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1353

  为了不落面子,孙静安硬着头皮回答道。
  “是什么?”
  陈正儒继续问道,眼神之中满是好奇,因为他还真不懂许清宵在想什么。
  “咳,怎么说呢,略有些复杂,但我应该是懂了。”
  孙静安一愣,他没想到陈正儒继续问下去,故此只能继续硬着头皮解释了。
  而与此同时。
  刑部当中。
  张靖,冯建华,还有李远三人听着下属汇报,皆然陷入了沉默当中。
  尤其是张靖,他站起身来,望着外面的明月,眼神之中充满着沉思。
  他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许清宵到底在搞什么鬼。
  而下属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尚书大人,属下在门外听得很清楚,许清宵说一个月内必能破案,胜券在握,看起来很有自信。”
  他如此说道,这句话更让三人疑惑了。
  吃古董羹还能破案?
  不说别的,许清宵最起码也要出城一趟吧?去平丘府看看?或者把人证找来吧?
  就算对方是疯子,你总的喊过来见一见吧?走个过场要不要?
  躲在家里三天,就折腾出一个古董羹?吃饱没事干吧?
  但又敢说必能破案?
  你拿什么破案啊?拿毛破案吗?
  可就在此时,李远的声音响起了。
  “尚书大人,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这许清宵到底在搞什么鬼啊,他到底要做什么?”
  李远想不出来,不由喃喃自语。
  “是啊,这许清宵到底在想什么啊?此子有些诡异。”
  而听到这声音,张靖看着月色,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道。
  “许清宵,当真是大才啊。”
  张靖开口,无缘无故夸赞了一句。
  此话一说,李远和冯建华顿时目光露出惊色。
  “大人,您?”
  他们一听这话,就知道张靖知道了什么。
  然而张靖摇了摇头道:“不可言传,只可会意,有些事情,你们猜得到就猜得到,猜不到也没用。”
  张靖显得有些神秘道,说完此话后,他继续开口:“将许清宵这几日买的东西,也买来一份。”
  说完此话,张靖离开了。
  待消失于刑部后,张靖长长松了口气。
  他鬼知道许清宵在想什么,可为什么要夸许清宵?倒不是吃饱没事干,而是李远以及冯建华两人都猜不到许清宵在想什么。
  自己身为尚书,他们肯定要问自己。
  如果自己回答也不知道,岂不是显得自己和他们一样?
  这是同事之间的面子问题,所以张靖硬着头皮夸许清宵一句,如果许清宵破不了案,大不了再说一声,本以为他猜到了,没想到本官还是高估了他许清宵,真是可笑。
  不就够了吗?
  如果许清宵真的能破案,那自己的足智多谋岂不是体现出来了?
  反正,无论如何自己都不亏。
  只是,这许清宵到底在想什么啊?张靖也有些郁闷了。
  国公府内。
  安国公的声音十分响亮。
  “大才,大才,大才啊,许清宵当真是大才啊。”
  安国公大笑道,笑声让一旁的李兵懵了。
  就吃顿古董羹也是大才?
  爹,咱能不能别这么尬吹啊。
  李兵站在一旁,实在想不明白许清宵在做什么,可偏偏自己父亲却如此夸赞。
  一下子李兵觉得要么是自己有问题,要么就是自己老爹有问题。
  “李兵,你好好学学你这个兄弟,我这侄儿,有刑部尚书之资啊。”
  安国公几乎是厚颜无耻地夸赞道。
  他也不懂许清宵在搞什么鬼东西,但他知道的是,昨天夸了许清宵,今天还得继续夸。
  要不夸岂不是显得自己看走眼了?
  至于自己儿子能不能领悟,关我屁事?反正当爹的不能在儿子面前丢人就行。
  “恩恩,爹,孩儿知晓了。”
  “不过,孩儿还是有些愚笨,这许清宵到底是在做什么啊?”
  李兵点了点头,紧接着提出自己的疑惑。
  “愚蠢!”
  “当真是愚蠢。”
  安国公听完此话,顿时站起身来,怒斥两句。
  李兵:“……”
  “你这兄弟,其才无匹,为父懒得跟你说,让人去准备一些东西,按照许侄儿这两日买的东西给为父准备好来。”
  安国公说到这里,转身离开了。
  留下来没有意义,因为他解释不清楚,索性就不解释。
  不仅仅是安国公这里,其余一些国公列侯,也纷纷叫好。
  甚至到了第二日,整个京城开始流传一些极为古怪的言论。
  “知道吗?昨日刑部尚书,夸赞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平丘府赈灾案,只怕真的要解开真相了。”
  “是啊,是啊,不仅仅是刑部尚书,据说一直看许清宵不爽的孙静安,孙大儒也说许清宵要破案了。”
  “何止,安国公,齐国公,卢国公等人昨日晚上突然大笑,夸赞许清宵大才。”
  “我跟你们说啊,你们千万不要传出去,我一个兄弟的朋友的妹妹,与许清宵一个下属有深不可测的关系,她说许清宵已经掌握了此案的关键物证,就是那两千万两白银的下落。”
  “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我可以作证,他兄弟朋友的妹妹,就是我一兄弟的情人,我可以作证。”
  “这不应该啊?这才三天啊,许清宵纵然是有万古大才,可问题是三天就破案,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有人提出疑惑,觉得三天就破案,有点夸张,还掌握实质证据。
  但很快,一则谣言出现,给予了回应。
  “你们傻啊?这件事情,许清宵幕后有人指点。”
  “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当今的皇上啊,不然你们以为,这件事情为何又拿出来翻案?这许清宵为何敢接?真是愚蠢。”
  这个谣言一出,刹那间,被瞬间流传,几乎京城所有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而且都认为许清宵之所以这三天优哉悠哉,是因为陛下在后面指点他。
  已经将所有证据送给许清宵了,而许清宵只需要等一个月后,老老实实走个过场,到时候该抓人抓人,该追赃追赃。
  谣言就是如此,一旦传开,瞬间遍布整个京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