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443

  姬定一扬袍袖,哼道:“何止是委屈,此话与骂人何异。”
  “......?”
  在坐的人不由得侧目以对。
  好家伙!
  这口气还真是够狂妄的。
  赶紧!
  赶紧去摁住商鞅的棺材板,可别让他跳了出来。
  卫苏气得都笑了,关键他也没有拿姬定与商鞅相提并论,他只是说效仿,这是要低一个等级的,点着头道:“那你倒是说说,这话怎么就是骂人了。”
  姬定冷笑一声:“那商鞅只不过巧借驯兽之法以训人矣,如此简单粗暴之法,有何值得推崇的?拿我与他相比,岂不是暗讽我乃屠夫也。”
  卫苏诧异道:“驯兽之法?”
  “难道不是吗?”姬定哼了一声,又道:“欲让兽行,只需鞭打,而商鞅在秦变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轻则削鼻,重则剁手,使人畏惧,只能服从,虽然他最终还是做到令行禁止,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终他亦是死在自己的酷刑之下。
  关键这驯兽之法,人人皆知,只不过大多数人皆有恻隐之心,故而难以做到。而商鞅能够成功,只不过是他够狠,够绝,铁石心肠,残暴不仁,这并非什么高明的手段。效仿商鞅,那就是泯灭人性,自甘堕落。”
  这番话下来,竟有不少人是直点头,要知道他们方才都还对姬定怒目相向。
  卫苏差点都被姬定打动,他赶紧定定心神,问道:“既然你说商鞅之法,并无高明之处,那我倒要问问你,何法才是高明的手段?”
  姬定笑道:“兽不知人言,故只能用棍棒鞭子使唤之,人亦非兽,人知言语,自可用教化的手段使其遵纪守法。这治国之道,当使仁政,而非暴政。”
  顿时又有不少人频频点头,对待姬定更是和颜悦色。
  原来这濮阳乃是中原之中心所在也,是深受礼教熏陶,孔孟都很喜欢这里,因为这里君子多,儒学在这里是非常盛行的。
  在坐的大多数人都不认同商鞅那一套,只不过商鞅成功了,他们也难以反驳,他们心里还是推崇儒学。
  姬定这一番话真是说到他们心坎上了。
  “好一个仁政治国。”
  听得一声叫好,只见一人从外面走进来。
  “君上!”
  殷顺且下意识道。
  来者正是卫侯。
  他抬手制止众人行礼,又道:“适才寡人正欲去往大殿时,听得诸位在此议论,热闹非凡,心生好奇,便过来看看,本也不想打扰各位,只是听得先生妙论,经不住为之叫好。”
  说着,他又伸手言道:“诸位无须在意寡人,你们继续。”
  其实他是担心姬定一个人招架不住,故此赶来这里想为姬定撑撑场面,实乃护犊子心切。
  殷顺且急忙起身道:“君上请上座。”
  卫侯拱手致谢,坐在殷顺且的位置上,绁错则是稍稍往旁边挪了挪。
  这时候君臣之礼其实是非常随便的,地位没有那么悬殊,尤其是在这小国。
  虽然卫侯说自己只是来旁听的,但是有他没他,这性质可不一样,毕竟他可是一国之君,是BOSS,再加上姬定偏向儒学,而在坐许多人都尚儒学,这也令卫苏有些束手束脚。
  这年轻人不讲武德啊。
  你若站在商鞅一边,那我们倒是有得聊,可你偏偏选择儒学,这我要是说错话了,那我以后恐怕是既不得君主的赏识,又没了朋友。
  正当卫苏有些左右为难时,富术突然起身道:“仁政乃是儒家所提倡的,虽然如今有许多人尚儒学,可是纵观天下诸侯国,强国之法,皆是取之刑名之学,未有一国使用儒学强国,先生又凭何说仁政可治国。”
  姬定微微一笑,气势一敛,风轻云淡道:“那只是他们不会玩罢了。”
第51章
仁本无错
  不会玩?
  可这...这是玩吗?
  如此严肃之事,你竟然来了个“玩”字,这还能够聊下去吗?
  富术差点就问姬定,“请问该怎么玩”。
  当然,他并没有这么说,他只是言道:“先生此言是何意?”
