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1353

  看着许清宵在落名,周凌随便扯了个话题。
  “相似?”
  “恩,不过还不确定,回头我再翻翻其他古籍,有了准信我再跟你说。”
  周凌看得出来,许清宵对此事不感兴趣,所以不再提了。
  “恩。”
  许清宵点了点头,他已经得到了武帝遗宝,望秋山就是明月山,找到个相似地点,估计意思差不多,对自己没什么作用了。
  很快,数百本书籍落名结束。
  许清宵松了口气。
  周凌又抱来了几十本书道:“再落几个,反正时间还早,陪为师聊聊。”
  许清宵:“……”
  武昌一年。
  四月三十日。
  天微亮。
  许清宵坐上了马车,在平安县数千百姓的目光之下,缓缓离开。
  待许清宵离开后,李县令大手一挥,顿时数十人拖着一块石碑,立在了县口。
  上面赫然写着。
  【许清宵故乡之地】
  与此同时。
  南豫府。
  也是一辆马车缓缓出来。
  马车当中,坐着的人正是严磊。
  南豫府的遭遇,是他这辈子都忘记不了的。
  许清宵,他记在心中。
  马车缓缓行驶。
  一个时辰后。
  突兀之间,马车停下来了。
  严磊微微皱眉。
  将帘子缓缓推开。
  是一名男子,站在马车之外,挡住了去路。
第三卷
京都风云
第八十九章:大型社死现场,许清宵入京
  武昌一年。
  五月二日。
  秋风凉爽。
  平安县外,一道身影缓缓出现。
  是陈星河的身影。
  这几日他在家想了很多事情,打算出去远游一番,散散心情,同时也好好读书,他已经快入品了,就差一点点而已。
  今日他来平安县,是给师父道喜,同时也是过来向师父告别的,毕竟要去远游,肯定要与师父说一声,免得找不到自己人。
  平安县依旧热闹,尤其是随着许清宵前些日子的到来,更是蓬荜生辉,莫说十里八乡,周围几个府都来人了,不少读书人来此远游,其目的就是沾点才气。
  许清宵所住的地方,也被改成了故居,整个平安县就差没把名字改成清宵县,或者万古县了。
  实际上之前李县令有这么想过,但后来觉得还是不妥,认为等许清宵去了朝廷,真正稳定下来再改也不迟。
  县外。
  陈星河步伐轻盈,他面容依旧清傲,这些日子他反复思索一件事情。
  那就是自己为何不如许清宵?
  陈星河总结有三点,……。
  所以他不如许清宵,好在的是,许清宵是自己的师弟,所以陈星河并不是很难受,相反陈星河更加认为,许清宵是老天爷派来激励自己的。
  自己一向过于清傲,自持才华横溢,也的确需要有个人来打压打压自己了。
  不然的话,太容易成圣有些过于顺风顺水。
  也正是因为这样,陈星河心态放平了。
  时间还早,自己还年轻,如今是自己师弟风光无限,可能过些日子就是自己风光无限了。
  人生嘛,总是起起落落的。
  当下,陈星河收回了心神,朝着平安县走去。
  此时,快到平安县,陈星河微微停顿下来了。
  “他们会不会认错我来啊?”
  “不行,万一认出我的话,岂不是引起骚乱?”
  “不行不行,我还是要低调一点。”
  陈星河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虽然自己比许清宵差了很多,但好歹这次府试也算是中了,若不是有许清宵在,放在前些年自己过来,县令都得亲自来迎接。
  所以要低调一些,免得引起什么骚乱,到时候一群人围过来,引起交通堵塞有些不好。
  当下,陈星河微微内敛一些气质,朝着县门口走去。
  来到县门口时,一块石碑,吸引着陈星河的目光。
  【许清宵故乡之地】
  石碑上有一些小字,大致写着关于自己师弟的一些经历,仔细看了一遍,没有提到自己。
  好!记下!以后等自己成圣了,不允许平安县放石碑。
  走入平安县,街道上都挂着不少喜庆之物,红灯笼,新对联,如同过节一般。
  所有的商铺也大变样了,以前都是卖一些杂活,现在全部都是在卖折扇画卷,甚至还有许清宵同款毛笔同款纸张的店铺。
  聚集的读书人也多,价格也算公道,比外面贵点,但不是很离谱,所以各家店铺的生意很不错。
  目光略显得有些羡慕,但陈星河很快就收回了目光,不能多看了,万一被发现了,岂不是惹来麻烦?
  就如此,陈星河继续前行。
  一步。
  十步。
  五十步。
  百步。
  这条街都快走到底了,可陈星河发现,好像没人看自己啊。
  唔……
  是不是太低调,导致没人关注啊?
  陈星河微微皱眉,虽说自己不想惹来什么百姓聚众,可要是一个人都不找自己吧,未免显得有些锦衣夜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