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443


第187章
否极泰来
  若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楚威王绝不是楚国名声最为响亮的国王,也不是最圣明的国王。
  但不可否认的是,楚国是在楚威王时期,全方面达到鼎盛时期。
  疆土!
  文化!
  经济!
  军事!
  全都是顶峰。
  但自此之后,楚国便开始走下坡路。
  且非常之快。
  这王子槐,也就是历史上的楚怀王,楚国就是在他手中急转直下的。
  真的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不过也不能将这责任完全归咎于楚怀王头上,楚国的陨落,还是在于楚国未能顺应潮流,变法成功,始终都维系着贵族制度。
  楚威王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他解决了问题,而是他很好的掩盖了问题,因为他与昭氏、屈氏、景氏三大贵族形成了一个政治同盟关系。
  这国内相对比较稳定。
  但是,这种同盟是难以一直维持下去的,在楚怀王时期,楚国内部政治腐败,结党营私,朋党之争,反正什么都来了。
  这是制度导致的。
  不是人为导致的,换个人其实也一样。
  不改变这一点,谁来都不好使,这君主的英明,只能延缓衰败,但不可避免衰败。
  楚怀王几个错误的选择,更是加速了这种情况。
  然而,姬定的到来,似乎在改变这一切,姬定的变法,让楚国从如日中天,而变成为冉冉升起。
  令人充满着期待。
  这种期待甚至都减少大家对于楚威王的怀念。
  在这种期待之下,王子槐即位之后,亦是雄心壮志。
  他先是做了一番人事安排。
  高固退休,被封为国老。
  而姬定则是以客卿的身份,荣升为楚国令尹,成为楚国首席的政务大臣,赐封邑于金陵。
  金陵那块地,在以后可是非常繁华的地方,简直就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如今的话,那块地还是比较荒芜的。
  如今那里也没啥大贵族,因为是楚国刚刚从越国手中夺来的。
  但那确实姬定的一大商业圈,故此楚怀王才将姬定的封邑放在那里。
  这些东西,楚威王之前一直忍着没给,不管姬定立下多大的功劳,其目的就是留给儿子去封赏姬定。
  毕竟姬定起点太高,如果给予太多,王子槐上任,可没啥可赏得了。
  而屈易为、司马昭鱼晋升为左尹,右尹,也就是令尹的左右副官。
  这其实也是早就安排好的。
  当初楚威王让屈易为和司马昭鱼辅助姬定变法,其目的也就是为此。
  这个安排是非常微妙的,从名义上看,左右尹乃是令尹的副官,而且姬定也确实需要他们的帮助,毕竟这是一个贵族国家。
  但是这二人可都是楚国的显贵,这地位非凡。
  他们在左右两边,其实也对姬定的一种限制,故此在权力方面,姬定是难以做到乾纲独断的。
  同时,楚怀王又册封昭阳为大司马,兼上国柱。
  在职位上,这仅次于令尹。
  但就昭阳在楚国的威望和地位,其实二人是持平的,不分上下。
  这一文一武,可就是楚国的两大支柱啊!
  景翠升为大将军,镇守徐州。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臣子都退下,一批新人上位,过程也是非常顺利的,反正都是这些贵族来来往往,他们退下也是他们的后人继承,也没有谁留恋这个官职。
  整个楚国并未沉浸在悲伤之中,反而是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人事是陆陆续续一直在安排着,但是楚怀王也没有因此耽搁军国大事,昭阳的凯旋归来,也预示着那巴中战事进入了一个新得阶段。
  那么下一个阶段该怎么办?
  之前楚威王就已经将此事交予王子槐处理,但是由于当时事务太多,而且楚威王身体是每况愈下,最终高固他们认为,还是等昭阳回来再商量。
  “在我们拿下江州之后,可确保巴中盐泉的无忧,但若是想更进一步,臣还是认为要增兵防卫后方,同时邓地也需要防止秦军从武关进攻。”
  昭阳是属于稳重派,天生的统帅,他看得不是局部战场,而是整个全局。
  他拿下江州之后,可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步步为营,巩固防线,简直就是无懈可击。
  言语之间,他并不赞成在巴蜀大规模用兵。
  楚国的地理位置,限制楚国不能只顾一头,得两头兼顾。
  楚怀王又看向姬定。
  姬定道:“臣认为若我国增兵巴中,秦国也极有可能会增兵,这会使得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臣始终不赞成与秦国全面开战。
  而我国的优势,不在于正面的军事较量,而是在于后勤补给,秦国前线的补给,是要依赖巴蜀,而我国前线的补给,是依赖于本土。
  我们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继续给秦国施压,迫使秦国从蜀中调往更多的粮食去前线。
  而蜀中粮食是产于蜀人,蜀人将自己种的粮食送于秦军,这必然会引起蜀人的不满,后方不稳的秦军,也必然不可能坚持太久。”
  这已经不是姬定第一次阐述他对于巴中战事的建议。
  楚怀王也是支持姬定的,但是领兵打仗的可不是他们,而是昭阳等人,于是他又看向昭阳,道:“大司马以为如何?”
  昭阳点头道:“我也赞成令尹的建议,以当前我军与秦军的对峙情况来看,也并不需要开战,只要我军在前线保持现有的兵力,秦军必然就不敢怠慢。
  再加上我们的补给可以通过船只,运送到前线,以及江州本地亦可种出大量的粮食,补给要更为便利,持久对抗,对于我国是要更为有利。”
  他们二人都赞成,再加上楚怀王也偏向姬定的战略,关键他才刚刚即位,他希望跟诸侯表明一个态度,哥可不是软柿子,你们都要尊重哥。
  故此,楚怀王决定要对外宣布,将继续对巴蜀用兵,直到秦军彻底退出巴蜀。
  必须硬气。
  将声势打出来。
  如果他刚即位,就选择退兵,那么会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
  由昭阳全权负责此事,而姬定则还是以国内变法为重。
  出得大殿,姬定突然向昭阳道:“大司马打算如何治理江州?”
  昭阳忙道:“此事我也正想向令尹请教。”
  姬定沉吟少许,道:“此次战事能够如此顺利,其中那些贵族将领是功不可没,必须要给予他们奖赏。
  而之前我们不是采取以粮食换盐么,大司马可以将其中一些土地拿出来,奖赏给那些贵族将领,这粮食种出来之后,就地跟军队换盐,如此一来,既可以在江州开荒出更多的田地来,又可以节省不少运途的损耗。”
  昭阳听得当即眼中一亮,道:“令尹不愧为当世奇才,此策甚妙啊!”
  与其运送粮食去换盐,就不如在当地多开垦土地,直接种粮食换,算下来的话,后者显然成本更低。
  等于这盐白送给那些贵族。
  “哪里!哪里!”
  姬定谦虚地说道。
  其实这都是明朝玩烂了的招数。
  昭阳突然道:“听闻上回选任官员一事,惹得不少贵族对令尹颇有成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