  姬定又开始轻摇羽扇,思忖一会儿,突然问道:“大夫可知宋襄公泓水之战。”
  “这我自然知晓。”
  富术点点头,又稍显诧异地瞧了眼姬定,道:“泓水一战,宋襄公不就是败于儒家所推崇的“尊礼”之上么?这恰恰说明,儒学被诸侯冷落的原因。”
  你这好了,还把刀子递到我手里来了,如此大善之人,可真是难得一见啊!
  姬定笑了笑,道:“宋襄公的确是一败涂地,但不知大夫以为,宋襄公是否错了?”
  富术沉吟少许,摇头道:“倒也不能说是错,只是......只是他败了!”又是摇头惋惜一叹。
  其实宋襄公做的并没有错,因为当时贵族之间的战争,确实是有许多规矩的,那就跟打擂台似得,他只是输了而已,他若赢得那一战,自然也不会有人质疑他春秋五霸的地位。
  胜败在于能力,是非在于道理。
  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姬定又问道:“宋襄公当时所为,乃仁政否?”
  富术这回倒是没有多想,直接摇头道:“只能说是仁义,倒不能说是仁政。”
  仁义和仁政,虽然都是仁,但肯定是不能一概而论。
  姬定笑道:“首先,我是说以仁政治国,亦非是‘尊礼’治国;其次,宋襄公只是败了,但并未是错了。而这,就是我所讲的,他们不会玩。
  其实孔老夫子,早已经给出答案。人,要因材施教;事,要因地制宜。儒家所尚之‘礼’乃是二者相对之,父慈则子孝,兄良则弟悌,夫义则妇听,长惠则幼顺,君仁则臣忠。一旦前者不成立,那么后者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如今周天子衰微,礼坏乐崩,若单方面还一味的尊礼,其实此非儒家所尚,那宋襄公败就败在这里,而非是儒家之过啊。”
  这二者相对,其实就是先秦儒学和宋明儒学一个很大的区别,以后的儒学更强调子孝臣忠,而不谈这子孝臣忠的原因,是先有父慈,后有子孝,先有君仁,才有臣忠。
  反过来说,就是父不慈,则子不孝,君不仁,则臣不忠。
  这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最初的儒学其实一门非常人性化的学问,不尊神鬼,也不像墨学一样有着理想主义的大爱,孔子认为人就应该更爱自己的孩子,若爱别人的孩子跟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那就不正常,就不是人了!
  富术闻言,不禁也抚须沉吟起来。
  而殷顺且等一些士大夫,皆是频频点头,他们已经是带着崇敬的目光看着姬定。
  姬定目光悄悄一扫,叹了口气,道:“只可惜这天下儒生,推崇儒学之时,首推尊礼,岂不知当今天下,若想尊礼,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从而导致儒学虽盛,但始终不得诸侯采纳。”
  富术问道:“那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以儒家治国。”
  姬定笑道:“因地制宜,以法替礼。”
  富术哦了一声:“何谓以法替礼?”
  姬定答道:“礼盛于周,可当时天下未有大乱,有足够的时日,去教化百姓,遵纪守礼,但是如今的话,是金戈铁马,快意恩仇,已无时日,去教化百姓,法制要更适合当下。”
  富术问道:“此与商鞅之法,有何不同?”
  以法替礼,用得就还是法制啊!
  姬定反问道:“敢问大夫,你若重罚了一名仆从,你是否还敢留他在身边,伺候食寝?”
  富术沉吟少许,摇摇头。
  姬定问道:“为何?”
  富术坦然道:“谁知他有没有怀恨在心。”
  姬定又问道:“倘若一直善待一名佣人,且对他的家人都好,你是否敢他留在身边,伺候食寝?”
  富术点点头,道:“这我自然敢。”
  姬定笑道:“前者乃是商鞅之法,后者乃是吾之法。商鞅之法,虽在一时令秦国变得强盛起来,但也绝非长久之道,当你的父亲,你的兄弟,皆被商鞅削鼻斩手,你还会对商鞅感恩戴德吗?自然不会,在亲情面前,是难以分清是非对错,但你也不敢顶撞商鞅,你只能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那么对于商鞅而言,就必须要用更重的刑罚去威吓。奖赏亦是如此,当秦人人人都有土地,若还想驱使他们,就必须要用多的赏赐,如此罚与赏必然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笑道:“反观吾之法,以仁为基,以法辅之。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宽仁慎刑,以教化为目的,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的,让人们知道,是律法给予了公平和正义,如此便可做到人人爱法,人人敬法,则法可长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4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