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443

  陈庄怒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做不像是?”
  那人回答道:“我们的确遭遇到蜀军的连番袭击,但对方都是数百人组成的小规模的军队,对我军袭扰一番就撤了。”
  又是袭扰?
  陈庄是咬牙切齿道:“这些混蛋,待我援军抵达,我定要他们不得好死。”
  但援军未到,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又道:“这些贼寇虽然逃之夭夭,但遭此重创,一时半会也难以恢复过来,还是先去解决广都的蜀军。”
  归根结底,还是这里的人马太少了一点,但是要做的事,却又太多了,内部问题都还没有处理好,周边到处都是贼寇,陈庄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要是让他知道张仪已经将援军全部调去巴中防守,真不知他会不会气得吐血。
  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惠施却有吐血的冲动。
  姬定在会议厅向宋国宣战之后,就一直躲在后宫与姬舒缠绵,连屈善都见不到他的面,倒不是他沉迷于女色,只不过这些驻扎在此的官员,并没有这等大事的决定权,故此姬定懒得跟他们瞎BB。
  直到惠施抵达濮阳,他才露面。
  那惠施见到姬定,顿时是口沫横飞。
  “你们楚国是疯了吗?那边在巴蜀与秦军的战斗还未结束,又想在东边挑起新得战争,我倒想知道你们楚国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死?”
  “魏相还请息怒。”姬定淡定地笑道。
  惠施道:“老夫并未生气,老夫只是感到困惑,你们楚国为什么要急于向宋国宣战。”
  姬定道:“可不是我们楚国想要在东边挑起新得战争,而是宋齐两国想发动战争。”
  惠施立刻道:“那你这么做,岂不是正中他们下怀。”
  姬定道:“我们主动向宋国宣战,那是因为我们楚国判断,这一场战争避无可避,于是才决定先声夺人。”
  “谁说避无可避。”
  惠施道:“此事在老夫看来,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不等他说完,姬定便道:“但要我们楚国对此处处忍让。”
  惠施道:“那有何问题?想那越王勾践,为求保存越国,都不惜卧薪尝胆,你们楚人连这一点屈辱都无法接受吗?”
  这各国都有屈辱史,秦国当年也对魏国卑躬屈膝,毕竟人们只会记住最后得胜利者。
  姬定道:“但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能够换得吴王夫差放越国一马,但纵使我们处处忍让,换来只会是对方变本加厉。
  魏相想想看,这如今楚国与秦国在巴蜀战争规模越打越大,双方都在不断的增兵,齐国怎么可能耐得住寂寞。
  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发动这场战争的,上回魏相巧计使得齐国被迫签下协议,可转眼齐国便唆使宋国挑衅楚国,可见一斑呀!除非能够令秦楚停战,但是楚国是不会允许秦国在巴蜀站稳脚跟的。”
  惠施闭目一叹,坐了下去,问道:“那你们能够同时与秦齐宋三国作战吗?”
  姬定笑道:“我此番来此,就是希望能够得到魏国的相助。”
  惠施又叹了口气,他就担心姬定开这口,道:“如今我国正在休养生息,上至君,下至民都不想再卷入战争中。”
  如今最不想打仗的可就是魏国。
  真的是打厌烦了。
  战国初期,就是魏国在挑战其它诸侯国。
  如今魏国国内迫切地希望和平。
  那韩国亦是如此啊!
  姬定又道:“但如果能够让贵国既置身事外,同时又能够迫使宋国倒向我们楚魏,魏相认为值不值得?”
  惠施眸光一闪,道:“此话怎讲?”
  这两点令他很是心动啊!
  首先,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是魏国如今主要战略目的。
  其次,宋国倒向楚魏,这对于魏国战略而言,可真是一大利好消息!当初郑国重新划定边界,暂时将齐国与魏国隔离开来,可是宋国与魏国南边有大面积接壤,齐国可以通过宋国进攻魏国,而魏国却难以通过宋国进攻齐国。
  战略上就是不平衡的。
  但如果宋国能够倒向魏国,情况就刚刚反过来。
  姬定道:“原本楚王打算让贵国直接出兵与楚军联合,进攻宋国,经我劝说之后,贵国只需要暗中借兵给我国,在巨阳阻挡宋国的进攻,不需要我们抽调徐州前线的兵力。如此一来,就可以保证贵国不被卷入其中。”
  惠施皱眉道:“这焉能瞒住齐国。”
  姬定笑道:“齐国唆使宋国,难道这真是一个秘密吗?”
