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443

  齐相邹忌也并没有估计错,如今在魏国国内已经在开始减少麻种植,这布价下跌,相对而言,粮价等于是上涨。
  对于魏国贵族而言,这么低的布价,种麻是非常不划算的,再加上如今各国都缺粮食,哪怕是从经济层面考虑,种粮食显然更加划算一些。
  而关于麻,主要供应本就来自于宋齐。
  原本他们是一家,价格都是他们在定,如今已经分家,宋国自然不会甘愿将整个市场都拱手让于齐国。
  其实不少人已经意识到,齐国要借低价布报复他们,而不仅仅是援助那么简单。
  但是宋国的大富商,大贵族都已经投入不少钱进去,现在要撤手的话,可能会血本无归啊!
  再加上他们得知,齐国贵族主动出售低价布,这宋国贵族也纷纷奏请宋君戴偃,要求举国之力跟齐国去拼。
  “君上,此举万万不可。”
  宋国大夫苏何向戴偃道:“君上,咱们国力远不如齐国,如何与之拼,倘若齐国一直出售低价布,我国根本承受不起这损失。
  臣以为,这极有可能就是齐国的诡计,其目的就是要借此报复我国前不久选择中立。如今我国与楚国、魏国、秦国的关系都不错,齐国不敢出兵,只能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我不予理会,他们便毫无办法。”
  戴偃点点头。
  “君上!”
  立刻便有一人站出来,道:“君上休听此人胡言,齐国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布匹,他们也是血本无归。虽然我国国力不如齐国,但如今齐国丢了徐州,将面临着楚国的威胁,哪怕我们能够耗费齐国一半国力,他们也承担不起。”
  “说得是,齐国一直心怀霸业,又岂会愿意为了对付我们宋国,付出这么大得代价,臣看齐国也就是吓唬我们的。”
  “唉...!”
  戴偃叹了口气,道:“寡人刚刚即位,倒是希望能够休养生息,不愿再生纷争,但...但如果各位都...都认为该这么做,那...那就随便你们吧。”
  语气是唯唯若若,一派新君作风。
  “君上放心,我等定不会辜负君上的期待。”
  一众大臣纷纷拱手道。
  唯有少数几人沉默不语,其中也包括戴偃的亲信,相邦陈吾。
  在会议结束之后,陈吾便向戴偃道:“君上,臣以为苏大夫言之有理,此事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咱们举国之力去与齐国拼,这风险太大了。”
  戴偃嘴角扬起一抹冷笑,道:“依寡人之见,这十有八九就是齐国的阴谋。”
  陈吾一愣,道:“既然如此君上为何又要答应他们?”
  戴偃哈哈笑道:“你方才没有瞧见他们咄咄逼人的气势么,寡人又岂敢不答应啊!”
  此话一出,陈吾只觉背脊发凉。
  ......
  韩都。
  “此次大战,贵国可是倾巢而出,可是在战后,谁也没有记起贵国的贡献,你那看魏国,又是得到郑国支援,又是得到齐国支援,甚至于楚国也给予他们不少帮助,张仪可真是为贵国感到不值啊。”
  张仪在公仲侈面前,是摇头直叹。
  公仲侈却是呵呵道:“秦相莫要在此挑拨离间,我们可不会上这当的。”
  “韩相可莫要误会,我绝非是在挑拨离间。”
  张仪手一抬一方,道:“韩国周边是强敌环伺,除我秦国之外,还有楚国、魏国、赵国,敢问韩相,贵国出路在哪?”
  公仲侈捋了捋胡须,道:“如今我们韩国只求能够自保,那便足以。”
  “自保?”
  张仪哈哈大笑几声,道:“我说公仲兄,事到如今,你怎还看不明白,你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凭何自保?凭借与魏国的联盟。呵呵,只怕待魏国强大起来,第一个就是消灭你们韩国。”
  公仲侈哼道:“如今你们秦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张仪气势一敛,笑道:“这我也不否认,可贵国当初也吞并不少弱小的国家。由此可见,想要不被灭亡,就必须壮大自己的实力,谁也靠不住啊。”
  公仲侈稍一沉吟,道:“真是稀罕,秦相竟如此为我国着想。”
  “非也!非也!”
