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1353

  张宁出声,看着蓬儒,这般说道。
  而蓬儒长长叹了口气,望着张宁,目光平静无比道。
  “你!”
  “当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声音响起,张宁微微一愣,但很快他朝着蓬儒磕头,语气坚定无比道。
  “某,愿!”
  他愿意。
  此时。
  大魏文宫。
  龙椅之上。
  礼部尚书正站在女帝面前。
  “朕,欲册封许爱卿为大魏公爵,不知王爱卿意下如何?”
  女帝开口,战争已经结束,基本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眼下就等许清宵好好休息一天,与诸国洽谈完,就算是正式结束了。
  但结束之后,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譬如说,论功行赏。
  许清宵是头功,她要封爵,而且不是侯爵,是公爵。
  只是此话一说,王新志一愣,随后苦笑不已。
  “陛下,守仁之功,当属第一,不说前无古人,但至少武昌年间,只怕无人能盖过他之风头。”
  “只是公爵还是略显夸张,倒不是守仁不配,而是他年龄再次,大魏自古以来,最年轻的公爵,也有六十余岁。”
  “守仁封个侯爵已经足够了,等许大人四十五岁之时,再提升公爵,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再者,如若守仁封侯爵,也是大魏最年轻的侯爷啊。”
  王新志开口,他理解女帝的心情,实际上许清宵封公爵并不算什么,这样的战绩,封个王都没问题。
  平乱异族国,这是守国之君最大的梦想,剩下的就是开疆扩土了,许清宵解决了内部最大的问题,此战过后,至少百年内,异族国再也不敢叫嚣,以后就是真正的朝贡,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
  所以封王都没问题。
  但年龄上,许清宵才不过二十岁,这是朝纲,不可乱。
  倒不是大家不会同意,相反就是因为大家都同意,才会破坏这种规矩。
  许清宵配得上公爵,也配得上王称,但问题来了,武昌年间,许清宵二十岁封公。
  下一个年间,会不会有人十八岁封公呢?而且如若遇到奸臣,请求封公,是不是要给?
  毕竟前朝有了一个二十岁的公爵,今朝来个十八岁的不过分吧?
  至于比得上比不上许清宵,就看对方脸皮厚不厚了。
  江山社稷,很多规矩,不是天生的规矩,而是大家认可的规矩。
  侯爵就足够了。
  甚至侯爵都可以让天下震惊。
  等许清宵到四十岁,再封个公爵,完完全全没问题。
  当然了,如若许清宵又做出什么震古烁今的事情,马上封公,不对,是马上封王。
  女帝沉默。
  而礼部尚书王新志继续开口道。
  “陛下,其实对守仁来说,封公还是封侯,其实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虚名罢了。”
  “眼下陛下考虑的事情,不应当是爵位,而是职位了。”
  礼部尚书提醒道。
  封公爵还是封侯爵,无非是虚名罢了。
  眼下最主要的是,许清宵的职位。
  监国少卿,固然不错,可问题是,六部尚书一职,总要给许清宵一个。
  而六部当中,给那个职位需要女帝好好想想了,毕竟位置只有一个。
  “恩,朕,知道了。”
  女帝点了点头,这点的确是当务之急,给了侯位,职务上也要提升了。
  肯定是给尚书职位了,监国少卿只是暂时的职位。
  正统还是六部尚书。
  毕竟许清宵早一点成为尚书,也就可以早一点成为大魏丞相了。
  “行吧,就赐许爱卿侯位,不过四十五岁太晚了,再等十年,加封公爵。”
  “至于名号,以平乱为封号。”
  “王爱卿即刻准备各项仪式,带和谈之后,与十二月三十日,举行封侯大典,盛邀天下,其过程必须庄重,同时为许爱卿建造侯府,以国公府宅标准来定,只可多不可少。”
  “若是可以,在侯府之中,开辟学堂,朕听闻守仁学堂有些满患,所有费用从国库支出。”
  女帝开口,已经帮许清宵想好了封号,顺便还为许清宵提前建造侯府,所有的一切,女帝都已经为许清宵想好了。
  但最让王新志震惊的是,封号平乱侯。
  这平乱二字,意义很大啊,不弱于镇国安国之意,但想了想,许清宵配得上这个封号啊。
  “臣,领旨!”
  王新志朝拜。
  随后,王新志继续开口道。
  “陛下,突邪王朝使臣已经抵达大魏国都。”
  “所有异族国使臣,陆陆续续也赶来大魏国都,是否去提醒许大人一番?”
  王新志问道。
  “不用,让他们候着,即便是突邪皇帝来了,也让他们候着。”
  “许爱卿,要好好休息一番了。”
  女帝开口,并不在意,在她眼中这些人不配惊扰许清宵睡梦,这些日子,许清宵的所作所为,她看在眼里。
  的的确确着累了,也要好生休息一番了。
  “臣,明白。”
  王新志点了点头,紧接着继续开口道。
  “陛下,初元王朝发来密函,其意,愿意协助大魏。”
  王新志出声,告知女帝。
  而听到此话,女帝没有任何一丝惊讶,仿佛早就预料到一般。
  “朕,知晓了,此事不可声张,明日告知许爱卿即可,也算是明日和谈的底气。”
  女帝开口,初元王朝愿意协助大魏,什么心思大家都懂。
  所以没有多想。
  “臣,领旨。”
  王新志点了点头,随后也没什么事,便离开了大殿之中了。
  就如此。
  一直到了翌日午时。
  守仁学堂当中。
  许清宵缓缓睁开了眼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