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1353

  “许万古,当为天下第一官。”
  百姓们发自内心夸赞。
  实际上他们这次过来是带着看热闹的性质,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许清宵给感染到了。
  虽然许清宵没说什么,可一番话就是能莫名让人感到其心意。
  这年头找个贪官容易,但找个好官太难了啊。
  大魏皇宫外。
  文武百官今日来的颇早,至于为何,众人心知肚明。
  百官们两三一队,在压声低语,大致说的东西,无非就是涉及到许清宵。
  此时。
  许清宵的身影缓缓出现。
  随着他出现后,不少声音止住,没有再去议论什么了。
  “清宵侄儿,好些日子不见,有些偏瘦啊。”
  安国公第一个出声,他朝着许清宵看去,老脸满是笑容,一口侄儿也喊得十分熟练,惹来儒官们丢来异样之色。
  “清宵侄儿,来来来,让叔瞧瞧,还真瘦了啊。”
  “这几日查案查的累吧?瘦了这么多。”
  国公们一个个喊着许清宵瘦了,各种关怀,而列侯们则是拍了拍许清宵的肩膀笑道。
  “清宵,你行啊,把刑部都闹了一遍,啧啧,真有我们兵家的气势。”
  “我问你,打侍郎的感觉爽吗?哥哥我虽然是侯爷,可还真没打过侍郎。”
  “是啊,是啊,这滋味爽吗?”
  列侯们大笑道,丝毫不顾及不远处的李远。
  也就在此时,太监的声音响起了。
  “宣,百官入朝。”
  声音洪亮,让许清宵不好说什么,只是笑了笑,跟着众人一同进朝了。
  走进宫中。
  安国公直接拉来许清宵,声音不算很大,但也不小道。
  “清宵,给叔说一声,这案子到底查到什么地步了?”
  安国公如此问道,此话一说,几乎所以官员都忍不住靠近一点点了,想要听听许清宵怎么回答。
  “安国公,您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许清宵有些无奈道。
  “肯定是真话啊,跟叔还能说假话,快说。”
  安国公这么一说,众人顿时更加好奇了。
  “没查!查不出。”
  许清宵摊了摊手道。
  声音响起,诸位国公:“……”
  列侯:“……”
  百官:“……”
  众人脸色有些郁闷,不是别的意思,许清宵这话,搁谁谁信啊?
  “清宵,你连叔都不相信?”
  安国公有些郁闷道。
  “是真的啊,我真没骗您,这案子谁能查出来?我是查不出来。”
  许清宵很认真道。
  “算了,叔知道你有苦衷,不能乱说,毕竟有外人在,行,待会上了朝,什么都知道了,叔也就不提前问了。”
  安国公扫了一眼百官,这句话就是说给这帮人听的。
  当下百官们微微又回调了身子,显得若无其事,如往常一般上朝。
  殿外。
  百官止步。
  过了半刻钟后,太监之声响起了。
  “入朝!”
  当即,百官整列好位置,一个接着一个上朝,许清宵也跟在后面,一同上了朝。
  他是特事官员,所以有资格上朝,但必须要是特办之事,否则的话,从七品的主事,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而且许清宵不是跟着武官上朝,而是来到了文官一列,站在最后,跟着前面的人上朝。
  走进大殿。
  清凉感袭来,当下洪亮的声音响起。
  “臣等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拜见,许清宵也有模有样地学着。
  “平身。”
  熟悉的女帝声响起,许清宵跟着百官们起身,而后微微正视前方,看着前面官员的后脑勺沉默不语。
  很快,各种套路化的开场白响起。
  朝堂上前半个时辰或者是一个时辰,基本上都是在讨论国家大事,许清宵第一次上朝,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大致内容也很简单。
  武官们现先是启奏,哪里哪里出了什么事,哪里哪里存在危险,大魏现在被各种瞧不起,得好好去打一仗,不打不行,不打不是大魏人。
  而文臣们开始启奏,哪里哪里有洪灾,哪里哪里有地震,哪里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需要国家出手,反正朝堂之上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是小事。
  最后儒官们开口,他们认为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可以拖一拖,什么事情现在就要做,紧接着武官们不服,认为你这里说的有点不对。
  文臣们跳出来,说哪里不对?他们极力支持。
  最后吵闹了接近一个时辰,女帝开口,三言两语把事情定下来,有些棘手的问题,就留着过几天再谈,可能是没想好,也可能是先压一压。
  但许清宵作为旁观者,一眼就看得出来,女帝是偏向文臣的。
  准确点来说,是偏向先治理国家的,当然也会给武官一点面子,挑几件不算大的事情,让武官去处理,不至于说完全偏袒文臣。
  等这些国家大事处理完后,女帝的声音响起了。
  “许清宵何在?”
  随着声音响起,文臣一列中的许清宵,立刻站了出来。
  “臣,许清宵,拜见陛下。”
  许清宵立刻开口,同时朝着陛下一拜。
  这一刻,满朝文武的心都提起来了,所有人情不自禁地将目光落在许清宵身上。
  这一个月来,许清宵稀奇古怪的查案手法,让整个京城上上下下都充满着疑惑,引来全城议论,各种谣言都有。
  但大部分人都觉得许清宵是胜券在握,否则哪里敢这般查案?
  吃古董羹,逛街,听曲,没事回去打两套拳,古古怪怪的。
  几乎所有百姓都认为,许清宵已经掌握了人证物证,而这背后的主使人,就是当今圣上。
  但到底是不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而现在这个秘密要揭开了。
  “平丘府赈灾案,有结果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