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353

  “如今陛下登基,想来也要做一番事业,若能根除蛮夷之祸,乃大魏之福,就怕难以根除,又惹来一场靖城之耻,那就是泼天的罪过。”
  “自古女子称帝,前所未闻,开万象之原始,辟千古之奇谈,也不知能否齐名。”
  众人议论,或许是喝了不少酒,说的话越来越放肆,尺度也越来越大。
  许清宵连忙咳嗽一声,端起酒杯道。
  “诸位,大魏国耻,犹记在心,但我等也莫要萧条,理应牢记耻辱,为国报效,为君分忧,为百姓造福,来,共饮一杯。”
  许清宵出声喊道。
  这要是还让他们继续说,估计说着说着就要开始喷皇帝了。
  万一事情传到皇帝耳中,自己无缘无故被牵连就麻烦了。
  不管当今皇帝是什么性格,能不能听忠言,反正想要好好活着就别作死。
  许清宵这一番话说出,众人皆有感染,纷纷举杯共饮。
  不过让许清宵有些惊讶的是。
  涉及到皇帝,好像大家并不是特别在乎,尤其是李鑫,按理说他是府君之子,更加顾及这个东西,却没有任何阻止的迹象。
  想来应该是文人言语比较自由。
  但不管如何,许清宵还是谨慎一些,免得祸从口出。
  饮酒过后。
  众人继续围绕安国这个话题去谈。
  但大多数谈论的还是外族入侵话题。
  许清宵沉默不语,只是认真聆听,不过内心有自己的想法。
  众人所说很有道理。
  只是许清宵却感觉,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毕竟要真是这个意思,那皇帝也就别当了。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
  外面的事情再怎么样,终究有冲缓余地,即便是蛮夷再杀到靖城,他也做不到灭国。
  战线布局,民心问题,资源分配,以及治国安家,哪一个不能让蛮夷头疼的?
  光靠杀有用吗?
  肯定是没用。
  所以【安国】,绝对不是边境问题。
  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书生去谈战争历史,无非就是纸上谈兵,一堆马后炮。
  不去战场,不了解真正的战争,所谈的一切都是扯淡。
  所以皇帝应该没这么蠢,让一群书生谈论战争。
  这个安国。
  应该是……经济。
  恩。
  经济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部问题小于内部问题,以史为鉴,大多数国家破灭,其原因就是内部出了问题。
  而这个内部,无非就是两个。
  朝堂与百姓。
  藩王、权臣、党派,为朝堂之根。
  经济、农业、生活,为百姓之源。
  朝堂的事情,轮不到一群书生来指手画脚,那种级别的战斗,用脚指头都能玩死一批人。
  所以如果皇帝以‘安国’为题。
  其根本应该是‘安治国家’。
  如何让国家安宁,让百姓吃饱喝足。
  一旦百姓吃饱喝足,就会减少许多争纷,而且百姓对国家也会产生巨大的信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外族打进来了,关我屁事?反正无非是日子再苦一点,甚至恨不得赶紧打进来。
  可若是百姓吃饱喝足,还有闲钱去勾栏听曲,真要打仗了,谁不气?
  我每天过得美滋滋,你来破坏我幸福生活?爷跟你拼了。
  所以安国之策。
  应是百姓,百姓之源,应是柴米油盐,而这一切都应是银两。
  通俗一点就是。
  铜板子。
  许清宵心中笃定了方向,但明面上不说,他是读书人,但不是圣人。
  说出去干啥?显摆自己很有能耐?然后被人抄题?
  好话可以一直说,又不要钱。
  这种东西还是少说,人家认可不认可都是一回事,没必要出这个风头。
  恩,猥琐发育,稳住。
  宴会上。
  待许清宵回过神时,却发现众人有些悲苦,原本还很热闹,突然一下画风就变了。
  “国家耻辱,历历在目,我等读书人,只能寒窗苦读,却不能为国贡献,当真是羞愧啊。”
  “是啊,当世的繁华,离不开先辈们的牺牲,北境蛮夷,不如猪狗。”
  “待有朝一日,我能入兵部,去北境征战,我定要杀的蛮夷绝后。”
  话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的开始抨击北境蛮夷。
  许清宵在周凌家读过不少书籍,其中有提到过北境蛮夷的。
  北境蛮夷是大魏子民心中的一根刺,时时刻刻都在刺痛着天下人。
  蛮夷之流,天生适合当武者,身强体壮,而且筋脉自通,这是种族优势。
  十个大魏士兵打不过一个蛮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好在的是,老天爷给了你体能上的天赋,就会在智力上削弱,大部分蛮夷智力都一般。
  他们入侵大魏,烧伤抢掠都是小事,重点是一些惨无人道的虐杀。
  靖城之耻,不仅仅只是打到京都附近。
  而是以种种惨无人寰的手段,虐杀着中原百姓。
  这才是真正的愤怒点。
  这也是大魏立国以来,最想要做的事情,横扫蛮夷,统一北方势力,再韬光养晦,一举镇压边境,完成史无前例的大统一。
  不过九代君王都做不到,这一代其实更难做到。
  最有希望的还是武帝,只可惜还是败了。
  “蛮夷之罪,罄竹难书,此情此景,当真想作诗一首,以泄心恨,奈何文墨不足,难登大雅。”
  “在场可有人愿赋诗一首吗?”
  李鑫开口,他痛斥蛮族,想要作诗,可惜文化不足,就将目光看向众人。
  这一刻,场面安静下来了。
  倒不是没有人会作诗,只是突然作诗有些难度,临场发挥倒不是不行,可这么多人看着,万一念的不好,岂不是成了笑话。
  许清宵坐在下方,他喝了口酒,非常能理解大家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