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443

  在这种情况下,君权必然是非常衰微的,而权力都集中在那些大贵族手中,可公子偃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怎么可能甘愿当这些贵族的代言人,或者说傀儡。
  而公子偃其实早就看穿齐国的阴谋,但是他认为这是他的机会。
  当时那些大贵族要求以国家之力去与齐国对抗时,他表现的是很勉强,就不是那么情愿,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以为他其实是不支持的,是被那些大贵族所胁迫的。
  如今公子偃便可轻易的与那些人划清界限,甚至于痛下杀手。
  同时也造成一种假象,就是那些大贵族、大富商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是为了宋国。
  也使得朝中分裂。
  在当时不少有识之士就站出来反对。
  这两派相争,他从中得利。
  当时公子偃的确将国家的财政,都拿出去跟齐国拼,反正那些东西也不是控制在他手里的,他自己的财力,可是一点也没有动,并且还趁机偷偷吸取国家财政,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军政可是需要要财政支持的,这财政都拿去跟齐国火拼,他就趁机借此渗透军政,以军费不足的原因,撤换了一批将领,又暗中拉拢了一批将领,从而控制住国家军队。
  这邹忌真是玩了一辈子的鹰,今儿却被鹰啄了眼。
  他以为他是棋手,却没有想到他只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对方才也不过三十岁,这真是奇耻大辱啊!
  挫败感胜于之前那场失败。
  之前那是大国之间的较量,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就纯粹被智商压制。
  田婴道:“如今公子偃在国内大开杀戒,这引起许多贵族的不满,不少人暗中传信给我们,表示愿意迎回戴剔成。”
  这真是唯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相比起公子偃而言,戴剔成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国君,毕竟戴剔成不会这么杀人啊!
  宋国国内很多贵族,为求自保,就希望迎回戴剔成,重新回到齐国的怀抱。
  怎么也比现在要好。
  如今那些人可真是朝不保夕。
  齐威王看向邹忌道:“相邦对此怎么看?”
  邹忌非常坚决地说道:“此人不能留啊!”
  齐威王点点头。
  这个时候,是铲除公子偃的最佳机会,毕竟公子偃一下拔掉那么多贵族,国内必然是乱成一团,再加上宋国国内还很有着许多亲齐派,可里应外合。
  如果等到公子偃整合完国内势力,那想要再除掉公子偃,可能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
  正当这时,一人入得殿内,“启禀大王,方才田大夫传来一封急函。”
  说着,便将一份密函呈上。
  齐威王看罢,又看向邹忌,道:“秦国和三晋都表示只要宋国倒向楚国,他们必将对宋国出兵,但同时如果宋国继续保持中立,那么他们也将确保不准任何国家入侵宋国。”
  田婴眉头一皱,道:“看来公子偃事先已经征得秦国的支持。”
  这话摆明就是偏向公子偃。
  你不中立,那我们都揍你,但如果你中立,我们都保护你。
  这显然更有利于公子偃。
  当然,这都是秦国在背后推动的,但是魏国、韩国、赵国都不愿意见到齐国吞并宋国,更不想发动战争。
  确保宋国中立,符合他们各国的利益。
  邹忌叹道:“秦国支持宋国,这在意料之中,但是魏国...唉,他们这是养虎为患啊!”
  说到这里,他突然问道:“大王,信上可有说楚国是什么看法?”
  齐威王摇摇头道:“信上只是说,自公子偃诛杀大臣、贵族一事传到濮阳之后,楚国似乎就不热衷于介入。”
  邹忌皱眉沉吟片刻,道:“如今有秦国和三晋的介入,那么只要公子偃维持中立,我们就没有借口出兵宋国。不过。”
  稍稍一顿,他道:“不过如今宋国人心惶惶,尤其涉及此事的一些大富商,他们一定非常害怕,我们可以协助他们逃去郑国。”
  齐威王好奇道:“这是为何?”
  邹忌道:“但凡逃出去的人,必然会坚决反对公子偃,而郑国就在宋国边上,且各国名士皆聚集在那里,这些名士可都反对滥滥杀无辜,公子偃杀了这么多人,且都是贵族,如果这些人天天在郑国骂公子偃,公子偃也必然受不了,要是能够引宋国去攻郑国,那么楚国、魏国必然也不会坐视不理。”
  ......
  果不其然。
  在一番军事行动之后,公子偃就站了出来,他向宋国臣民表示,这是他亲自下得命令,而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这些人不顾国家,不顾宋人,只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欲将宋国又拖入战争之中。
  而他曾也劝阻过,但却无能为力,只能被迫使用这种手段。
  他的这一番表态,立刻得到宋国许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因为这事还真就是那些大富商挑起的,原本也只是商业行为,但是后来他们又要求公子偃以国家之力去跟齐国竞争。
  当时公子偃被胁迫样子,在这时候就浮现出来了。
  令他的话更具可信度。
  而如今那些商人更是过分。
  又要求与楚国结盟,对抗齐国。
  国内很多有识之士,本就对此感到不满。
  只不过公子偃出手太狠,他们也被吓到了。
  如今听到公子偃这么解释,他觉得公子偃也只是被逼到这份上。
  可以理解。
  基于是商人掀起这场纷争的,公子偃认为商人是自私自利的,不能给予商人太多的权力。
  他又顺势宣布效仿秦制,推行法家,重农抑商。
  他的这番表态,国内反对的也不少啊!
  毕竟宋国是有着长久的经商传统,突然效仿秦制,重农抑商,这对于传统势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是支持的人要更多,一方面由于两派之前争斗的非常激烈,差点又令宋国陷入战争中,导致一些名士也都认为商人自私自利,对于国家危害太大,而由地主组成的新贵族,更是成为公子偃坚定的拥护者。
  原本宋国的传统势力是很强大的。
  但由于之前他们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郑国,以及公子偃之前又诛杀了一大批朝中权贵,令传统贵族是元气大伤。
  一时间,难以再与公子偃抗衡。
  公子偃十分顺利的发动变法,全国效仿秦制,建立郡县,颁布法令。
  这公子偃是凭借商人上位得,而商人借着公子偃得到权力,而如今公子偃又将商人给铲除。
  这权力紧紧拽在他手里。
  一看这形势,大量的宋国商人选择出逃。
  而他们首要的目的地自然就是郑国,其次才是齐国。
  而这也为郑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外交危机。
  濮阳!
  各国驻濮阳官员齐聚于会议室。
  而代表宋国出席的并非是宋庆,而是一个名叫戴源的老者,此人乃是公子偃的堂叔。
  而那宋庆却成为此次谈判的焦点。
  原因就是公子偃要召回宋庆,但是宋庆却不愿意回去,因为宋庆可是跟传统贵族一派的。
  这回去不就等于送死么。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布匹,因为齐国当初将布匹都往濮阳扔,宋商收购之后,也就先屯放在郑国,并没有立刻运回郑国。
  这可是一笔巨款。
  公子偃就要要回这些布匹。
  但是待在这的宋国商人,认为这些布匹都是属于他们的,不肯交还给公子偃。
  戴源语气平淡地说道:“我只想知道,这濮阳是不是包庇各国罪犯的权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