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1353

  众人微微点了点头,有这个可能,平日作诗,是风雅之作,可能还更好一些,可真要在诗会上作诗,或许会因为内心紧张,再加上时间问题,有所下降。
  而十国才子,很明显是针对大魏而来的,其质量有明显的不一般,有些诗词,虽然进不了前十,可也算是佳作。
  “怎么办?”
  有人压着声问道。
  “选大魏的吧,前十只有一人,如若还不拿第一,大魏颜面何存?”
  孙静安第一时间开口,做出选择。
  此话一说,众人有些犹豫。
  纷纷将目光看向陈正儒。
  而后者显得很安静。
  他也在犹豫与纠结。
  选择大魏第一,这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怕十国才子不答应啊。
  只是如若不让大魏第一,那惹来的麻烦更大。
  “选唐国吧。”
  最终陈正儒做出抉择,虽然有些不愿,可这没有办法。
  “不可!”
  然而孙静安直接拒绝。
  “陈儒,若选唐国,今日之事,必要传至天下,到时天下人都要笑话我大魏。”
  “选大魏。”
  孙静安斩钉截铁道。
  “可如若选择大魏,岂不是不公?”
  陈正儒皱眉道。
  “有何不公?扪心自问,这两首诗词质量本就不相上下,这次诗会,比的是诗词,又不是字体,如若大魏的诗词,的确不如唐国,老夫绝对不会多说一句。”
  “可本质上,两者的确没有问题。”
  孙静安如此说道。
  而其余人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看到众人点头,陈正儒叹了口气,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拓印诗词,我来书写排名。”
  孙静安怕陈正儒临时反悔,故此他亲自接过书写排名之事。
  就如此四个时辰后。
  终于,盛宴结束。
  依旧是孙静安出场,持着榜单,缓缓开口道。
  “今日试题十佳之作。”
  “第一名,大魏岳麓书院,樊浩广。”
  “第二名,唐国泾阳书院,巢兴言。”
  “第三名,北国平阳书院,仲若。”
  ……
  孙静安的声音响起,宫内太监们拿着已经拓印好的诗词,展示给众人观看。
  而待孙静安念完之后,捻了捻胡须笑道:“请十位才子出列,领取赏赐。”
  他声音落下,人群当中,有人站了出来,是大魏才子樊浩广,他脸上满是笑容,眼神之中更是有遮盖不了的兴奋。
  可下一刻,有声音响起了。
  “这樊浩广的诗词,好像不如巢兄啊。”
  声音响起,当下又引来几道声音。
  “是啊,两者诗词虽然都是上上之作,可明显巢兄的诗词,更胜一筹。”
  “不止如此,巢兄不但诗词极好,而且字体优美,再看樊兄的诗词,虽然也不错,可字体明显不如巢兄的。”
  “孙儒,这排名是否有误?还望孙儒重新核实。”
  “对,重新核实!”
  一道道声音响起,绝大部分是十国才子的声音,他们没有发难,而是质疑,紧接着让大儒们重新审核一遍。
  可此话一说,却惹恼了大魏文人了。
  “我倒觉得,樊兄之诗,力压巢兴言的,至于字体,这哪里有什么问题?”
  “是啊,尔等难不成是输不起?”
  “排名前十,有九位是十国才子,我大魏没有就没有,可这第一,是我大魏才子的就是我大魏才子的,你们若是输不起,何必来这里丢人现眼?”
  一些声音响起,带着不悦。
  毕竟十佳文人,只有一位是大魏文人,他们已经有些不悦了,可没想到这十国才子竟然如此嚣张,非要把大魏踩在脚下才开心吗?
  “可笑,我等怎输不起?只是,是一便是一,是二便是二,这两首诗词质量上不相上下,只能从其他来判断,不行就是不行,难道大魏还不让人说?”
  “输不起?也是可笑,我等精心准备数年,就是为了争取一个排名,是一就是一,若是这样,那何必举办这个盛会?直接写上大魏第一就行了,浪费时间。”
  “先有狂生许清宵出言不逊,羞辱我等十国才子,如今排名不公,大魏就是这般强势的吗?明白了,学到了。”
  “算了,我等走吧,如此不公,还不如不来。”
  “走走走,这个奖赏有很意义?不如人就是不如人,还以为大魏乃是三大王朝之一,可没想到也是这般弄虚作假。”
  “诸位,走!”
  十国才子们开口,一个个冷笑不已,到最后不知是谁带了个头,直接转身离开,显得傲气凌然。
  当下,一道道身影离开,十国才子极其不给面子,这也是文人傲骨,纷纷离开。
  宴席上,孙静安脸色难看,而六部尚书,大魏官员,文宫大儒,四大书院院长,一个个也脸色不太好看。
  太平诗会,如此重要的盛会,这些人竟如此傲慢,这不是再打大魏的脸吗?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也有些恼怒,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群人,输不起!”
  “十国才子,有点气量行不行?”
  “真是可笑!”
  “不来就不来,还怕尔等?”
  大魏文人忍不住开骂。
  这件事情毕竟还没有盖棺定论,结果这些人说走就走,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怎能忍住?
  “散宴!”
  也就在此时,陈正儒开口,脸色略显难看。
  很快。
  大魏京都内。
  各种声音响起,引来巨大的反响。
  “大魏不公,为其面子,不视才华,可笑可笑。”
  “如此盛会,大魏却这般勾结,视我等读书人为蝼蚁。”
  “我辈读书人,修浩然正气,未曾想到,堂堂大儒,扭曲事实,当真是侮辱大儒二字。”
  “这般盛会,不去也罢。”
  这是十国才子的声音,他们愤怒无比,认为不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