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1353

  也就在此时。
  大魏京都。
  也彻底沸腾起来了。
第八十五章:朝堂之争,激烈汹涌,三日明意,决定生死
  大魏京都。
  随着两道惊虹之光的出现,皇宫与文宫皆然收到了南豫府的消息。
  最为激烈的是文宫。
  严儒文章先行而至,其中内容有大部分文人目呲欲裂。
  一些愤怒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当真是狂妄!狂妄!区区儒生,竟敢如此狂妄!要灭我等圣意,辱我等为腐儒?”
  “自朱圣之后,天下文人皆出朱圣,他许清宵如此狂妄,竟敢侮辱我等,这岂不是在侮辱圣人?”
  “本以为南豫府出了一位大才,不曾想到,是出了一个万古狂生!好一个万古狂生啊。”
  “此人蔑视圣意,此乃滔天罪过,天下文人都不会放过他的。”
  怒吼声阵阵,皆是文宫内的读书人,其中不缺乏大儒充满出声。
  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儒,产生疑惑。
  “我见过许清宵,并非是如此狂妄之人,这其中或许有些误会吧?”
  “这般狂言,天地之间,无人敢说,或许的确是一场误会。”
  有声音响起,算是帮许清宵,例如陈心大儒,他见过许清宵,对他看法很好。
  所以并不认为许清宵敢如此狂妄。
  也有人觉得,举世的大才有傲性,可在傲也不可能污蔑圣人,可能有些夸张。
  但大部分儒生并不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传达文章之人,乃是严磊,这是大儒,立朱圣之意的大儒。
  到了这个层次,若不是理念不同,立意相斥,基本上是不可能去针对有才华之人。
  这没有必要,若是如此,那文坛还如何培育出新人?
  儒与官不一。
  否则为何儒道被天地认可,而官道无法被认可呢?
  然而就在还有一部分人为许清宵出声时,刹那间第二道惊虹出现。
  这是许清宵的文章。
  这篇文章一出,整个大魏文宫都安静下来了。
  方才为许清宵出声的儒生,更是彻底沉默,哪怕是陈心大儒看到这一幕时,也不由沉默了。
  半响!
  “狂!狂!狂!当真是狂妄至极啊!!!!此等狂生,竟然如此羞辱我大魏之儒,当真是狂妄!”
  “任他严磊有些过分,可他毕竟是大儒,是文道前辈,五百年后,或许被世人称之为先贤,许清宵这篇文章,诛他之意,毁他之名啊!!!!”
  “好一句相鼠有皮,好一句相鼠有齿,好一句相鼠有体,这三句话足以将严磊钉死在耻辱柱上,许清宵,狂!狂啊!”
  怒声阵阵。
  一开始,众人看到严磊之文,只是觉得许清宵羞辱圣人,有些狂妄,但并没有真正的动怒。
  可随着这篇文章出现,众人彻底忍不了了。
  严磊是大儒。
  他们当中也是大儒。
  而且皆然奉朱圣为人生终极目标,也就是一脉之人,同意儒生。
  本身关系就甚好,而许清宵这篇文章,太过于激烈,一介书生,怒斥大儒,这是要造反啊!
  “来人,拟一道文旨,给我送往南豫府,让南豫府府君,缉拿许清宵,此等狂生,人神共愤,若不抓他下狱,天下文人皆不服众。”
  有大儒开口,要拟文宫旨意,抓拿许清宵,这是文人内部的事情,所以拥有权力拟旨,如果换作是其他人,就没有权力。
  然而,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响起。
  “报!诸位大儒,南豫府发生民怨,举府喧哗,满城百姓游走于街,南豫府加急增兵五万。”
  一则消息传入大魏文宫内。
  原本还在愤愤不平的大儒们,在这一刻脸色瞬间变了。
  民怨,游街。
  这可不是小事啊,尤其对一个国家来说,民怨生变,若控制不好,将会酿出滔天大祸。
  “许清宵果然是祸端,怒斥大儒,引来民怨,看来无需我出手,他便要因此付出代价。”
  有声音响起,语气更加愤怒,认为民怨来于许清宵。
  然而下一刻,后者的声音响起。
  “不是……”
  “回大儒,南豫府民怨,来自许清宵不错,但民众上街,是为许清宵伸冤,如今南豫府民怨极深。”
  “天机台已经传来消息,此等民怨,不得小视,南豫府府君李广新,已焚香烧来卷宗,还望诸位大儒过目。”
  通报之人不敢怼大儒,但事实就是这样,他不得不说。
  此言一出。
  文宫所有儒生愣住了。
  民怨来自许清宵?但都是为许清宵伸冤?
  这……这!
  “文宫一聚。”
  也就在此时,一道宏伟的声音响起,传遍整座文宫,刹那间所有儒生全部动身,包括大儒也动起身来了。
  朝着文宫走内部走去。
  而与文宫激烈反应对比,大魏宫廷内就显得无比安静。
  养心殿中。
  大魏女帝静静地听着侍女通报南豫府之事,显得沉默不语。
  “回陛下,整件事情婉儿已经调查清楚。”
  “自立意文章显世后,天明书院学生前往南豫府,想要找许清宵谈论立意,只是这几日许清宵并未出现,没有接见。”
  “天明书院连续三十五年力压南豫府,故此许清宵不去赴约,引来天明书院上下积怒,后六品正儒万安国亲临,教训学生。”
  “但这般使得学生更加激怒,故此在南豫府各大酒楼大放厥词,引来百姓不悦,后因许清宵一身灰尘扑扑,被百姓误以为遭人追打。”
  “引来误会后,天明书院的学生遭百人围攻,此事过后,南豫府府君第一时间控制主要人员,恰逢严儒亲临南豫府,主张此事,严法而行。”
  “故南豫府府君,抓拿所有关联之人,一夜之间,罪犯增至四百七十二人,百姓惶恐不安,人人自危,而后南豫府楼宴开设。”
  “许清宵于楼宴之中,作千古骈文,而后怒斥大儒,道出自己立下新意,更是说出天假为圣,必灭腐儒之言。”
  “严磊大儒以文怒斥,昭告天下,却不曾想许清宵也有文器,相鼠之诗,骂的严儒昏死。”
  婉儿跪在地上,将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告诉大魏女帝。
  整件事情就是如此,她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帮谁,从下至上,都没有任何偏袒,只是在阐述事实。
  蒙骗圣君,是大罪,没有人敢在其中玩任何猫腻。
  龙銮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