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1353

  “规矩便是规矩。”
  “不过时辰的确没到,等散宴再定,诸位不要停,写吧。”
  陈正儒开口。
  不更改规矩。
  但他还有唯一的希望。
  此话一说,十国才子更是笑意浓盛了。
  而此时,陈正儒在侍卫耳边压着声音道。
  “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他声音不大,可充满着坚决。
  四大书院,大魏文宫,包括许多百姓都看到了这一幕,十国才子也看到了。
  听不到陈儒说什么,但所有人都猜到了是什么。
  当下,侍卫动身,立刻离开。
  而陈正儒既是担忧,也有些恼怒。
  这个陈星河到底是谁啊。
  害人害己!
  此时。
  盛宴上,总算是有笑声了。
  不过都是十国才子的笑声。
  大魏百姓,大魏文人,显得异常安静。
  形成了两极分化。
  但所有人都在等。
  等许清宵来!
  很快,离阳宫的事情,也传至大魏京都。
  所有百姓得知后,也不由心情沉重起来了。
  “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啊!”
  这一刻,大魏京都无论是读书人还是百姓,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个了。
  因为这是唯一的希望。
第一百三十二章:笔来!
  大魏京都。
  离阳宫内。
  随着一首镇国诗出现,十国才子都兴奋起来了。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可眼下所在的位置,是在大魏。
  大魏是无上天国,十国是大魏的附属国,可那是以前,如今十国发展迅速,再加上大魏没落,若不是留下来的底蕴太过于雄厚。
  十国还真说不定会选择脱离大魏。
  但这种事情牵扯太大,想要真正脱离大魏,需要完成好几件事情,文化底蕴,经济底蕴,军事底蕴。
  必须要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之一,才有资格跟大魏谈条件,如果三个都满足了,可能直接脱离,都不带任何犹豫。
  眼下太平诗会,就是文化底蕴的反击,大魏自称圣人正统,毕竟第五代圣人就是出自于大魏,大魏文宫也在京都之中。
  这种文化压制很恐怖,天下读书人都要尊大魏为正统,尤其是朱圣一脉,如此一来,文人以大魏为荣,这样的话,若是十国想要脱离大魏,或者是背叛大魏,国内的文人岂能容忍?
  可如果能反制大魏,那就不一样了,在各种盛会当中,如若十国才子能压过大魏才子。
  如此一来,完成文化超越,树立百姓自信心,树立文人自信心,到时候真脱离或者是造反,直接来一句,大魏虽有圣人,可却不尊圣道,瞧瞧他们这些年的实力。
  一代不如一代,反倒是我们,撑起了圣人门面,我等不屑于其为伍。
  在文化上站住了脚,国内文人一听这话,您还别说,真有道理。
  剩下的就是军事上和经济上的问题了,不需要超越大魏,只需要有资格脱离就好。
  也不怕大魏派一品武者,因为突邪王朝有一品武者,初元王朝也有一品武者,真动用了一品武者,人家不会放任不管的。
  这就是制衡之道。
  离阳宫内。
  十国才子兴奋无比,一个个高声笑语,生怕大魏文人和百姓听不见一般。
  “李兄,当真不愧是唐国第一才子,诗出镇国,好,好,好,我等敬李兄一杯。”
  “诗词镇国,能在这般宴会之上出现,由此可见,如若李兄灵光一闪,或许诗出千古。”
  “没错,一般来说,在这种盛宴上,才子云聚,会有才气压制,想要作出千古名诗很难很难,镇国诗已经是极限,如若今日只是偶然聚会,李兄再有一点点灵感,千古名诗,也不在话下。”
  十国才子纷纷赞叹道,他们岂能不知道大魏现在在想什么?
  无非是想将许清宵喊来,毕竟许清宵可是作过千古名词满江红,千古名言,以及千古第一骈文的存在,这等大才,虽然他们口头上喊着,不过尔尔。
  可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但嘴上肯定不会认输。
  再者人们总会给自己找诸多理由,他们认为,许清宵有才华不错,可都是偶然天成,属于灵光一闪,有实力是有实力,可运气成分也多。
  可在太平诗会这种地方,就完全不同,因为这是正式的诗词大会,天下文人聚集,才气压制。
  或会紧张,或会被影响,也有先天压制,所以在这种场合作出的诗,多多少少会被压制一些。
  这个说法,倒也不是瞎编,因为古今往来,能在这种极宴之上,作出千古名诗的几乎没有。
  才气压制,实际上存在。
  当然还是要看诗词质量如何,文好可破。
  人群中,李恩喝了口酒,他内心极其激动,哪怕表面上始终平静,可喝酒时微微颤抖的手,却出卖了他不平静的内心。
  镇国诗!
  镇国诗!
  能在这般极宴上,作出镇国诗来,他这个唐国第一才子的身份,实打实坐稳了,甚至凭借这首诗词,可带来大量的才气与名气,举国之力,自己也有可能成为大儒。
  若真是如此,自己这辈子也满足了。
  李恩是很兴奋,若不是有人在此,只怕他会高呼几声万岁。
  镇国诗啊,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荣誉,而现在更是在太平诗会上,作出镇国诗来。
  这如何不让人兴奋,他的名字,只怕明日一过,便会响彻整个天下,突邪王朝,初元王朝,包括大魏王朝。
  一句天下何人不识君?
  道尽一切。
  “李兄之才华,我辈当真敬仰,今日一过,只怕天下人都知晓李恩之名啊。”
  有人走来,敬酒一杯,发自内心感慨。
  “客气,只是灵光一闪罢了。”
  李恩倒也谦虚,至少是跟自己人比较谦虚。
  “李兄,莫要谦虚,我辈读书人,有才华便就是有才华,何须如此谦虚?”
  “是啊,莫要谦虚,免得人家瞧不上我等,还说我等都是臭鱼烂虾。”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没瞧见几位尚书,还有诸位大儒的脸色都变了吗?”
  十国才子是抓住机会就嘲讽。
  他们昨天受了一肚子的气,甚至各大商户客栈掌柜,都不允许他们入住,这奇耻大辱,他们怎会放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