  但是在魏国看来,这却是一个大好机会,一直低调的惠施,可就在等这一刻啊!
  在得知张仪离开之后,惠施赶紧与大戊午将韩相公仲侈约来,魏赵已经达成共识,就差韩国。
  “此次大战,虽说楚国是最大的输家,但真正损失惨重的其实是我们魏国。”
  三人刚刚照面,惠施便是一顿诉苦。
  大戊午赶紧点头道:“魏相言之有理,如今秦相走了,秦楚之间极有可能开战,一旦秦楚开战,我们也必然会卷入其中,我们赵国可不想老是被人当刀使。”
  公仲侈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毕竟韩国与秦国目前打得火热,试探道:“那依二位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惠施就道:“在我看来,不管是秦国、楚国、还是齐国,都不是什么善类,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如此才能够与他们抗衡。”
  大戊午也点头道:“如今这情况,我们三家必须放下一切的恩怨,否则的话,迟早会被他们给吞了。”
  惠施又道:“如果我们三家联合起来,就还可以拉拢燕国、中山国、宋国,毕竟他们可也没有少被秦、齐、楚三国欺负啊!”
  公仲侈瞧了眼大戊午,道:“这恐怕很难吧。”
  大戊午并没有表态。
  惠施道:“这个可以到时看情形而定,目前来说,我们三家是一定要联合起来,否则的话,只怕又将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公仲侈思前想后,觉得如果魏国也脱离三国联盟,再加上秦楚的矛盾,韩国必然会卷入其中,相比较起来,他们三家联合,是更有利于韩国的利益,于是也点头答应下来。
第117章
制造工具人
  战争到底只是政治的延续。
  虽然秦国取得此次战役的胜利,夺得了一个战略先机,将兵马布置在河东地区,但是在外交上面,张仪却是铩羽而归,甚至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未能成功破坏齐楚关系。
  第二,也未能离间三晋、燕国与齐楚的关系。
  第三,未能巩固与三晋的关系。
  而楚国虽然在此战中丢了几百里土地,但是在外交上面,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秦国方面,是来索取的,而楚国方面,则是来奉献的。
  张仪是想着躲在后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而楚国则是自己站出来,正面硬刚秦国。
  原本大家都还是有些畏惧秦国的,毕竟秦国的军事力量确实比以前强大不少,但如今楚国表现出一副与秦国势不两立的架势,那么各国自然也就不再畏惧秦国。
  秦国如果与楚国争锋,自然就无暇对他们施加压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