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443

  姬定点点头道:“再坚持一下,魏国很快就会与我们结盟。”
  景翠忙道:“是吗?”
  姬定道:“我之前已经书信魏国,希望能够魏国结盟。”
  景翠问道:“可是魏国会答应吗?”
  姬定充满自信道:“一定会的。”
  虽然他已经挣脱这最后的枷锁,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很虚弱的,他需要盟友,需要合纵连横,否则的话,也是很难成功的。
  ......
  大梁。
  “周济是不是真的反了?”
  魏惠王急急向惠施问道。
  之前收到姬定的来信,都吓得一跳,又不太相信,因为完全没有预兆,于是魏惠王赶紧派人去打听消息。
  惠施点头道:“臣已经派人去打听过了,目前整个旧越地都已经被姬定占领,前不久徐州的楚军也已经向周济投降。”
  魏惠王惊呼道:“想不到周济手段如此厉害,幸亏当初将他送去楚国。”
  “......!”
  惠施一阵无语,又道:“大王,我想周济肯定也是被逼无奈。”
  “如今他们已经自立门户,是不是无奈,也与寡人无关。”说着,魏惠王又向惠施道:“那...那咱们怎么办?”
  惠施沉吟少许,道:“如果周济真的能够取代楚王的话,那与之结盟,对于我们魏国是非常有利的。”
  魏惠王问道:“相邦此话怎讲?”
  惠施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韩国与秦国的关系是愈发密切,而赵国更多是顾着自己的利益,他们都难以与我们一心。”
  魏惠王点点头。
  之前他们一直拉拢韩国和赵国,但是非常失败,至少不算成功,每当出事,都还是各自打算算盘。
  惠施也不是死脑筋的人,只听他言道:“如果楚国覆灭在齐国和秦国手中,即便我们趁机占领了一些土地,但是我们与秦国和齐国的实力差距只会更大,而不会缩小。
  但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周济夺取政权,一旦成功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多一个可靠的盟友,但秦国和齐国并未占得多少便宜,之后我们也不需要惧怕秦国或者齐国。”
  如果此战消灭楚国,不用想也知道,秦国是第一受益者,到时大半个邓地,以及整个巴蜀都归秦国所有。
  而齐国将成为第二个受益者,这东边将会彻底归于齐国,韩国将是第三受益者,韩国是与秦军配合,已经占领楚国不少土地,而魏国是独自作战,目前所得土地不如韩国,只能算是第四受益者。
  虽然目前是受益,但打完之后,天下大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实也并不难猜,稍微有远见的政治家,都能够预见。
  秦国和齐国本就非常强大,如果他们还得到楚国大部分领土,那显然不利于魏国。
  但魏惠王绝非是一个有战略目光的人,他是犹犹豫豫道:“可是周济能够成功吗?”
  对此惠施也不敢保证。
  正当这时,一人来到殿门前,“启禀大王,犀首传来急函。”
  “快快呈上。”
  那人立刻将急函给魏惠王呈上。
  魏惠王看罢,突然看向惠施。
  惠施忙问道:“大王,犀首说了什么?”
  魏惠王道:“犀首也建议本王与周济联盟对抗齐国。”
  此次统军攻伐楚国的统帅就是犀首公孙衍,公孙衍还是一名非常厉害的纵横家。
  身在前线的他,对于楚国的形势非清楚,姬定突然叛乱,令楚国雪上加霜,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公孙衍认为一旦让齐国突破徐州,整个淮河、泗水地区都将归齐国所有,魏国占不到多少便宜。
  若与周济结盟的话,成功的话,就如惠施所言,魏国得到一个强大盟友,而秦国和齐国捞不到多少好处。
  但如果周济抵抗不了,便可说服周济并入魏国,魏国将白白获得整个旧越地。
  看完公孙衍的信,魏惠王终于下定决心,与姬定结盟。
  但是如今魏国与齐国毕竟是同盟关系,虽然如今也没有谁讲信义,但魏国也不想与齐国为敌。
  惠施想了一个诡计,主动派人去齐国,游说邹忌,我们是要对付楚国,周济反叛楚国,是我们的盟友。
  让齐国放弃进攻徐州,我们三方联合进攻楚国。
  邹忌听完,差点没有将魏使给宰了。
  真是欺人太甚。
  齐国与楚国接壤是有限的,如果不攻取徐州,齐国就没法南下获取更多土地,那岂不是为魏国和周济做嫁衣。
  “如果魏国倒戈,对于徐州战事将会非常不利”齐威王面色凝重地说道。
  邹忌点点头道:“故此臣以为,我们现在必须想办法给予魏国施压。”
  齐威王道:“相邦的意思,让秦国进攻河东地区?”
