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443

  而魏国自然偏向楚国的,惠施非常担心齐国会南下进攻楚国,故此才组了这个局来请君入瓮。
  他一开始就要求打秦国,因为他知道韩国、赵国、燕国是肯定不会答应的,既然不打秦国,那咱们也不能打楚国。
  如果他们都联合起来,制止战火袭扰中原,那齐国自然也得掂量掂量。
  .....
  “多谢魏相挺身相助。”
  楚国驻濮阳大臣屈善向惠施拱手一礼。
  惠施忙道:“哪里!哪里!当初全凭贵国仗义相助,我国才能够度过难关,如今贵国有难,我国又岂会袖手旁观。”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道:“只不过我国如今还未治理好河东地区,再加上韩国与赵国又不想与秦为敌,所能做的,也十分有限。
  不过足下可回信楚王,等到我们治理好河东,我们必将出兵河西,以减轻贵国在巴蜀的压力。”
  屈善闻言,不禁大喜,连连道谢,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殊不知惠施这么说,也希望楚国继续给予魏国支持,确保秦国不会在河东尚未治理好之前,就入侵河东。
  但不管怎么样,惠施此计,确实能够减轻楚国的压力,至少五大诸侯国都已经表态,不参与秦楚之争。
  但齐国显然不愿意就此罢手。
  齐国目前是占有绝对优势,为什么不参与,这个局他们是可以去玩的呀。
  这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啊!
  于是邹忌又生一计,悄悄找来宋国驻守濮阳的官员,因为宋国并未签那协议,他让宋国找个借口出兵楚国的巨阳,也就是今安徽太和县。
  如今这个地方非常关键,刚好是在宋国南部与徐州之间,如果能够拿下这里,那么徐州西面就非常安全,徐州亦可协助宋国防守楚国。
  而齐国将在后面全力支持宋国。
  ......
  此时姬定早已经离开巫山,带着法克和莽,顺着巴江南下,秘密前往蜀地。
  而途中,他又与刚从昭阳封地赶来的鲁伯友会合。
  只要秦君入蜀,他也必去蜀地一趟,对于他个人而言,蜀地是一个极其重要战略位置。
  只不过秦军一战灭蜀,也打乱了他的计划,他暂时都没有办法与蜀地的墨者联系上,在他出行之前,就已经写信给子让,让他想办法帮自己联系上蜀中的墨者。
  而子让则是直接派鲁伯友前来相助。
  经过数日的赶路,几人终于沿着青水悄悄进入了蜀地。
  如今居住在这里的人,主要是羌人为主,这文化还是非常古老的,多半是以萨满教为主。
  在一个昏暗的山洞内,洞内竖着各式各样的图腾,石壁上也画着一些古怪的图案。
  “先生,咱们还是出去等吧,这...这山洞里面有些令人慎得慌。”法克只觉这洞内阴风阵阵,背后凉飕飕的。
  可是姬定瞅着石壁上的图案,却是极为入迷,还让莽举着火把,为他照明。他挥挥手道:“你出去等就是了,我再看看。”
  他对于这些文化可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他也算是这方面的业余高手。
  “那...那我出去等。”
  法克实在是不想留在这里,这些古怪的图腾都吓得他够呛。
  正当这时,只听得一阵脚步声。
  “先生!先生!”
  又见鲁伯友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其身后还跟着五人,大概都在三十岁左右,皆是身着短打,满面风霜,双手满是老茧,脚上一双草鞋。
  可真是墨者的标准造型。
  是肉眼可见的苦啊。
  墨家为何盛极一时,却又很快就销声匿迹,跟这吃苦耐劳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身为墨者,可真是太苦了。
  平民百姓也不想吃苦啊!
  鲁伯友喘着粗气向姬定介绍道:“先生,这位是我原生师兄,这位是我杜远师兄,这位是我宋水师兄,这位是我黑弋师兄,这位是我伯太师兄。”
  姬定拱手道:“久仰!久仰!”
  鲁伯友又向那五位师兄介绍道:“这位便是恩师在信中提到的周济,周先生。”
  五人皆是抱拳一礼。
  他们五人看着像似三大五粗,大字不识的工匠,但这一开口,一行礼,立刻又表露出一股读书人的气质。
  这子让的学生,他们能不识字吗。
  他们五人本是在秦国,后来因为与秦国墨者有所不合,于是辗转来到蜀国宣扬墨家思想。
  而之前子让就已经写了信给他们,告知他们,将派一位周先生来领导蜀地的墨者。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周先生恁地年轻,若非鲁伯友在,他们只怕会认为姬定是一个大骗子。
  一番介绍之后,几人在洞中席地而坐。
  姬定开门见山道:“我此番前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蜀地建立起一个以墨家思想为主的国家。”
  五人一听,不禁是面面相觑。
  杜远便问道:“先生凭何说此话?”
  姬定道:“信仰。”
  “......!”
  信仰谁没有?
  黑弋就道:“恐怕光凭信仰还是不够的,如今秦军正在到处追击蜀王,蜀国已经是危在旦夕,光凭我们墨者的力量是难以阻止秦军的。”
  姬定笑道:“那得看你们为得是什么?”
  黑弋反问道:“不知先生为得又是什么?”
  “为得是天下苍生。”
  姬定道:“自周王室没落以来,各诸侯国都已经打了数百年的战争,以至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为何而战,为得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天下苍生又为何死,为得却也是他们的荣华富贵,诸位不觉得这很不合理吗?”
  杜远叹道:“这又有什么办法,我们墨者四处劝阻诸侯,希望他们能够停止这不义之战,但他们却是不听。”
  姬定笑道:“那只是因为你是错的。”
  原生皱眉道:“圣祖所提倡的兼爱、非攻,怎能说是错的。”
  姬定道:“兼爱没错,非攻亦无错,但是我们墨者的做法却是大错特错,错得离谱。”
  “此话怎讲?”原生问道。
  姬定道:“那儒家尚礼,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说,故而儒家学士游说君主,乃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墨家是尚贤,敢问各位,这天下诸侯又有哪位配得上那贤者之位?”
  “......!”
  五人皱眉不语。
  如果从非攻、兼爱的角度来看,各诸侯都配不上贤者,他们中谁没有打过那不义之战啊!
  姬定又问道:“各位怎不说话?”
  杜远道:“观天下诸侯,倒是没有人配得上贤者之位。”
  姬定笑道:“那就奇怪了,圣祖尚贤,而你们却去游说那不贤之主,此乃尚贤吗?此乃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当你们游说那些不贤之主时,不就是给予他们肯定吗?”
  杜远一时词穷,不知如何反驳。
  宋水问道:“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
  姬定道:“推翻他们,再立贤主。”
  杜远又道:“可是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我们墨者的力量难以与他们抗衡。”
  姬定哼道:“什么墨者,什么儒生,你们若是还保留这种观念,那将永远无法取得成功。”
  五人听得是越发糊涂了。
  宋水困惑道:“还请先生恕吾等愚钝,不知先生此话又从何说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