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1353

  接过奏折,女帝将奏折打开。
  随后又将奏折合上。
  “陛下,顾尚书说了什么?”
  赵婉儿为女帝捏肩,同时这般询问道。
  “让京商捐银。”
  这不是什么大事,女帝直接说出,同时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短暂的放松。
  “那陛下是否同意?”
  赵婉好奇问道,这种事情不算什么,可以询问,不会惹来陛下恼怒,甚至平时陛下也会问问自己的意思。
  “水车工程,没必要让京商捐赠,即便是让京商捐赠,也没有什么效果。”
  “待会让人回复顾言,此事不允。”
  女帝如此回答道。
  让京商捐赠?能捐多少银子?
  一万两还是十万两?了不起一百万两,那又能如何?人家捐赠了一百万两,你还要给人家好处,如此一来,完全没有必要。
  她有些好奇,顾言为何会提出这种要求?没有必要啊。
  “奴婢明白。”
  “不过,顾大人说,此事是许清宵提出来的。”
  赵婉儿提醒了一句,这不是顾言提出来的事情,而是许清宵许守仁提出来的事情。
  “许守仁提出来的?”
  女帝缓缓睁开眼睛。
  “是的,陛下。”
  赵婉儿点了点头道。
  “允了。”
  下一刻,女帝淡然开口,直接答应下来了。
  赵婉儿:“……”
  虽然不知道女帝为何听到是许清宵提出来的主意就直接答应,但赵婉儿明白的是,许清宵如今可是大魏风头最盛之人。
  陛下如此,也算是情理之中。
  “那奴婢待会便让人去通知顾大人。”
  赵婉儿缓缓出声。
  女帝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只是她的脑海当中,一直浮现着三件事情。
  水车工程,自然是头一件大事,其次便是文宫之事,最后便是北伐之事。
  这三件事情,是大魏如今面临的选择和危机,三商那点勾结,逃不出她的法眼。
  只不过这件事情,她没有办法去解决。
  强硬一点?三商背后的人,可不是等闲之辈,自己但凡敢强硬一些,估计各种声音都会响起,再者这件事情大魏不占理。
  毕竟商人逐利,买卖买卖,人家卖这个价格,大魏给不起,然后直接动手,谁会答应?至少三商背后的群体不会答应。
  而且各国都看在眼里,大魏是王朝,一举一动都是被天下关注,做错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引来天下的骂声,做对了一件事情,往往并不能宣传出去。
  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兵权,若是所有兵权都在自己手中,那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事了。
  至于大魏文宫的事情,也是一件麻烦事,这是一个讯号。
  精神上的压制,有时候比国力上的压制更为恐怖,藩王造反,不管是谁胜了,大魏终究还是皇室一脉的。
  而若是文宫真的分离,这就不是一件小事了,抽掉了大魏的骨髓,此后除非再出现一位圣人,不然的话,对大魏来说不亚于再来七次北伐。
  这涉及到了很多。
  但好在的是,大魏文宫内有一批正直的大儒,有他们在,想要分离大魏文宫,有不小的难度,至少再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大事的情况下。
  他们没有机会可乘。
  无非搞一些破坏罢了,比如说太平诗会,故意放水,想要依靠十国大才来打压大魏文坛,从而创造机会,营造自己登基之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手段,她遇到过太多次了,所以她压根不在乎,只要没有伤及根骨就好。
  至于北伐之争,这件事情还早,几乎不用去想。
  “朕,还是需要一批忠心之人啊。”
  说来说去,女帝再次闭上眼睛,她需要一批真正为她效忠的人,并且要保证这批人只会对自己忠心,绝对不可能会忠心别人。
  只可惜,这种人很难找,培养死士这种意义不大,因为她不需要死士,需要的是一批游走在朝廷与百姓当中,一把锋利的宝剑。
  至于会不会伤到自己,这一点她不在乎,能成帝王者,没有那么多顾忌,忠心排名第一,能力排名第二。
  其余都无所谓。
  大约过了一刻钟后。
  大魏宫廷将顾言的折子送了回去,已经批阅,允许此折。
  已是卯时。
  顾言得到折子后,连早朝都没有参加,亲自去拟写捐赠告示,不足半个时辰,他反复观看,确定无疑后,便让户部印刷复制,贴在京城之中。
  一切做完,顾言不由望着微微亮起的天穹,眼神之中既是好奇,也充满着一些担忧。
  他好奇许清宵到底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此事。
  也担忧许清宵会不会做错一些事情。
  而此时。
  守仁学堂内。
  许清宵也在思索一些事情。
  眼下的危机,已经全部浮现出来了。
  有人明摆着就是想要阻止水车工程,而且不惜天大的代价。
  大魏文宫也浮现了危机,自己的个人安危,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事情,自己必须要好好理清楚,也要好好的梳理。
  找一个应对之法。
  否则的话,自己完全就是受限于其。
  自从自己进入京都之后,所遇到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大闹刑部,怒斩郡王,斩杀番商,太平诗会。
  哪一件事情是小事?
  每一件事情都是大事,而且每一件事或多或少给自己带来了许多麻烦。
  得罪了大魏文宫尊朱圣一脉的大儒。
  得罪了怀宁亲王。
  得罪了诸多藩王。
  也得罪了大魏不少权贵。
  更因为自己过早入品,也引来了妖魔注意,唯一的好事就是,有大魏文宫在,自己不离开大魏的情况下,基本上不需要担心妖魔来找自己麻烦。
  以上种种事情,必须要有一个了结。
  并且自己不能一次又一次解决麻烦后,又一次又一次陷入新的麻烦,这样对自己极其不利。
  要有一个对应之法。
  这就是许清宵思索的问题。
  而所有的问题,总结在一起就是一句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