  惠施沉吟不语。
  姬定又道:“而我主动向宋国宣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齐国老是拿宋国来当刀使,齐国却躲在背后装仁义,这我们都很难受。
  而我仔细研究过宋国的国情,他们国内权贵多半都经商,且因此富甲一方,原因就在于宋国的地理位置,那商丘、彭城皆是有名的大都会。
  可一旦打起仗来,宋国的经商环境必然会遭到破坏,而我们同时力保濮阳不遭到战火袭扰,再加上我们两国暗中支持,改变商道,足以令濮阳取代商丘的地位。
  那么宋国贵族自然会感到不满,因为这场战争乃是宋国挑起的,而这就给了我们可趁之机,我们可以暗中与宋国贵族联合,推翻现任国君,再立一个亲魏亲楚的国君上去。”
  惠施眨了眨眼,道:“我知道那宋君之弟戴偃可一直都怀有野心。”
  姬定错愕道:“魏相如何得知?”
  话一出口,姬定便反应过来,笑道:“看来魏相早就想这么干了。”
第147章
三强争霸
  不管怎么说,魏国到底是战国时期的初代霸主,那魏惠王在即位初期,可也是雄心壮志,只不过最终是将一手好牌,给打得稀烂。
  但到底是霸主,眼中看到的还是天下。
  跟卫侯可不一样,卫侯看到的只是手里那丁点权力而已。
  魏国在各国都有自己的布局,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兵家上策。
  如果能够策反搞垮一个国家,那为什么还要派千军万马过去打。
  宋国倒向齐国自然是魏国不想见到的,因为这不利于魏国的霸业,魏国一直都在关注着宋国国内。
  虽然今日的魏国已经不是当初的魏国,也无力再去更迭宋国的政权,但是曾今的布局,曾今棋子,都还是了然于胸的。
  如果以借兵给楚国,能够阻止齐国西扩,同时换取一个亲魏的宋国,这显然是非常值得的。
  惠施有些动心。
  于是又向姬定询问,到底要借多少兵马。
  姬定给出的答案是三万,但魏国还得准备两万预备兵马,具体就看到齐国会增兵多少。
  楚国向魏国借兵,主要就是两个原因,其一,就是建立起信任,之前一直都是楚国在付出,魏国可什么都没有付出,在这种关键时刻,口头承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楚威王必须要看到魏国的付出。
  其二,就是避免动用徐州的兵马,楚国就怕齐国是在巨阳虚晃一枪,然后从徐州出兵南下。
  然而,这五万兵马,对于秦国、楚国、齐国可能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此时魏国而言,可真不是小事。
  惠施也不太敢擅自做主啊!
  于是他又火速返回大梁,将楚国的条件告知魏惠王。
  魏惠王听罢,显得有些犹豫,于是召集一干重臣,商议到底该如何抉择。
  那成陵君听到要借兵楚国,立刻站出来反对道:“大王,臣以为目前楚国是四面树敌,继续与楚国结盟只会令我们深陷其中,臣建议咱们何不与齐国结盟,共同对付楚国。”
  立刻就有不少大夫站出来,支持成陵君的建议。
  从传统观念来说,齐国到底是中原大国,且文化底蕴深厚,而楚国只是南蛮子,二者相比,许多魏臣从主观意愿上就更倾向于齐国。
  大家都是文化人,好沟通,那楚人都是土鳖。
  而从现实来说,楚国目前境遇确实比较难,始终难以避免同时与两个大国作战,只要楚国与秦国开战,齐国必然会在背后捅刀子。
  反之,楚国若跟齐国开战,秦国也必然会在背后捅刀子,地理决定一切,那么就人性而言,大家也更愿意依附强者。
  魏惠王听到他们的建议,也有些动心,他也没有打算一直跟楚国结盟,可瞅着惠施沉默不语,于是问道:“相邦以为如何?”
  惠施瞧了眼魏惠王,道:“大王,我国身在齐楚两国中间,且暂时又无力与他们两国抗衡,故此我们要尽量平衡两国,如此才可保全我国啊。”
  说着,他环顾在坐的大夫们,又道:“你们说帮助齐国去对付楚国,可一旦我们将楚国击败,齐国会就此罢手吗?那么齐国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