  邹忌点了下头。
  齐威王沉吟少许,突然问道:“周济的妻儿不是还在郑国吗?”
  邹忌叹道:“不瞒大王,当臣得知周济谋反时,就有想过通过郑国来威胁周济,但是...但是当初在我们撮合下,郑国已经与赵国达成联盟,如果我们此时贸然进攻郑国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赵国的误会,说不定赵国也会倒向魏国。毕竟赵国肯定也不希望我们能够从楚国得到更多领土。”
  此时此刻,他是非常后悔,当时真不该让赵国去协助郑国。
  以至于齐国现在畏首畏尾。
  如果说魏国与周济结盟,对付齐国的话,赵国极有可能会站在魏国这边,因为目前赵国已经攻入中山国腹地,一旦拿下中山国,那将会直接面对齐国。
  这本是一笔交易,利用中山国交换对付楚国的资本,但如果赵国拿下中山国,同时齐国没有攻占太多楚国的领土,那赵国当然乐于见到,这等于是削弱下一个敌人。
  然而,惠施也想到一点,他在派人游说齐国的同时,也派人去赵国游说,区别就在于,魏国方面知道齐国不会答应,所谓的游说,只不过是通知齐国一声,主要游说的对象其实是赵国。
  ......
  相比起东线战事,西线方面,秦国就要顺利的多,因为在开战之前,楚国是与秦国结盟的,刚刚将重心转移到东线。
  东线是有足够的人马和物资。
  但是西线却被秦国打了个措手不及。
  是遍地开花。
  当昭阳赶到邓地时,整个南阳盆地,已经被秦国攻占大半,更为关键的是,秦军还在江州大败楚军,一举夺回江州。
  如果秦军能够拿下整个南阳盆地(邓地),等于整个西南尽归秦国,同时,秦国将直接可以威胁到楚都。
  真的是要命。
  昭阳抵达之后,立刻从各地征召十万士兵,这才是勉强抵挡住秦军的攻势。
  可就在这时,周济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邓地。
  并且还有各种阴谋论。
  说这场战争,其实都是楚相暗中挑起的,其目的就是想谋夺楚国的江山。
  起初张仪还不太相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尤其是徐州楚军投降姬定的消息传来后,也由不得张仪不信。
  公子疾道:“看来那些消息非虚,这会不会真的是楚相挑起的?”
  张仪真没有想到这一出,他一时半会也理不清楚,道:“是不是并不重要,目前周济叛乱,楚国内部动荡不安,我想楚军军心已乱,我们必须加强攻势,一举夺下邓地,只要我们敢在周济之前,先占领楚都,到时再与齐国对付周济。”
  公子疾沉吟少许,道:“可是我以为按原计划行事,风险更小,且把握更大。”
  原计划就是等着魏章拿下巫山,然后从北面、西面,再加上东面的韩军,三面夹击昭阳大军。
  如此几乎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而江州一战,楚军在巴蜀主力损失惨重,那边已经是大势已定,实在是那边山路难走,再加上楚国贵族不愿意放弃盐泉,还撑在那里,苟延残喘,希望楚国能够派援军去支援。
  张仪听到那些传言,还是有些不安,他也在回想前面发生的一系列事,觉得还真有可能,如果是真的,周济肯定是有把握的。
  但是打仗方面,他还是不如公子疾,他还是采纳公子疾的建议,依照原计划行事,同时命人催促魏章快点拿下巫山,赶来与大军会合。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