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1353

  眼下许清宵需要思索的是几件事情。
  一、异术之事。
  许清宵莫名有一种直觉,快要来了,这是一种莫名的直觉。
  二、武道之事。
  即便是逃过了审查,自己也要快速提升武道境界,早点摆脱异术,否则的话,早晚会出事。
  三、民心之剑。
  自己要尽快铸出这把民心之剑,如此一来的话,也有效防止一些人暗中算计自己了。
  四、大魏发展。
  这笔钱要是收到手了,水车工程可以直接运作,并且不仅仅是五十郡了,直接覆盖半个大魏,至于剩下的倒不是没钱。
  而是藩王还没有收拾,不可能免费给那些藩王打工啊,肯定是先让自己的地盘发展起来再说。
  并且很多地方都需要花费银子,别看一百万万两白银感觉很多,真花起来还真不够花,有了粮产下一步肯定是修桥修路,提高经济能力。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而且还要设置一些专门的机构,拨款研发各种提高粮产农作的东西,搜寻土豆这种东西。
  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大笔银子,累计起来就是天文数字。
  这四件事情,让许清宵莫名有些累啊。
  不过要是把这四件事情解决了,自己就可以躺平了,真正的躺平,吃吃喝喝玩玩,不亦乐乎。
  天天去桃花庵跟妹子聊天,有事没事去参加一些诗会。
  说真心话,自从来了大魏京都,许清宵都没主动去结识一些权贵,也没有去参加过什么小型宴会。
  这样下去,只怕要孤独终老啊。
  而就在许清宵胡思乱想之时,顾言的声音忽然响起了。
  “守仁啊,老夫问你个事。”
  “一品就六个位置,你一个,还有一个被你内定了,这剩下四个位置,八大商会都在争抢。”
  “要不咱们找陛下谈一谈,额外加四个位置,不然少一个就是一万万两啊。”
  顾言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一品就六个位置,许清宵一个,张如会一个,剩下四个卖四万万两,可八大商会争先恐后想要进来。
  饥饿营销这个理论顾言懂,可问题是这要少一个,就是少一万万两白银,他舍不得啊。
  “放心,顾大人,我已经想好了。”
  “一品位置肯定是不让加,只不过巡查官还空着,一个一万万两,你觉得他们会不想?”
  许清宵如此说道。
  这话一说,顾言来了精神了。
  “巡查?”
  顾言有些好奇。
  “恩,晋,徽,赣这三商,再把排名靠前的一个,全部录进一品。”
  “我们现在还需要他们的材料,可以好好谈,已经约好了,后日晚上见。”
  “他们四个肯定是录一品,至于其他四个商会,让他们拥有巡查商会之职,属监督缉查,这样一来的话,可以形成制衡。”
  “我找人调查过,晋商他们的体量,完全不是其余四商能比的,可若是给他们缉查之责,无需我等出手,自己人更了解自己人。”
  “一旦形成制衡,户部就可以坐渔翁之利,观虎斗了。”
  许清宵说出自己的计谋。
  为什么一品设置六个?纯粹就是配合六部吗?
  肯定不是啊,一个一品就是一万万两,别说顾言舍不得了,许清宵也舍不得啊。
  可开辟十个一品,不是显得有些廉价?更主要的是,这设置十个位置,也算是瓜分权力。
  索性不如搞个巡查,让下面四个商会当上巡查,以小管大,这些商会平日里就没有勾心斗角?排名第八的不想干掉前面的商会?
  肯定想啊。
  那许清宵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相斗。
  最好是狗咬狗一嘴毛,斗的差不多了,自己再出面,洗个牌,重新安插自己的亲信,到时候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
  别觉得许清宵玩脏的,这也是这帮商人先脏起来的。
  许清宵完全是被迫。
  而顾言听完许清宵这么一说,不得不赞叹一声啊。
  “守仁,你这心思,当真缜密恐怖,落一字而观全局,这一点,老夫都不如你啊。”
  顾言忍不住开口,这句话是由心而言。
  压根就没有半点吹捧的意思。
  “顾大人言重了,这个计划是我想出来的,所以缜密一些也正常,如若是您想出来的,估计更加缜密了。”
  “不过顾大人也别只是夸,没事的时候挑挑刺,找一下不合理的地方在何处,也好做到完美。”
  许清宵不接受夸赞,他反而希望顾言挑挑刺,免得出什么错乱。
  “恩,守仁,你有这个想法,老夫这回是真心愿辅佐你成为户部尚书了。”
  “老夫的确觉得有个地方不妥,就是各大书院优先录取。”
  “这个录取之法,我怕会引来民怨啊。”
  “虽说这些商人,的确有银子请来儒者教学,可明目张胆的优先,实实在在有些不好。”
  顾言开口,这般说道。
  而许清宵点了点头,而后道。
  “这样,顾大人,稍微改一改,限制名额,将书院划分,越好的书院,名额越少,比如说四大书院,一年就额外开放十个优先录取名额。”
  “从商人后代中选出十个最好的,降低一下百姓心中的怨气,不过如若百姓真闹大了,我还有一个办法。”
  许清宵出声。
  稍稍修改一下,毕竟自己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想什么都是十全十美的,顾言说的一点没错。
  这优先录取,对百姓很不公平,会激发民怨。
  修改一下名额,降低一下影响,同时许清宵还有一个大杀招没有用出来。
  “什么办法?”
  顾言好奇了,他其实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毕竟一旦激起民怨可不是小事,朝堂还好说,那帮老匹夫,随便给个几百万两就能打发了。
  可百姓不一样啊,你总不可能给百姓派钱吧?这要是派钱,一百万万两都不够。
  “九年义务教育。”
  许清宵缓缓开口。
  说出自己的大杀招。
  “哈?九年义务教育?”
  顾言这回有点听不明白了。
  许清宵起身,看向顾言,随后解释道。
  “凡大魏子民后代,满六岁者,可享受九年免费私塾教育。”
  许清宵开口,言语平静,但在顾言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九年义务教育?
  免费读书九年?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普通百姓想要自己孩子上学,有些穷苦之地的书生,不收学费,但大部分的私塾都是收费,一年五两银子左右。
  这还要分地方,某些繁华之地,可能需要十两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