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1353

  有列侯如此感慨,许清宵前面两战,都没有围绕后勤干活,说实话大家是想提醒两句的。
  可又不敢开口,怕真开口了,招惹许清宵不开心。
  却不曾想到的是,许清宵不是不在乎后勤,而是许清宵已经将诸国当做自己的后勤了。
  “诸位过誉了。”
  “许某不过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罢了。”
  “此乃知行合一。”
  许清宵淡然开口。
  他这句话还真不是乱说。
  知行合一,非要往深处去解释,十万个人眼中有十万个不同的理解意思,但用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只有一种。
  知道了,就去做。
  不管任何事情,你知道了,就立刻去做。
  知道了,这个事情麻烦在哪里。
  就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办法。
  用最简单的思维,去完成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人这一生最可怕的无非就是。
  不知道!
  不去做!
  而在许清宵心中,知行合一讲述的道理,就是这个。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清宵在杀降的时候,就已经算计好了这一切。
  杀降的目的,就是为了第二战的胜利。
  当越拉越多的文武百官理解之后,震撼不由袭来,他们真的没想到,许清宵竟然未雨绸缪到这个地步。
  第一战,就想好了第二战如何胜利。
  “现在看来,将蓬儒押进去,是对的。”
  “只可惜,没有将张宁斩了。”
  陈正儒理解后,他不由感慨一声。
  如若说,许清宵之前杀降,只是为了弘扬大魏国威,那么大魏文宫喷几句,倒也没什么问题,无非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骂有些不太好。
  可随着许清宵如此解释之后,大家彻底明白了,许清宵为何杀降了。
  陈正儒更是愈发觉得将蓬儒扣押是对的,甚至后悔没有直接杀了张宁。
  这番话引来众人附和。
  不过就在此时,许清宵的目光看向户部尚书道。
  “顾尚书,让户部最近准备,要忙起来了。”
  许清宵如此开口。
  听到此话,顾言先是微微皱眉,但很快理解许清宵这番话的意思了。
  将三国攻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收纳财物了,不过顾言神色还算比较镇定,打下三国是好事啊,但身为大魏户部尚书,他又不是没见过大风大浪。
  尤其是经过蕃国这一遭,顾言感觉自己已经彻底蜕变了,最起码不至于听到个七八万万两白银就鬼叫鬼叫的。
  “好,守仁你放心。”
  顾言点了点头,显得平静。
  而许清宵没有多说,而是将目光落在了第三关上面。
  第一关是蕃国之战,属于试探战。
  第二关是唐国之战,属于守城战。
  第三关是西北之战,这个就是消耗战了,而且还是那种你不想消耗都不行的。
  第四关是硬仗,真正的硬仗。
  许清宵对于第三关并不在乎什么。
  现在唐国,突良,阿木塔,以及蕃国都被大魏控制下来了,形成了一个大本营,一旦进攻节奏被打断,完全可以回到大本营好生休养整顿。
  大魏已经拥有了打持久战的资本了。
  异域诸国都是相邻,再远远不过五千里,拿下但唐国,阿木塔,突良,以及蕃国之后,像粮草运输,伤兵休养,完完全全不成问题,比扎营要好百倍。
  这样做的意义很简单,各地藩王就别想起兵造反了。
  当然对于藩王,许清宵可不会放过,他接下来就要对藩王下手了。
  虎视眈眈盯着大魏是吧?想乘火打劫是吧?
  没问题,过几天就能让你们开心开心了。
  抛开这些杂乱想法。
  对于第三关,许清宵并不是很在乎,因为他已经笃定好了主意。
  最多拖延七日。
  许清宵真正的目光,是第四关。
  陈国之战。
  陈国七十二府,横竖而落,是先天的防御府城,而且据说每一座府城之下,都有三条密道,可以运粮运兵。
  而唐国之战,其中细节只怕已经传到了司龙部落之中了,陈国也必然会严加防范。
  坚决杜绝犯错,如此一来的话,面对陈国七十二府,就必须要硬刚了。
  并且陈国这个国家也极其特殊,异族与中原共同生存,民风彪悍,而且陈国也是十国之中,位居前三。
  最主要的是,大魏与陈国有一段恩怨,北伐之前,陈国遇大荒,大魏不计其数援助粮食于陈国。
  等陈国未来好转,再还于大魏。
  却不曾想的是,等饥荒渡过,陈国翻脸不认人,死活不愿拿出粮食赔偿。
  而且不是皇室不愿拿出,而是民间百姓不愿拿出,他们认为大魏乃上国之上,昌荣繁盛,既然援助了,为何又要偿还?
  当朝太子冒着大不韪,许诺大魏定会偿还粮食,结果这名太子,被万民唾骂,最终自尽皇宫,虽然里面肯定有其他猫腻。
  但可以得知的是,陈国仇视大魏,极其仇视大魏。
  甚至北伐之时,有大军粮草被毁,故此前往陈国,希望陈国给予粮草,等后勤粮草到了,必会偿还。
  然而陈国袖手旁观,甚至有些百姓更是将当年大魏赠送的粮食,当众喂狗,也不给大魏军一颗。
  这件事情当时闹得极大,本来大魏已经打算要收拾陈国的,可没想到北伐失败,大败而归,所以这些年也就没有找陈国麻烦了。
  这一次,发生了这种事情,陈国可谓是最积极的国家,仅次于司龙国。
  所以许清宵明白,陈国仇视大魏,极其仇视大魏。
  这场仗,必然是血流成河。
  只不过,即便是血流成河,这场仗也要打。
  而且要狠狠的打。
  只不过,怎么打又是一回事了。
  就如此。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当唐国,阿木塔,突良溃败消息彻底传开后,各地的反应截然不同。
  首先是大魏上下,民间百姓一片欢呼和振奋喜悦,一天破三国,这简直是神威啊。
  而大魏各地藩王就有些震惊了,实在想不明白,唐国是怎么被灭的?
  就算是一头猪,带着接近百万大军,也能死守一个月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