  张仪摆摆手,道:“我非为贵国着想,我是为我秦国着想,贵国乃是我秦国通向中原的必经之路,尤其我们如今与楚国针锋相对,而贵国地理位置对于我秦国更是至关重要,若能与贵国结盟,我们便可从贵国出兵,进攻楚国的腹地,而不需要与楚国在巴蜀耗着。”
  公仲侈点点头,道:“秦相为秦国着想,这我能够理解,所以也希望秦相能够理解,我必须得为我们韩国着想。”
  张仪立刻道:“若公仲兄真是韩国着想,那就更应该与我秦国结盟。”
  公仲侈哦了一声:“为何?”
  张仪道:“之前我就说了,若想不被消灭,唯有壮大自己的实力,可是贵国却选择与魏国结盟。
  而如今魏国国力孱弱,并不能给予贵国支持,而光凭贵国实力也难与我国和楚国抗衡,贵国是前路茫茫。
  可一旦贵国与我国结盟,我国可是有实力支持贵国的,一旦我军东进,贵国自然也能跟着扩张自己的领土。
  这也唯有我秦国可以给予贵国的。”
  公仲侈沉默不语。
  张仪又道:“对于楚国、齐国、魏国、赵国而言,贵国的作用就是挡住我们秦军,一旦我国无心东进,他们立刻就会遗忘贵国,甚至于出兵攻伐贵国。
  而对于贵国而言,不管是楚国结盟,还是与魏国结盟,其实都毫无意义,即便贵国与他们结合进攻我国,且不说你们难以攻破崤涵通道,即便是有所得,待他们退去之后,我国也必然会对贵国报复。贵国若不甘于被人吞并,唯有与我国结盟。”
  这话其实很道理。
  韩国这个地理位置比魏国还要尴尬,魏国一旦国力强盛,可以四面出击,当然,国力衰弱之时,也容易被大家群殴。
  而韩国是完全看不到出路的。
  主要的三个邻国秦国、楚国、魏国都比他强大,他只能与强国结盟,借他国实力,扩张自己的领土。
  韩国对于楚国而言,作用就在于封锁秦国。
  楚国现在也没有实力攻破崤涵通道。
  同时韩国还可能面临秦国的进攻,万一楚国一撤,韩国就只有干瞪眼。
  而对于秦国的作用,就是东进,是一个进攻性盟友,如果取胜,韩国自然也会有所得,与此同时,楚国若是攻伐韩国,秦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最主要的是,韩国受到了冷落,齐国、楚国都没有给予韩国支援,全都给了魏国,韩国心里很窝火,但他也没有办法。
  毕竟战争主要是在魏国打的,魏国也是损失惨重,第二战场是赵国,赵国都没有开口要补偿,韩国就更不好意思说了。
  公仲侈笑道:“之前秦相曾游说楚国与秦国结盟,可是没过多久,秦国便撕毁与楚国的盟约。”
  说着,他一抬手道:“秦相无须解释什么,我并非是指责秦相不讲信用,只不过我也害怕万一我国与贵国结盟,且与魏国、楚国为敌,万一贵国撕毁盟约,那我国可就危险了。”
  “我理解韩相的担忧。”
  张仪点点头,突然道:“对了!我听闻贵国如今非常缺粮食。”
  公仲侈点点头。
  张仪道:“我们君上愿意援助贵国一些粮食。”
  “当真?”
  公仲侈面色一喜,旋即又慎重地道:“不知有何条件?”
  张仪摇头笑道:“没有任何条件,这邻里之间虽不可避免争争吵吵,但又岂会见死不救啊。”
  公仲侈是心领神会,张仪先表示诚意,拉近关系,建立起信任,然后再慢慢走向结盟,一步步来,不求一蹴而就,这自然不能拒绝,拱手道:“公仲代表我韩国多谢秦君与秦相的相助。”
  ......
  目前三晋与燕国渴望恢复国力,无意卷入任何斗争中。
  但是三大国之间,可是不能有着想法,他们必须要继续争下去。
  齐国的主要目标,就是消除宋国这个心腹大患,为日后西扩铺路。
  而秦国的目标,则是拉拢韩国,破坏三晋联盟,为东进做准备。
  他们两国都是已经完成变法,这重心早就从国内转移到国外。
  而同样作为大国的楚国,还并未完成变法,这重心始终还是在国内。
  目前楚国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周客卿的变法上面。
  自从濮阳的船队抵达楚都之后,真是犹如一泼冷水倒在了那些贵族的头上,令他们清醒过来,他们终于意识到新得船只会带来什么。
  同时也进一步明白姬定的变法的奥妙,对于姬定的工作是给予相当大的支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