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6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0/1353

  现在反而是要多多防范内部的矛盾问题,若是被敌人乘虚而入,那就是阴沟里翻船了。
  “陈大人也辛苦了。”
  许清宵朝着陈正儒一拜,而后者摇了摇头。
  “许大人,藩王之事,还是要多多考虑,他们不可能不出来的,这对他们来说,是千载难逢之时。”
  “老夫先去派人调查,有任何结果,再来找你。”
  陈正儒离开了,不过临走之前,还是提醒许清宵一番,要注意藩王。
  读书人的事情,已经被压制下来了,蓬儒都进了天牢,不稳定因素控制下来,接下来就是各地藩王的事情。
  如若不压制各地藩王的话,那就麻烦了。
  陈正儒所言,许清宵心里明白。
  如今大魏的内乱还没有彻底结束,因为藩王蠢蠢欲动。
  别看他们现在不出面,那是因为他们都在等,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出来闹事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就是大魏军队被拖住,或者是大魏军队吃了败仗。
  一旦时机成熟,保证是各地揭竿而起。
  不过对付藩王,许清宵已经有了良策。
  足可以让各地藩王吃个大亏。
  说了这一次,许清宵要让藩王,文宫,异族国,包括突邪王朝,初元王朝,还有北蛮吃个大亏。
  一个天大的亏。
  当然眼下说这个还有点早,现在要做的,就是围绕第二战。
  随着陈正儒离开后。
  兵部尚书周严走来了,他带着一些情报走来。
  “许大人,射阳侯,广阳侯,临阳侯,已经进行第一次冲锋。”
  “阿木塔,突良并没有派兵出征,而是死守国门,战局焦灼,未能取得良好战果。”
  周严走来,带来的不是好消息,而是一个坏消息。
  行兵打仗,讲究的便是一鼓作气,如若一口气没有占据优势,那么极其容易会被敌人拖住手脚。
  这一刻,安国公等人纷纷围了上来,来到沙盘周围,开始研究地势,脑海当中模拟战场。
  “阿木塔本身山势险峻,他们的国都,更是建立在险峻之地,而且老夫知道,阿木塔国门,偏高,易守难攻,射阳侯未能取得良好战果,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
  安国公指着沙盘当中的阿木塔国门如此说道。
  “不止如此,阿木塔与突良相邻,他们身后连着四五个部落国家,土地平坦,极好运输兵器粮草,如若在五天内攻不下城。”
  “就要打持久战了。”
  卢国公的声音响起,他道出两国的优势。
  这对大魏来说,的确是个麻烦。
  攻城战最为简单,破了城门,一切好说。
  可攻城战也是最麻烦的,死守城门,本身就占据巨大的优势,你拿命堆可以,但人家不跟你拼啊。
  人家就守在国门当中。
  先消耗你的精锐,你要是退,他们换人守。
  你要是真打开了国门,那也不怕,里面的战士都磨好刀等你。
  尤其是许清宵杀降,大家心态已经彻底放平了。
  反正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
  不如跟你拼命。
  望着沙盘,许清宵微微皱眉。
  过了一会,许清宵开口道。
  “传军令!焚烧天旨,让射阳侯鸣金收兵,调整状态,翌日冲锋。”
  许清宵传达军令。
  鸣金收兵。
  此话一说,众人没有说什么了,鸣金收兵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第二场战役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开端。
  第二军距离大魏太远了。
  重要信息,必须要焚烧天旨传达信息。
  天旨制造极为麻烦,大魏皇宫也没有太多,第一军带了一百封,第二军带了三百封,第三军也是三百封。
  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一般还是让信使来传递。
  不多时,兵部尚书周严拟写天旨,随后焚烧。
  而数万里之外。
  正在厮杀的麒麟军,突然之间,听到了鸣金之声。
  “撤!撤!撤!”
  “鸣金收兵!鸣金收兵!”
  “回去!全部回去!”
  随着各种呼喊声响起,将士们纷纷朝着营地逃离。
  阿木塔国门城上,依旧伴随着各种箭雨,对于阿木塔军队来说,他们不会错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不过等待三十万大军基本上撤离后,阿木塔族军人这才放下手中弓箭,发出刺耳无比的笑声。
  “哈哈哈哈!这就是堂堂上国之上的军队?真是可笑!”
  “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还麒麟军?当真丢人。”
  “我还以为他们如何勇猛?也不过如此。”
  “真是可笑,当真是笑话啊。”
  “麒麟军?大魏的士兵,就是这般的无能吗?”
  他们站在城口大声笑道,其声音穿透十里,传入了麒麟军耳中。
  一时之间,麒麟军各种憋屈难受。
  他们憋屈难受,不是因为辱骂,而是这帮人小人得志。
  攻城之战,本身就是攻城者劣势,如若正面冲刺,他们何惧之?
  仗着自己守城优势,以为是自己英勇?不过是一群缩头乌龟罢了。
  可气归气,第一次冲锋,的确没有占据任何优势,反而死伤不少。
  另一处,临阳侯带着三十万大军从左翼回归,因为没有到他们出手的时候。
  剩下的二十万大军,是去攻突良国了,现在所有大军回归,准备第二次冲锋。
  这一次,阿木塔国门,主要冲锋的是他们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没有攻破国门,不能说麒麟军不行,只能说对方准备的太充足了。
  宣战之时就已经准备了七天,后来因为许清宵的杀降以及夜袭,以致于阿木塔和突良国,准备的太充足了。
  攻城战,要么靠人多拼命,要么就是靠智谋,不然的话,以少胜多很正常。
  三万对三十万赢了,也不是什么奇迹。
  大部分老兵都懂这个道理。
  第一次冲锋,只是试探性。
  一个时辰后,大魏第二军大营内。
  大部分将士在扎营,少部分将士则是在做饭,亦或者善后伤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0/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