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1353

  孙静安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主动抨击,令人生厌。
  这个行为,不仅仅让百官们有些不舒服,也不仅仅是让京都内的百姓有些不舒服。
  甚至陈心和周民两位大儒都忍不住皱眉,包括一些读书人。
  整件事情,许清宵有没有不配合过?
  没有。
  许清宵大大方方来到皇宫,又大大方方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孙静安要请天地大儒来,许清宵也是大大方方。
  现在查不出什么结果,又要说是什么民意阻挡了,还非要逼迫许清宵散去民意,这的确有些过分了。
  “好了!”
  此时,女帝再次开口,她声音落下,孙静安倒也闭嘴。
  “此事,说到底还是朝堂之事。”
  “许清宵也是大魏户部侍郎。”
  “眼下人证不但证明不了什么,反而自己修练异术,死有余辜。”
  “而一切物证,也无法证明什么。”
  “让许清宵散去民意,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此事到这里了。”
  “众爱卿意下如何?”
  女帝不想要继续谈论此事。
  可以到此为止了,没有必要继续谈下去,天地大儒都现身了,还要怎么样?一定要让许清宵散去民意吗?这太过于强人所难了。
  哪怕许清宵不受百官待见,她也不会同意,更何况文武百官都支持许清宵。
  “臣,陈正儒,同意陛下之言!”
  “臣,张靖,同意陛下之言!”
  “臣,顾言,同意陛下之言!”
  “臣,李彦龙,同意陛下之言!”
  “臣,周严,同意陛下之言。”
  “臣,王新志,同意陛下之言!”
  六部尚书依次开口,他们站了出来,同意女帝所言。
  不仅仅是他们,下一刻。
  安国公走了出来。
  “老臣,也同意。”
  “臣,也同意。”
  “臣,同意。”
  卢国公,信国公,等等六位国公纷纷站出来表态。
  信武侯,射阳侯,广平侯,曲周侯。
  一位位侯爷也站出来了。
  满朝的文武,几乎九成九都同意女帝所言。
  这一幕,让京都百姓兴奋,这一幕也让许多支持许清宵的人都莫名有些热泪盈眶。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愿意站出来支持许清宵,冒着很大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
  而这就是朝堂的态度。
  他们信任许清宵,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许清宵能为大魏赚钱也好,许清宵能帮百姓伸冤也好,不管如何,他们站出来了,就是支持。
  而殿内。
  许清宵也不由莫名感动。
  自己牵扯异术之祸,正常来说品级越高,越是不能参与其中,一旦出事,对他们来说影响极大。
  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就已经算是一种信任了。
  “蓬儒!”
  “此事,就这样吧。”
  满朝文武几乎都答应了,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她望着蓬儒,声音比之前大了一些,也算是道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蓬儒依旧是摇了摇头。
  即便是满朝文武都支持许清宵,可他还是不答应。
  看着蓬儒摇头,孙静安立刻开口。
  “陛下,这异术之事,怎可能如此草草了结。”
  “臣认为,一定要彻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孙静安认真无比道,更是显得有些慷慨激昂,为国为民一般。
  可此话一说。
  大魏京都当中,无数声音响起了。
  “我等不需要交代。”
  “许大人无罪,何来交代?”
  “此人当真不为人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许大人,都已经请来了天地大儒,为何还要彻查?”
  “这个孙静安,根本就不配为儒,之前太平诗会也是如此,偏袒十国大才,打压我们大魏才子。”
  “没错,而且外邦来使到咱们大魏,孙静安第一时间去迎接,我亲眼目睹,不知道的还以为孙静安是异族大儒。”
  “可笑!可恨!许大人为国为民,被诬陷修炼异术,这也就算了,如今彻查之后,没有任何异样,就要逼着许大人散去民意,还能再欺负点人吗?”
  “各位,我们不需要许大人给交代,我们相信许大人,走,跟我去皇宫外喊。”
  朝堂内的一幕幕,都被京都百姓们看在眼里。
  说实话,随着蓬儒出现,他们的确紧张与好奇,可等到蓬儒没有查出许清宵修炼异术之时,他们极其开心,已经认定了许清宵没有修炼异术。
  可不曾想,孙静安等人不依不饶,还要让许清宵散去自己体内的民意,他们如何不怒?
  这不就是再欺负许清宵吗?
  他们不答应,也不想成为孙静安口中的天下人,他们不需要这个交代。
  无数百姓来到了皇宫之外,他们大声喊道。
  阵阵的民声,传入了皇宫之中。
  传到了大殿之内。
  听到这些声音后,孙静安不由皱眉。
  但他无视,而是盯着许清宵道。
  “散去民意,若真未修炼异术。”
  “老夫主动散去浩然正气,自废大儒之位。”
  或许是有些受激。
  也或许是,孙静安已经彻底笃定,许清宵一定修炼了异术,他放下豪言,愿意以大儒之位,换取许清宵的民意。
  “够了!”
  这一刻,女帝终于怒了,她已经忍让了许久。
  要天下人公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