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1353

  悔恨自己为何将麒麟兵符交出,自己当真是愚蠢至极,自己当真是猪油蒙了心啊。
  大魏文宫。
  陈正儒望着大魏宫廷,耳边依旧回荡着镇国钟声。
  “我便是唯一的炬火。”
  陈正儒的声音响起,他喃喃自语,目光从大魏宫廷收回,而后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他的眼神之中,充满着赞许,许清宵为百姓立言,与他有些相似,他是为大魏立言,期望有朝一日,大魏能重回鼎盛时期。
  而许清宵为了百姓,意义是一样的。
  文宫当中,诸位大儒皆然都有些沉默,如若说他们之前有些瞧不上许清宵,那是因为许清宵才不过七品。
  七品之前,任凭你多快速度,也不过如此,无非是天赋好罢了。
  而从七品开始,每一品的提升,都是质变,立言,著书,哪一个不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尤其这人还是许清宵。
  细细算来,许清宵入学不过三四个月啊,便已经六品立言。
  这要在这样下去,岂不是今年之内,许清宵便要晋升为大儒?
  若真是如此的话,许清宵当真有圣人之资啊。
  如果许清宵真在今年著书成儒,那他们就不得不承认许清宵的天赋,不得不承认许清宵有圣人之资。
  没有什么甘心不甘心,除了个别几个大儒之外,其实大部分的大儒,对许清宵并没有太大的意见。
  诸如陈心,诸如陈正儒这些,而即便是对许清宵产生意见的大儒,大多数还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
  许清宵八品儒生,去怒怼大儒,这是大不敬,而后更是开创学派,想要推翻朱圣一脉,他们如何不怒?如何不气?
  可如果许清宵一步一步成为圣人,那这些意见,将统统烟消云散,因为儒者乃天地认可,他们不认同没有任何用,天地认可就行了。
  许清宵立言,意义太大了,这一刻,大魏文宫的儒生们,对许清宵有了一个真正的认识。
  而皇宫当中。
  女帝站起身来,望着镇国钟的方向,显得沉默不语。
  李广孝则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许清宵为百姓立言,这一步,当真是逆转局势啊。”
  李广孝面露欣喜,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思索各地藩王的事情,可如今的局面,对女帝不利。
  可现在不一样了,许清宵为百姓立言,在百姓当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可以完美牵制这些藩王。
  尤其是如今女帝掌握神机营和麒麟军,再配合许清宵,从之前的劣势,一瞬间转变成了平局。
  这是大好的事情啊。
  “传朕旨意!”
  “许清宵为百姓立言,实乃国之栋梁,册封许清宵安民爵,子爵爵位,任命户部侍郎,官居四品,修爵府,赏婢女十人,金银五千两,玉器各类,爵服五套,皇室用品两套。”
  女帝开口,她直接宣旨,直接封爵任职。
  户部主事从七品,直接连跳六级,直接任命户部侍郎,从四品,这升级速度也是快的吓人。
  可最重要的还是封爵啊。
  爵位是什么?代表着一种地位,官职是官职,爵位是爵位,拥有爵位,就意味着许清宵是大魏的权贵,别看才是个子爵。
  可许清宵也才不过二十岁啊,就封了子爵,朝堂当中哪怕是丞相陈正儒,也没有爵位。
  官场上,许清宵得喊陈正儒一声丞相或尚书。
  平日里,陈正儒需喊许清宵一声子爵大人。
  这就是爵位的重要。
  完成了身份转变。
  刑部之外。
  三位尚书的目光也不由落在许清宵身上。
  顾言沉默不语,他是户部的尚书,许清宵今日立言,既得爵位,又升官品,而且还得到了民心,未来的大魏,许清宵必是万丈光芒啊。
  张靖与周严沉默不语,他们只是惊叹,许清宵做的事情,一次比一次惊险,然而又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这人当真是妖孽啊。
  镇西王则是彻底沉默了,因为他知道,大势已去。
  一束束微弱的光芒,自百姓身上凝聚而出,没入了许清宵体内。
  这是民心所向。
  每一束微弱的光芒,都来自一名百姓,看似微弱,可聚集在一起,却将许清宵映照如圣贤一般。
  可就在此时,许清宵莫名感觉到,这如汪洋一般的民意,能增强自己的儒道品级。
  是的,当初写安国策所得到的才气,基本上耗空,后来作南豫阁序,千古名言,也得到了诸多才气,可刚才自己六品立言,却直接耗空了。
  甚至还差一部分,可现在的民心加持之下,让自己势如竹破地抵达六品。
  儒道七品之后,一品一重天,自己现在立言成功,可想要成为大儒,绝对不是说现在写出一本绝世书籍,就能立刻成为大儒。
  还是需要才气加持,拥有才气便有资格突破品级,而著书则是你有资格成为大儒。
  正常情况下,一个立言的儒者,想要成为大儒,光是才气积累也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甚至几十年都有可能。
  可许清宵发现,民意居然可以代替才气,加持在自己体内,省去这个环节。
  这就意味着,如果自己拥有足够的民意,只要著的书籍不差,就能瞬间成为大儒,省去了这个积累的环节。
  这对自己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毕竟自己什么都不缺,就是唯独不缺诗词名言,著书写诗不在话下,可想要靠绝世文章,绝世诗词来完成才华积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为会一直递减,你著作一篇千古诗词,才气滚滚,可当你著作一千篇千古诗词的时候,就没有多少才气了,而且还需要大量时间去积累,因为你的诗词要逐渐流传出去。
  才能慢慢给你增加才气,否则念一首诗,就能直接变强,这可能吗?
  但民意可以,民意无穷无尽也,许清宵感觉得出来,只要自己为百姓做实事,自己便可以获得大量民意,而这些民意可以让自己快速突破儒道品级。
  哪怕是成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这有些夸张,但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
  深吸一口气。
  许清宵收回了一切杂念,他向百姓一拜,而围观的百姓,也齐齐朝着许清宵一拜。
  紧接着,许清宵将目光看向镇西王。
  “王爷,您还有什么可说的吗?”
  许清宵平静问道。
  镇西王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许清宵都已经立言了,一心为百姓,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再说自己就真的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许清宵,希望你当真一路高歌。”
  镇西王开口,他留下一句耐人寻味之言,而后转身离开。
  这场争斗,他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很惨,继续留在这里,只是徒增笑话。
  见镇西王离开,许清宵再将目光落在这些番商身上。
  感受到许清宵的目光,这群番商们再次开口。
  “许大人,我们答应,我们答应。”
  “许大人,我们愿意补税,多少都愿意。”
  他们急忙喊着,看着镇西王离开,他们内心也松了口气啊,要是镇西王还留在这里,他们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口说无凭,签字画押为证。”
  许清宵开口,随后让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字据列出,上面条条框框都写的很清楚,补三年税收,按三成来补,同时往年之后,征四成税收。
  番商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在上面签字画押,不仅仅是他们,许清宵要求的是整个京都番商,甚至是整个大魏番商都要签字,不过这个大工程要等结束以后才能做。
  先让这批人签了就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