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443

  戴源当即反驳道:“这明显是你们齐国的错,你们齐国为了报复我们宋国,故意降低布价,使得我宋国商人血本无归,你们却还恶人先告状,可真是岂有此理。”
  “二位先别争。”
  姬定手一抬,笑道:“这事得旁人来说,要更为客观一些。”说着,他又看向魏溪等人道:“诸位怎么看?”
  魏溪等人面面相觑,默不作声。
  邹忌笑呵呵道:“不知楚相如何看?”
  姬定道:“我以为这事,烦恼的不止是宋国和郑国,大家心里都有些担忧,如果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又该怎么办?”
  惠施点点头,道:“楚相说得不错,这事的确令不少人都忧心忡忡,那不知楚相有何建议?”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
  抛开各国私心不说,这事确实令大家都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大家都感到委屈,也都怕发生在自己身上。
  好像怎么做都是不对的。
  姬定道:“宋国对此事最大的质疑,就是他们认为郑国的刑狱司无权判决宋国的事务,虽然我方才已经给予否定,但那是因为,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郑国也不想管这事,但毕竟这布是放在郑国的领土上,如果郑国不管的话,那么大量的商人都将会离开郑国,这也是郑国感到委屈的地方。”
  戴源听罢,这心里稍稍好受了一点。
  毕竟方才被姬定怼得差点怀疑人生。
  姬定又道:“那我们不合商讨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由各国派人来此商谈一个贸易法案,组成一个专门处理此事的刑狱司。
  在由这个刑狱司来依法判决此类案件,这样一来,大家就都不会有怨言。”
  大家听得皆是眼中一亮。
  这主意倒是不错啊!
  邹忌瞄了眼姬定,心道,他不是来谈船买卖的话,怎么又谈论上这事,难道苏代的消息有误?他稍一沉吟,笑道:“可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试问谁来审理此案,若是我齐人来审,你们又会认同吗?”
  姬定笑道:“齐相言之有理,我是这么想的,由我们各国相邦来商定其中规矩,然后任命一些名士来审理这类案件,比如说孟先生,我就觉得非常合适,只不过孟先生可能不会愿意,但也无妨,这世上还有很多名士。”
  惠施稍稍点头,道:“这倒是可以商量。”
  在坐的其他人也是点头赞成。
  规矩有各国相邦来定,定出来的律法,当然不会偏向某一国,大家都遵守,这也合情合理,然后招募名士来审理案件。
  这名士爱名,自然不太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弄虚作假。
  有法可依,大家自然更安心一点。
  虽然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时代,但有总比没有得好。
  姬定笑道:“正如我方才所言,这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各国都很困难,需要相互帮助,若有法可依,再加上我们楚国最新制造出来的船只,各国之间的贸易必然更上一层楼,很快就能恢复国力。”
  “船...船只?”
  “对。”
  姬定点点头,道:“濮阳去年从我们楚国运来了不少货物,各位应该都见识过我们楚国的那种新式船只,是一种能够乘载更多货物,且能够节省许多人力,长途运输的船只。
  有了这种船只,哪怕是粮食买卖也会变得有利可图,为了促进各国贸易,我们大王决定对各国出售这种船只,帮助各位更快的恢复国力。”
  这烂饭恰得。
  邹忌听得目瞪口呆啊!
  人才啊!
  真是一个人才啊!
  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还是来推销船只。
  邹忌刚准备出声揶揄他两句,哪知又被姬定抢了先。
  “我建议若有意想去我们楚国购买这种新船只,最好是最近有意向去我楚国购买一些货物,那么如此一来,买得船便可顺便将货物运送回去,是可以节省不少钱的。”
  真是过分了呀!
  推销船只也就算了,你还绑定你们楚国的货物。
  真是岂有此理。
  惠施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我堂堂魏国相邦,听你在这里带货,道:“楚相,此事暂且先不谈,还是先谈谈关于如何处理各国贸易纷争一事吧。”
  姬定笑道:“惠相千万别误会,我之所以在这里说,那是因为我相信各国都想着去我楚国购买船只,如果我不先告诉各位的话,到时被那些商人抢先一步,各位再想购买的话,可能得往后稍稍,毕竟造成需要时日的。可别到时各位又会说我年幼不懂事。”
  邹忌眨了眨眼,咳得一声,道:“我们齐国早就对这船只很有兴趣,我先在此说一声,到时我们齐国会派人跟你们谈的。”
  姬定点头笑道:“没问题,不过我劝齐相多买一点回去。”
  邹忌问道:“这是为何?”
  姬定呵呵道:“齐国乃是中原经商最厉害的国家,齐国商人每年都贩卖许多货物去其它国家,这运输可是相互的,如果齐国购买大量的这种新船只,便可借此控制这运输行业,这对于齐国更为有利啊!”
  邹忌抚须呵呵笑道:“楚相这么一说,只怕是很难了呀!”
  说到这里,他环视周遭,笑道:“各位若是不买的话,这运输可就被我齐国给控制了。”
  姬定拱手笑道:“多谢。”
  惠施、甘茂等人莫名的有一种被套路的感觉啊!
  关键他们还这么明目张胆。
第182章
变卦
  在战国七雄之中,齐国的经济实力是一直居首,楚国次之......。
  毕竟楚国物产丰富,就是再怎么不会玩,底子在那里,穷也穷不到哪里去。
  那么新船只的出现,对于齐楚二国而言,肯定是非常有利的。
  商业越发达的国家,就越需要更好的交通工具。
  因为这能够进一步放大他们的经济实力,如果能够大规模的话,甚至可以作用于政治、战争。
  而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那是不是就没有好处,当然不是。
  这贸易是双向的。
  可不是强买强卖。
  是先有需求,才会发生买卖的动作。
  贸易对于弱国而言,其实也是有好处的,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是不会玩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被强国控制,可要不玩的话,那可能会死得更快。
  如今各国都处于一个恢复阶段,都迫切的需要贸易,来帮助自己恢复国力。
  那么新船只的出现,确实是能够促进各国贸易。
  这个是没有悬念的。
  而中国的主要河流分布,几乎是横向的,一般都是自西往东走,纵向的很少,这也是修建大运河的根本原因,而中原地区是处于黄河流域。
  楚国境内主要是长江和淮河,那么楚国是很难控制中原的运输,这船都不往楚国境内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齐国大规模采购楚国的船只,齐国就极有可能控制住整个中原的运输系统。
  这当然是各国不愿意见到的。
  如果齐国要买,那大家就都得买。
  邹忌这一句话,无疑是帮助了姬定推销船只。
  但是光有船只也是不行的,若要扩大贸易规模,就还是需要制度的辅助,毕竟如今可是乱世,如果各国都不通行,或者任意扣押货物,那要船只有个屁用。
  于是这话题又回到成立专门管理贸易的组织上。
  但是姬定却不谈买卖,而是先提出其中最为敏感的话题,就是说郑国是否有义务将宋庆押送回宋国,又以此延伸到,本国官员犯法外逃,其它国家是否有义务将这些官员送回去。
  几乎所有人都是一致认同,应该送回去。
  其中理由可真是太多了。
  可是待他们都说完之后,姬定就问道:“为何宋庆没有回到宋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