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353

  可当官的要求之一,就必须要潜心学习心学,可以说光是这一点,不出半年,许清宵必可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封圣也近在咫尺了。
  这就是大魏震惊的原因了。
  如若说这一次,大魏是最大赢家的话,那么许清宵则是第二赢家。
  封侯拜相,心学正统。
  这……当真是无穷好处。
  人们震撼,口口相传,大魏读书人们更是第一时间收集许清宵的名言名句。
  守仁学堂更是差一点被挤破门了,都是来入学的。
  可这一切的一切,都与许清宵没有任何关系。
  长达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许清宵都在研究五个方针,策论写满了数百张。
  确定目标,发展目标,实现目标。
  策论主题就是这个。
  仅仅只是初稿,许清宵到现在都没有写完,因为要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直又过了十天,武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距离许清宵册封大殿还有最后五天。
  这段时间来,大魏安静了许多,附属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一个月之余,整个大魏这段时间忙着的事情,就是清算利润。
  从附属国拿来的各种战利品,以及各种好处,包括山脉土地,以及一些重要资源,这些都需要认真清算,纳入大魏国库之中。
  而就在这一日。
  卯时。
  许清宵总算将笔放下来了。
  呼!
  长长吐出一口白雾,这数个月来,除了吃饭睡觉之外,许清宵全身心地都是在写大魏未来五个方针。
  而眼下,也彻彻底底确定了这五个方针。
  很快,将策论草稿全部整理一份,许清宵带着厚厚一叠的稿子,走出了学堂。
  已是卯时,天穹依旧昏沉,寒冬将至,冷风刺骨,将一些落叶卷起。
  身为七品武者,许清宵自然不畏寒冷。
  他依旧是穿着一身素衣,朝着大魏皇宫走去。
  计划写好了,就是要与陛下商谈,这些事情能早一天落实,最好早一天落实。
  人懒一天,无非是少些银两。
  但对国家来说,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影响无数百姓。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
  一切都显得无比安静。
  除了少许人家已经醒来掌灯,大部分百姓还在睡梦之中。
  天色昏暗,寒风刺骨。
  大魏宫廷已经烧起了地龙,而宫廷之外,也有一条地龙官道,为文臣大儒们驱寒取暖。
  两旁的将士更是拿着火把,照亮官道。
  而随着许清宵的出现,两旁的将士顿时露出惊讶之色,纷纷朝着许清宵开口道。
  “我等见过许侯爷。”
  他们开口,是由心的喊了一声,正常来说这些守备军无需行礼,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
  可许清宵,如今不仅仅只是侯爵这么简单,附属国之战,许清宵在军中的威望,得到了巨大提升。
  这些将士们,都知道了许清宵铁血手段,攻城略地,杀降屠城,仁不仁道他们不知道,他们知道的是,许清宵尊重将士,认可将士。
  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的读书人,对于那些没有骨气没有血性的读书人来说,他们更加喜欢许清宵这种人。
  所以当看到许清宵出现后,守备军们纷纷开口,朝着许清宵一拜,这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诸位将士客气了。”
  许清宵微微一笑,朝着两旁守备军点了点头,随后快步朝着宫廷外走去。
  而此时。
  文武百官来的不多,六部尚书和几位国公来的最早。
  原本正在闲谈什么,可忽然看到许清宵的身影,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守仁,你怎么来了?”
  “啧啧,罕见啊,罕见啊。”
  “守仁今日怎么来啊?”
  “哈哈哈哈,守仁,老夫刚刚还提到了,没想到你居然来了,守仁,你今日来是做什么啊?”
  当看到许清宵出现,众人纷纷出声,安国公更是笑声爽朗,而六部尚书们也是充满着好奇。
  陈正儒更是目光好奇,落在许清宵手中的宣纸上。
  “守仁,你这数个月,在做什么?”
  陈正儒开口询问道。
  此话一说,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许清宵手中。
  “守仁,先别说,让老夫猜一猜,是新的赚钱计划吗?”
  顾言跟着开口,望着这厚厚一叠宣纸,不由显得十分激动。
  “顾尚书,你这么满眼都是钱啊,你就不能说点其他的吗?守仁,老夫也猜猜,这应该是新工器吧?”
  “用这么多宣纸,肯定不是简单的东西,应该是图纸一类,对吧?”
  工部尚书李彦龙开口,眼神之中也充满着期待之色。
  “你们都想错了,依老夫看,这应该是北伐策,对不对?守仁。”
  安国公也开口了。
  众人对许清宵手中的宣纸,实在是充满着期待,十分好奇啊。
  听着众人这般说道,许清宵苦笑一声道。
  “下官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东西,准确点来说,是大魏未来的发展计划吧。”
  许清宵有些苦笑道。
  当下,六部尚书和两位国公直接露出惊色了。
  “大魏未来的发展?”
  陈正儒第一时间想要观看,只是被顾言抢先一步了,但安国公眼疾手快,拦住了两人。
  “两位尚书,这守仁今日拿过来,就是要呈现给陛下的,待会上朝什么都知道了,何必现在争抢。”
  “万一搞坏了,或者弄散了,回头上朝还需要重新整理,麻烦不麻烦啊。”
  安国公开口,有些没好气。
  两位尚书到不觉得什么,反倒是礼部尚书王新志开口。
  “守仁,你当真是咱们大魏的珍宝啊,这几日我等天天就是在商议大魏发展之事。”
  “你应该还不知道清楚吧。”
  “附属国战乱,大魏国库增至三百万万两白银,其中战刀,战甲,战马,各种好处不计其数,姑且计算一番,千万万两白银都有了。”
  “这回咱们大魏实实在在有银子了,可顾言这个吝啬鬼,死活不拿出银子出来,按理说大魏国库有了银子,应当改善国体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3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