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1353

  卢国公叫起来了。
  “你们真是粗鲁,清宵侄儿都说了,是给我写的,你们还在这里争,当真是徒增笑话。”
  安国公不爽了,许清宵都亲口说了,难道还有假?这帮武夫,粗鄙的很。
  “笑死,人家清宵侄儿是谦虚有礼,来拜访你,你直接问人家,满江红给谁写的,人家肯定说给你啊,说来说去,还不是你倚老卖老,仗着自己是国公,欺负人家,清宵侄儿,你放心,有我们几个在,不要怕这个老东西,满江红是给谁写的,你说就是。”
  信国公开口了,他直接认为这是许清宵谦虚,压根不认。
  “就是,就是,安国公,人家客气一句,你当真了?不会吧,不会吧?”
  李国公继续说道。
  四位国公争吵着,唯独晋国公非常淡定,坐在那里眼中更是露出不屑之色。
  这份涵养让许清宵不得不赞叹一声,总算是有个沉稳的国公了。
  然而下一刻,齐国公的声音响起了。
  “晋国公,你这眼神是什么意思?有话就说,怎么学那帮读书人一般?”
  听到齐国公之声,晋国公冷笑道。
  “什么意思?还能是什么意思?几个老匹夫争来争去,这首诗明明是给老夫写的,先帝北伐,我参加了七次,你们呢?最多也不过五次罢了,还在这里自以为是,当真是匹夫啊。”
  晋国公自信满满道,此话一说,刹那间四位国公纷纷站起来了。
  “怎么?想打架?别说老夫欺负你们,不准用神力,敢不敢?”
  晋国公完全不怂,战场上下来的国公,怎么可能怂?
  “走!”
  “打就打!”
  “几个老匹夫,今天不把你们打哭,我就姓李。”
  国公们邀架去,极其彪悍,说打就打,不顾任何场地。
  “许老弟,习惯就好,我们都是粗人,没事打打也挺好的,活动活动筋骨。”
  许清宵身旁的信武侯如此笑道,随后起身舒展舒展筋骨。
  “老哥,您这是?”
  许清宵有点好奇对方在干什么。
  “没事,许兄,我知道你来安国府上,不好折损国公的面子,你这首满江红我看的出来,绝对不是给这几位国公写的。”
  “老哥我懂,我明白。”
  信武侯开口,说到这里的时候,起身离开了,加入了国公大战。
  留下有些懵的许清宵。
  什么意思啊?喂,你说清楚点啊,信武侯,侯爷,侯哥,你说啊。
  许清宵真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但很快,广平侯凑过来了。
  “许兄,不要管他们,武夫都是如此,来,喝杯酒。”
  广平侯凑了过来,与许清宵喝酒。
  许清宵点了点头。
  下一刻,广平侯缓缓道。
  “清宵兄弟,我问你个事啊……”
  “你这满江红……应该不是给我写的吧?”
  广平侯平静问道,可眼神却充满着期望。
  许清宵:“……”
  你妹啊,还有这样问别人的?你这不就是想让我告诉你,是给你写的吧?
  好在此时,有人跑了过来,十三四岁的样子,拿出一叠宣纸摆在许清宵面前道:“老师,学生写完了。”
  声音响起,许清宵松了口气,这问题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恩,不错,字体工整,你叫何名?”
  许清宵问道。
  少年有些腼腆或者是有些清冷,长相挺清秀的,身上也不脏,看起来就略显得干净许多,比李范要好不少。
  “回老师,学生叫做霍林,家父阳都侯。”
  霍林开口,说出自己的名字。
  “霍林,不错,孺子可教,从即日起,你便是班长,等开学之时,为师再交代你些事情。”
  许清宵满意地点了点头,霍林写的字还不错,至少工整,完全可以了,对小孩子不要要求太高。
  “哈哈,林儿,还不赶紧谢谢老师。”
  阳都侯看到自己儿子第一个写完,而且还受到嘉奖,自然内心愉悦,他说了一声,霍林朝着许清宵一拜。
  “谢谢老师。”
  说完此话,霍林便离开去找他母亲了。
  “阳都侯,您这位孩子不错,有大成就啊。”
  许清宵赞赏了一句,阳都侯更是大喜。
  “哪里哪里,无论如何都是老师教得好,来来来,许老弟,也莫要叫我阳都侯了,称我一声霍哥就行,喝一杯喝一杯。”
  阳都侯端起酒杯,他心情的确愉快,自然要与许清宵喝上一杯。
  “那恭敬不如从命,老哥,这杯我先干为敬。”
  许清宵一饮而下。
  就如此,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国公们打了一个多时辰,从一开始的谩骂到后面大家彼此冷哼不说话。
  宴席差不多也结束了。
  安国公执意要留下许清宵住一晚上,许清宵百般推辞,最终安国公也就作罢。
  告别安国公,告别众人后,许清宵也就离开朱雀大道,回到住处了。
  按原路返回,许清宵特意看了一眼番商的店铺,恩,对方坐在那里思考人生,心情更舒服了。
  回到客栈,许清宵也静下心来了。
  洗了把脸,许清宵让自己变得清醒一些。
  与国公列侯建立人脉关系,这是一件好事,但自己也必须要时时刻刻记住。
  人脉关系,一切都是围绕利益,自己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便会帮自己。
  如果自己没有利益价值,同样他们也不会帮自己。
  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所以自己一定要拿捏好。
  现在自己微弱,可以讨好也可以主动结交,但一昧的讨好与结交不行。
  他们从自己身上得到了利益,那么自己也要从他们身上得到利益,如此一来才能相辅相成,否则自己不开心,对方也不会开心。
  聪明人更喜欢的是各有所需,而不是一昧付出,这世间上没有只付出不求回报的,除非是圣人。
  想到这里,许清宵取出一张纸,开始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
  细细将今日的事情想了一遍,许清宵开始动笔。
  第一,今日在街上不该仗义出手,虽路见不平,可皇都内高手如云,自己不过是九品武者,一时泄愤是好,可因此招来麻烦就不好,以后做事要懂得三思。
  第二,国公府上,的确不需太过于谦虚,毕竟武官有武官的性格,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性格,若太过于拘束和谦虚,反倒是做作。
  第三,不可轻视这些武官,虽看起来有些直率咋咋呼呼,可一个比一个心细,要善于观察,好好学习他们的本事,绵里藏针,粗中有细。
  许清宵在白纸上洋洋洒洒写着三行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