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1353

  “五个题?不加加?”
  许清宵微微皱眉道。
  “一题不加。”
  陈星河无比自信道。
  看到陈星河这般自信,许清宵也没多想,转身回到房内。
  望着回去‘复习’的许清宵,陈星河很是得意。
  想到明天斗诗,许清宵赢得第一,再来感谢自己时,陈星河更加愉悦了。
  而就如此。
  一直到了晚上。
  太平诗会再次开始,但这一日,许清宵没有参赛,说不参赛就不参赛。
  今日不是斗诗,依旧是出题作诗。
  然而就在太平诗会开始一个时辰后。
  才气涌入太平诗会。
  天穹之上,依旧有金色字体。
  是镇国诗。
  但这首诗是华星云所作,诗出镇国,力压十国大才。
  只是今日十国大才基本上没有作诗。
  显然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在今日动手,明日斗诗才是他们的环节。
  故此,这一日,一切相安无事。
  可众人知晓,明日的斗诗,才是真正的环节。
  每个人心情都很紧张,也很期待。
  就如此。
  一直到翌日,未时。
  许清宵从房中走出。
  手中拿着几个信封,推开了陈星河的房门。
第一百三十六章:不要再拆了,宫殿要塌了,许清宵花式装哔
  守仁学堂。
  许清宵拿着一份书信来到了陈星河房内。
  “师弟?”
  正在苦心研究诗词的陈星河有些好奇,望着许清宵有些不解。
  “师兄,这信封你拿好,一共有七份,今日太平诗会,师弟就不参加了。”
  “不过我已经将你选题之诗都作了一首诗,如若选题对了,你就拆开信封。”
  “记住,只能拆开一封,多了就不行,劳烦师兄了。”
  许清宵开口,道出他来这里的目的。
  可这话一说,陈星河有点懵了。
  “师弟?你不参加?”
  “今日斗诗,所有人都等着你啊,你居然不来?这十国大才到时候又要说些什么啊。”
  陈星河有些咂舌,这么重要的事情,许清宵竟然不来?这实实在在有些……尴尬。
  因为所有人都在等许清宵过来,大魏百姓翘首以盼,可没想到许清宵不来,这如何不尴尬。
  “师兄,师弟要忙一件大事,涉及到江山,涉及到百姓。”
  “所以太平诗会,师弟就不参加了。”
  许清宵神色很认真,向陈星河解释。
  此话说出,陈星河陷入了思索之中,但很快他明白许清宵不会撒谎,更加清楚许清宵现在的确是为大魏王朝做事。
  关乎江山,涉及百姓,自然要比太平诗会重要百倍,所以不去也实属正常。
  “行,师弟,那今日太平诗会,我替你去吧。”
  陈星河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同时将目光落在这七封信上。
  “这信为何不能拆开啊?”
  陈星河继续问道,有些好奇。
  “我以文器春秋笔封了才气,若是拆开,才气涌入,只怕会惹来不好的反响。”
  “总而言之,师兄,记住,无论如何都不要拆开,这七封信,代表七个试题,要是真一个没中,劳烦师兄再来醉满楼找我。”
  许清宵解释道。
  三大商会的人,将见面地址选在了醉满楼,与离阳宫正好对立。
  “好!”
  陈星河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劳烦了。”
  许清宵一拜,而后转身离开。
  “师弟客气。”
  陈星河回答,而后起身目送许清宵离开守仁学堂,再然后将目光落在了这桌上的七封信上。
  每一封信上面都写了题目,但有一点陈星河不太相信。
  不是说不相信自己师弟的文才水平,而是许清宵说不能全部拆开,这就有些太自信了吧?
  知道自己师弟有惊世之才,可也没必要这样,真拆开了又能如何?
  “师弟啊师弟,你太高调了,要跟师兄一样,学会低调,唉!”
  陈星河心中感慨,认为自己师弟过于高调,言行举止都有些浮夸,得学学自己,低调不好吗?
  当然陈星河只是随便想想,七封书信还是好好收着,如若押中了题,那就拆开,如果押不中再去找自己师弟一趟。
  很快,天色渐晚,逐渐来到酉时。
  今日的离阳宫,比前三日还要热闹许多,进宫人数不变,可架不住百姓们过来凑热闹啊。
  除了第一天,大量百姓在离阳宫外观望,后面两天就没什么人了,但今日斗诗环节,再加上大魏京都这几日发生的事情。
  大魏文人和十国文人已经到了那种水火不容的程度,而京都内的百姓,也瞧不起十国文人。
  说来说去还是十国文人做法太恶心人了。
  太平诗会第一天,大魏赢了,大家五五开,你有面子我也有面子,毕竟儒道正统在大魏,而且太平诗会也是大魏的诗会啊。
  你总不可能指望大魏丢人现眼吧。
  太平诗会第二天,虽然依旧是大魏第一,但前十有八个是你们十国才子,按理说,我们大魏已经输了,你们十国才子也不亏吧?
  至于你说不合理,行,咱们可以慢慢谈,好好去说,可你们呢?直接翻脸走人,一点面子都不给?这就是你们十国大才的素养?
  到了第三天,你们出了镇国诗,华星云说再作诗一首,可因为陈正儒陈尚书已经说了,一个人限一首,所以你们拒绝,行,我们也答应了,这也没什么。
  许清宵来了,一诗千古,都已经这样了,可没想到的是,你们这帮人竟然直接污蔑许清宵,这诗已经做好了,是有人提前泄题。
  歪日。
  按照这个说法,我们大魏只要拿了第一就是偏袒?就是泄题?按照这种阴谋论,谁解释的清楚?
  所以大魏文人和大魏百姓们怒了,实实在在被恶心坏了,拿出真实力,你们要说泄题,大家不相上下,你们占据优势,你们又说偏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